这是一个发生在成都市的真实爱情故事:
一个是受过高等教育、风华正茂的女记者;一个是小学文化且只有一条腿的三轮车夫。这两个在各方面都差距很大的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相遇了。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后,竟然身不由己地走到了一起,并结为夫妻。他们幸福吗?他们结婚后,又发生了些什么故事呢?
带着这些疑问,最近,本文作者对这对特殊的夫妇进行了深入采访,从而引出了一段令人心酸又令人深思的爱情故事……
你幸福吗?嫁给三轮车夫的女记者
造化弄人,三轮车夫遇上年轻女记者
1973年,董加银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沙坪镇的一个贫苦家庭里。在他8岁那年的一天,一场意外的车祸使他的左腿从膝盖以下截了肢。从那时起,他就成了一个独腿的残疾人。
小学毕业后,由于家里过于贫穷,董加银不得不放下让他恋恋不舍的书本,辍学了。1995年初,已经20多岁的董加银,为了帮年老多病的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不顾家人的一再劝阻,来到成都市,蹬起了人力三轮车。
蹬三轮车是一项重体力劳动,即使是对一个正常的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董加银这样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为了使车子又快又稳地在大街上行驶,董加银不得不用一只长筒的水胶鞋做了一只假肢套在左腿上。不知摔了多少次跤,不知吃了多少苦,终于,董加银可以熟练地蹬着车上路了。
就这样,董加银在成都开始了没日没夜地蹬三轮车拉客挣钱的生涯。每到月底,他都会给家里年老体弱的父母寄钱过去,而自己,却只留下极少的一部分,作为日常生活的开支。
时间转眼就到了1996年底。有一天晚上,已经10点多钟了,董加银一边想着怎么趁春节将近多挣点钱,一边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转。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一栋大楼前,想在这里等一下客人。不一会儿,天空骤然刮起了寒风,董加银一看时间,已是晚上11点多了,便也准备收工回家。
就在这时,从那栋大楼里走出来一位年轻女孩。她一出门就急切地喊道:“三轮车师傅,走不走?”董加银马上把车蹬了过来。这位女孩上车后,说道:“师傅,这么晚了还不收工?”董加银幽默地答道:“如果我收工了,你现在怎么办?”就这样,董加银边蹬车边和女孩聊了起来。
到了目的地之后,那位女孩说:“师傅,想不到你是位残疾人,真不容易。这是10元钱,不用找了。”“这,这怎么好意思呢?”董加银还想推辞,可女孩已经消失在夜色中了。董加银站在那里拿着那张10元钞票,心里感动了好久。
第二天,董加银有意来到头天晚上来过的那栋大楼前,看能否再遇上那位好心的女孩。没想到还是在那个时候——晚上11点多,那位女孩子又从楼里出来了。由于头天晚上已经认识了,董加银就主动地和那位女孩聊了起来:“小姐,你常常是这么晚才下班吗?是干什么工作的?”那女孩回答说:“我嘛,工作性质跟你差不多,整天东奔西跑的。”董加银不解地问道:“整天东奔西跑,那是干什么工作呀?我看你每天都是从这么漂亮的大楼里出来,应该是干经理、科长什么的吧?”那女孩听了笑着说:“我叫古月,只是《文化报》的一名小记者。你说是不是和你的工作性质差不多啊?”
董加银一听,吃惊地说:“真的看不出来,原来你是位记者。不过我和你可是有天壤之别呀!你是文化人,我只是个卖苦力的小车夫,我哪能跟你比!”那位名叫古月的女孩说:“我也在卖苦力呀!天天晚上都要把白天采访的稿子写出来,不是和你差不多辛苦吗?”
谈话中,不知不觉又到了目的地。董加银停稳车后说:“古记者,你是个好人,昨晚多给了钱,今天就不用给了。”可古月坚持要给,并说道:“董师傅,你赚钱多不容易啊。这样吧!从明天开始,你每天晚上都来接我下班!如果到11点半我还没有下来,那你就别等了,我有可能是外出采访了。”“那就谢谢你了,古记者!”董加银感激地说道。
从此以后,董加银这位残疾青年,就与那位古月记者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那时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们竟会走到一起,结为夫妻。
相知相惜,女记者与三轮车夫喜结良缘
每天晚上,董加银都会准时来到那栋大楼下,等待古月的出现。在一个个夜深人静的晚上,这两位原本相距很远的人,在日复一日的沟通交流中,相互都有了一些了解。古月看得出来,董加银其实是一位很坚强的男人。虽然他是一个残疾人,但在他的身上有很多正常人都没有的东西——面对困难,他有勇气去克服;面对曾经的不幸,他自强不息。这正是她心目中理想男人的标准。慢慢地,古月不禁对他产生了敬意。而董加银也很感激古月对自己的理解和信任,但一想到自己不幸的身世和贫寒的家境,董加银心里又很不是滋味。
在后来的日子里,古月送了很多书给董加银看,而董加银也常常就书中的问题向古月请教。一来二去,这两位萍水相逢的年轻人的心就越走越近了。
两人交往久了之后,细心的董加银发现古月看似清朗的眼光中,会偶尔闪过一丝隐隐的忧郁。有一次,他忍不住问道:“古月,你是不是因为与我这样一个人交往平添了很多烦恼?如果是这样,那我就……”“你别说了,不是因为你。这是我自己的事,跟你没有关系,你就别多想了。”
“如果你相信我的话,那就跟我讲讲你的故事,好吗?”董加银壮着胆对古月说道。古月看了看面前这位善良的男人,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说:“董大哥,你给我讲了好多关于你的事情,可我从未向你讲起过我的事。你真的想听我的故事吗?”董加银很肯定地回答道:“古月,我是很想听,但如果说起那些事会让你痛苦和伤心,那就别讲了。”
董加银的回答让古月感到很意外,她没有想到这个三轮车夫这么善解人意。沉默了一会儿后,她喃喃说道:“其实,在认识你之前,我也认识一个看起来很坚强、很负责任、让人很有安全感的男人,我和他相处了3年多。本来谁都以为我俩会结婚的,可自从他有钱后,我在他心中就变得不再重要了。我们那海誓山盟的爱情,在金钱面前突然变得那么地脆弱,脆弱得不堪一击。”
董加银听到这里,心里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禁深深地为古月感到难过。最后他关心地问道:“那后来,你们就再也没有来往了,是吗?”“是的,他去追求新的幸福去了。”古月幽幽地说道。董加银心里闪过一丝难言的痛楚,他当即换了一个话题,此后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令古月伤心的往事。
通过这一次谈话,董加银终于明白了古月并不像他原来想像的那样开心、幸福,她也有很多烦恼和痛苦。在她的坚强背后,原来藏着那么多的伤感和酸楚。如果可能,董加银真想用自己一生一世的关爱来化解她心中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而古月面对这位身残志坚的男人也禁不住在想:为什么这些话我对任何人都不曾提起,却偏偏只想告诉他呢?难道这位残疾的三轮车夫,就是自己一直在寻觅的那个可以依靠一生的男人?
想想自己这些年在忍受失恋所带来的痛苦的同时,还得承受异常紧张的工作压力,古月觉得自己实在是活得太累太累了。尤其是自己都是30来岁的大姑娘了,到现在还孤身一人、居无定所,而且连个疼爱自己的男朋友都没有。当所有这些辛酸事齐涌心头的时候,古月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脆弱和无助……
2000年春节,董加银邀请古月到他家乡——峨边县沙坪镇去过年,古月很高兴地答应了。在董加银的家乡,古月受到了董家人的热情款待,也体会到了他家人的朴素和善良。同时她从乡亲们对董加银的称赞中也进一步地了解了董加银的为人。
就这样,这对看起来差距很大的年轻人,终于确定了恋爱关系。
2000年国庆节,古月冲破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重重阻力,与董加银结了婚。婚后,她为了减轻董加银父母的负担,主动提出自己在家做贤妻良母,承担起家里的一切事务和孝敬父母的义务,好让董加银在外放心地挣钱。
2001年5月,古月生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两人给儿子取了一个好听又有意义的名字——古董。
四顾无人,女记者的寂寞谁能懂
从此,古月便在家里过起了普通农家妇女的生活。而董加银还是照样在成都市内蹬三轮车挣钱,只不过他的心境跟从前大不一样了。现在,他的心整天都被幸福包围着,既对婚姻生活感到甜蜜,又对父母的晚年感到放心。
而古月,从一个让人羡慕的记者,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在家侍奉公婆、整天跟农活打交道的农村妇女,一时还真的不适应。由于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孩子哭闹她又哄不好时,她就只好跟着孩子一起哭。
古月每天从早到晚地照料孩子和侍奉公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看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由于长时间不与外界沟通,她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劳作中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那个原本知识丰富、雷厉风行、见多识广的女记者已不复存在了。
不仅如此,古月还发现,在她周围,居然没有一个可以与之交流沟通的人。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她曾是一位记者,怕在她面前说错话,登上报纸。所以,村子里有好多人见了古月,都躲得远远的,根本不愿与她说话,更谈不上到她家去串门了。而董加银由于忙于挣钱,有时两三个月才回一次家。每次回来只能呆上一两天,就又得走。这样一来,古月每天面对的就是儿子古董以及沉默寡言的公婆。这么沉闷的日子,对于性格开朗的古月来讲,可真是度日如年。有时她实在是太寂寞了,就故意把熟睡的小古董给弄醒,逗他,与他说话。哪怕孩子哭闹着抗议,她也愿意,因为她需要有声音和生机的日子。孩子的哭声,有时便成了她打发寂寞的惟一办法。
终于有一天,长期与世隔绝的古月开始出现一些反常的举动了。她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还常常带着孩子来到河边,沿着小河边走、边唱、边说。
董加银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夜赶回了家。他抱着自己心爱的人,大声地哭了起来:“古月,你怎么啦!都怪我,都怪我不该让你一个人在家里呆着啊!”可古月就像没有听见他的话一样,一会儿发呆,一会儿大笑又大哭。董加银把古月送到医院去医治了一段时间后,她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随后董加银把孩子托给父母照看,自己则带着古月回到了成都市。
董加银天天用三轮车拉着古月,到他们曾经去过的地方,一路走,一路看。慢慢地,古月又恢复了从前的精神状态,但她的病还是没有得到根除。每当她兴奋或伤心过度时,病情就会复发。眼看着一位曾经令自己钦佩和仰慕的记者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样子,董加银心如刀割。他的脑中偶尔也会闪过古月选择嫁给他是否明智的念头,但这种念头从来都是一闪而过,因为他实在没有勇气去真正面对。
为了不耽误挣钱,董加银专门请了一个人来出租屋陪伴和照顾古月。而他自己则用十二分的精力去挣钱。此时,他只有一个心愿:尽最大的努力让古月回到从前!
现在,在成都市的街头,人们常常会见到一个残疾男青年,用力地蹬着一辆人力三轮车,一言不发地在大街小巷里穿梭。他,就是发誓要治好妻子的病,让她重返工作岗位的董加银。
很多了解他们情况的人说,董加银身残志不残,是一个让人钦佩、让人尊敬的人,古月嫁给他是幸福的;也有人说,如果当初古月没有选择嫁给董加银,也许她就不会有今天精神失常的结果;还有人说,董加银其实很傻,古月的抑郁症其实是那场失恋的后遗症,古月之所以选择嫁给他,婚后又主动远离城市在婆家务农,其实都是一种走不出失恋阴影的自弃行为。还有人提出疑问:古月是因为爱情嫁给董加银的吗?爱情应该是一种使人积极、奋发和向上的精神力量,爱情可以使一个最消沉的人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可是古月呢?她的爱情不仅没有使她的人生绽放光彩,反而使她的生活品质和人格意识在长期的与世隔绝中全面退化,并在日积月累的郁闷情绪中最终精神失常。请问这是爱情吗?如果说这算一种爱,那么这种爱正常吗?
除此之外,人们议论得较多的,还有关于婚姻是否要“门当户对”这个古老的话题。有人问,就算古月不是因为自弃而是因为爱情嫁给了董加银,这种选择就正确吗?两个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相距十万八千里的人,连共同语言都没有,婚姻生活的质量能高吗?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伊人风采  新浪男性        欢迎网友投稿
编辑:微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