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点半,闹钟把睡梦中的陈希凡叫醒,尽管一百个不情愿,他还是睡眼惺忪地起了床。“上班不能迟到”,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小陈牢记这条“新人法则”。半小时后,当小陈在公交车上被挤得“七荤八素”时,他不禁怀念起两个月前学校里“九三学社”(上午睡到9点,下午睡到3点)的幸福生活。
七八月份,正是众多高校应届毕业生入职之时。这些职场“新鲜人”面临从“校园
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他们中有的刚工作一个月就想跳槽了;有的已得了“加班恐惧症”;有的好心帮忙帮成了“专职秘书”;有的因过于表现得罪了公司同事。职场新人以自己的亲历亲为,品尝到了初涉职场的百般滋味。
烦恼篇
闲也郁闷忙也困惑
南京大学毕业的小鲁工作才一个多月就想跳槽了。小鲁的工作是在春节的时候定下来的,做某知名网站的编辑。回想起来,他很后悔在不了解工作内容和性质的情况下匆匆签了约。如果先来单位实习一阵子,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
刚工作时,他对“朝九晚五”白领生活觉得挺满意,也为很多人所羡慕。然而小鲁很快就乐不起来了。工作太安定太没有挑战性,每天就是对着电脑打打字,剪剪贴贴。小鲁马上就厌倦了这样的工作,他不想再浪费时间,希望可以从头再来。
和小鲁闲到要跳槽的情况不同,小鲁的同学小李在签约网站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今后的工作中加班会成为家常便饭。他的工作是负责网站短信业务的后台支持,在技术上应付这个活儿并不难,难在没有自己的时间。小李无奈地说:“实在太忙了,连陪女朋友的时间都没有。”
由于经常突然来活儿,小李常常忙到深夜,最晚一次加班到凌晨3点。然而,这么拼命加班却没有加班费,单位能提供的就是加班到晚上11点以后有餐费补助和车费报销。由于一天十几个小时对着电脑,有一位同事累到面瘫,这事让他一想起来就心有余悸。
“人要衣装”入不敷出
来自山东大学的小刘在上海某媒体已经工作三个多月了,可至今还要向父母伸手要钱。
小刘第一天进单位时,带她的老师上下打量她一番后说:“中午带你去买点像样的衣服。”那天,她掏出钱包里仅有的五百元钱,换回了一条裙子和十二个一元硬币。
“有人觉得做媒体这行穿着随便一点不要紧,但我经常和商界人士打交道,必须要穿得得体。”除了采访需要,还有一个原因促使小刘下决心包装自己。“上海人重品牌,和上海的同事打交道,如果穿寒酸了根本不能融入她们。我不想被看轻,就只能尽力向她们看齐。”
现在小刘一身装束完全没有了几个月前T恤加牛仔裤的学生样。“虽然我的薪水不低,但还是入不敷出。”小刘说,“房租一个月就要两千多,加上其他的生活开销,工资就花掉了十之八九了,剩下的钱根本不够买衣服。没办法,我只能让家里人给我寄钱置办行头。”
帮忙帮成“专职秘书”
南京大学毕业的大伟在某广告公司创意部工作快一个月了,有一件事让他烦恼不已。刚进公司时,大伟因为没什么文案比较闲,为了和同事搞好关系,很热情地帮他们做事,复印、传真、买饭样样来。一段时间后,大伟有了自己的任务开始忙碌起来,但同事们好像已经习惯了大伟的“服务”,仍然让他帮忙做事。
时间一长,大伟摸索出了门道。上班时间,不好意思推掉同事的请求,硬着头皮帮别人做事;下班时间,遇到同事求助就来个“消极抵抗”,任凭电话一个接一个,就是不接,还把手机设成“仅指示灯”,落得耳根清静。第二天回到公司就用“昨晚喝酒睡着了”、“没带手机”等借口搪塞。这样几个回合下来,有些同事就不再找他帮忙了。
然而,仍然有同事“不知趣”。一天晚上,同事张某急着发传真给一个客户,但家里的打印机坏了,他就打大伟的电话,交待他第二天一早到公司把文件打出来传给客户。“我就不懂了,大街上那么多打印店,干吗非要我起个大早赶到公司打印?”大伟很忿忿不平。但抱怨归抱怨,他还是七点起床把张某交待的事给办了。
“以前什么事都帮同事做,现在要我直接拒绝我也不好意思,毕竟我是新来的。可同事现在把使唤我当作了理所当然,这真受不了,我也有自己的事要做。”大伟一脸无奈。
急于表现弄僵关系
王燕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物流公司的客户部。她读大学时是学生会干部,工作能力很强,到单位以后,她也希望尽快做出成绩来让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
有一次,一位同事因为有急事脱不开身,就让王燕帮忙联络客户,分析一下企划案。王燕很乐意就答应了下来,可后来她帮忙帮到底,干脆把那个客户抢了过来,从分析企划案到后期联络、谈判全部搞掂。在部门会议上,经理表扬了王燕的年轻能干,然而那位同事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王燕说,刚进公司时同事中午还约她一起吃饭、逛街,可这件事后尽管经理对她赞不绝口,同事却渐渐疏远了她。
教训篇
犯错不会有“下一次”
“以前在学校里犯了错误,老师往往会因为你是第一次犯错而原谅你;可现在上了班,上司决不会在你第一次犯错误时说‘下次注意’”。刚从法国学成回来工作的小赵,总结了学生和上班族的最大不同。
小赵一个月前进了一家外资公司任采购部经理助理。“供应商显然比客户好对付得多,因此我的工作比销售部的同事轻松许多。”前两个星期,小赵的工作可谓“风调雨顺”,她以为自己已经过了“新人关”。
“我的外籍经理平时和蔼可亲,可工作起来十分严格。有一次她看见一份我手写的传真字迹潦草,其中还有一个语法错误,就当众批评我,说这样会破坏公司形象。我心里很是委屈,怎么平时得意的连笔英文在她眼里就是潦草呢?而且这是我第一次传真文件,出错也是难免啊。”
后来小赵“学乖”了,不论什么传真都用打印件,果然再没挨过训。现在她写报告、填货单都加倍小心,一旦出现什么问题,经理会毫不留情地说:“我不要听任何借口!”小赵不由怀念起读书时老师的不厌其烦。
再累也把事情做好
小马毕业于上海大学计算机系,现在是某软件公司的软件开发员。“大学的时候早上可以睡懒觉,没课还可以踢踢球,如今这样的生活只能在梦里过了。”
他说现在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前不久工作中发生的一个事故,更让小马深刻领悟到:“再累也要把事情做好。”
“那一次因为第二天要交货,我们拼命做最后的收尾编程,然后马上交给测试人员。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测试人员告诉我有一个小的程序bug,要我马上修改。那时我真的非常疲惫,所以只是根据一般修改bug的方法做了表面修改,并没有发现其实内部发生了挺严重的并发症,还向经理保证绝对没问题。早上6点做最后的光盘内容测试时,同事们发现了问题。但是9点就要交货了,已经来不及修改。”
小马说自己后来被经理狠狠批了一顿,“不过这次以后我知道了,工作中做每一件事情,说每一句话,特别是打下每一个字符,我都要对它负责。”
启示篇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的小邵,不久前刚到A.O.史密斯热水器制造公司报到。他的工作是研发,然而等待他的首先是“下放”到各个车间“蒸桑拿”。
公司一共八个车间,小邵的任务是在每个车间待一周,了解各个元件的工作原理。这个工作看似轻松,可高温天在没有空调的流水线待上一天,每天回家都像落汤鸡。有一回在快速喷涂线车间,小邵不住地流汗,拼命喝水、摇纸扇,扇到后来连纸扇也变得湿漉漉的。他说:“没想到搞研发先要受这份苦,为了将来的发展只好先忍一下了。”
福建学生小林在校园招聘会中被宝洁公司相中,一周前他到广州宝洁总部报到上班。他所在的部门是客户生意发展部,主管给他的任务就是每天在大太阳下跑小店,说服店主购买公司的产品,人晒得跟刚从非洲回来似的。有时候因为公司的名气大很快就能搞掂一家小店,但有的时候费尽口舌也没有收获。好在他一开始就有心理准备,所以心理落差并不是很大。而且“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每次想到只要挨过了这一关,以后的工作就会顺利很多,所以再辛苦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尽管工作没几天,小林的进步非常快。他自述秘诀就是多沟通。首先是和老板多沟通,“我并不因为怕老板嘲笑问题简单幼稚而放弃提问,对我来说,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是学习的过程。”其次就是和同事多交流。他会经常给同样“跑店”的同事打电话、发邮件,交流跑小店的经验和技巧,“这使我可以迅速地成长起来。”
慢慢适应角色转化
“做了那么多年学生,一直都是在台下聆听教诲,突然一下子变成了台上的焦点。这种感受当然是异常复杂的,除了新鲜、兴奋,还有太多的不习惯!”小闵去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在是一所私立中学的语文老师,她说自己初次“开讲”时双脚发软。
“尽管预先已有十足的准备,上课内容早就烂熟于胸,可一走进教室仍然感觉不踏实,几十双眼睛一下子盯着自己,脑子刹那间真是一片空白。”虽然之前对自己说了一百遍“不要害怕”,小闵在“实战现场”还是慌了手脚!“整节课耳边一直回响着师傅事先的叮嘱,自言自语般地挨过去了。”
除了台下台上的“位置”变化,让小闵感受最深的还有从被服务者到服务者之间的角色转换。“虽然之前也做过家教之类的社会实践,但总归是暂时的,不如现在每时每刻都得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更何况,新人总免不了要向长辈们学习,处处留心,劳动量也比“老人”大多了。当老师是小闵从小的梦想,一年以后小闵说自己慢慢适应了:“老师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我现在只想着怎么踏踏实实地把学生教好。” (文/林颖颖 孙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