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女同事,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说起来也不算太老,可她的那种消费观念似乎比我妈还陈旧。她无法理解我每年为什么要拿好大一笔钱出去旅游;她不能理解我为什么每月要花钱去健身和美容;她无法理解我为什么心情好的时候,还要去咖啡厅喝上一杯卡布其诺或蓝山,而不是回家泡杯乌龙茶喝;她更不能理解我每次总要花不菲的价钱去花店买那些容易枯萎的鲜花,而不是去买一束经济又耐用的塑料花。在她眼里我的这些消费都是纯粹的浪费。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逛街的时候,在一家高档内衣店里,我看中了一套内衣,花色款式都很满意,做工也精细,而且板形特好。可同事一看价格便大叫起来:什么做的啊,要二百八十!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朝我们射来,窘得我满脸通红赶忙付钱走人。可那位大姐一路上还在嘟囔:一套内衣要这么贵,又不能穿在外面,花这么多钱真是不值。在她看来,十几块钱的内衣同样能穿,为什么还要去买那二百八的呢?
我知道,从根本上说这不是钱的问题,因为她的薪水比我拿得多。
自从结婚以来,每个月我都会从薪水里拿一部分出来投资,有时买点股票,有时买点基金。可我的同事,却总这样告诫我:“小妹妹务实一点,千万别让自己的血汗钱打了水漂。钱只有存在银行里才是最保险的。”每当这时,我总是笑着打哈哈,“道不同不相为谋!”
前些日子,我和老公刚刚贷款买了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首付是我们这几年的积蓄,十年按揭,月供两千多。把房子好好装修了一番,一切都收拾好了以后,我们便请了亲戚同事到家里来坐坐。当然我那位同事也在其中。
可她看了之后,并没有像其他同事那样露出羡慕的表情,而是自始至终用一种同情的目光看着我。临走时,她把我悄悄地拉到了一边说:“你现在还能睡得安稳吗?”见我不解,便又解释:“你现在可是背着债过日子啊!”于是,我便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其实我的这位女同事并不是一个穷人,但却一直过着穷人的日子。记得国外有位研究发展的学者说过: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他的意思是说,有些人的贫穷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因为陷到了一种贫穷的活法里。(文/王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