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贝拉成了中国文坛点击率很高的名字,她因《9-11生死婚礼》而被人们所熟知,又因最近出版的《花间道》而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之中。1月11日,记者在贝拉北京的寓所采访了她。
作家贝拉
《花间道》,爱有道?
贝拉的新作《花间道》是其继9-11爱情三部曲之后的又一激情浪漫的大悲、大痛、大爱之作。该书最初的名字定为《和服天使》,但后来“感觉和服对中国人来说,不是很妥当”。最后,在印刷前的最后几分钟才定下《花间道》这个书名。
“感觉这个书名跟主题比较吻合。花是指女孩子的青春年华,非常漂亮的女孩子。间道,道是指通过一个背叛的小说,发出一种追问,沉痛的道,追问真正爱情在哪里。”
《花间道》描写的是贝拉在日本认识的一个苏州女孩的故事。女孩迫于为父亲治病用钱,委身于她不爱的男人,成了小情妇,但精神上强烈地爱着在网上邂逅的情爱大师。当最后得悉那两个男人其实就是同一个人,且还是母亲当年的旧相好时,女孩彻底崩溃了……
“书中的女主人公的遭遇并非个别,现在有些女孩子的爱和欲望分离。我希望能通过这部小说,给年轻人一点警醒,告诉读者要追求的是灵欲合一。灵欲分离的结局,不是毁灭就是麻木。”
漂泊是命中注定
从上海到日本,从日本回到上海,又从上海到北美……漂泊十几年的贝拉还在漂泊。
贝拉说,这是命中注定。“从20岁开始,我就不停地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9年前,算是在多伦多定居了下来。但心还在漂泊中,还在寻找。我血液里好像有不安分的因子。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得远游,要走一走。”
贝拉说,这可能跟小时候漂泊的生活经历有关。
“我其实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跟着母亲远游四方了。可以说,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建立了一个远游者最初的尊严和苍凉。”当时,贝拉的父亲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去最艰苦的铁道兵部队当军医。每年,贝拉和妹妹总要跟随着母亲去探望父亲。
从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牡丹江到武夷山、湘西和鼓浪屿,都曾留下过贝拉和母亲的足迹。20岁的时候因为爱情,贝拉去了日本,又因为爱情回到上海,后来还是因为爱情到了加拿大。她就是这样不停地在漂泊中爱恋着,而在这过程中,贝拉发现文学和音乐可以表达自己的漂泊和爱恋。
文学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大概在18岁的时候,就有了文字上和精神上的初恋。”那时候,贝拉对书架上外国名著中对情与爱的描写非常关注,她把一些精彩的段落抄在小本子上,从中选取部分用到给恋人的回信中,“我觉得,初恋就是文学的启蒙。”
因为家庭的原因,贝拉有机会经常去巴金家。“在我心目中,巴金爷爷很伟大。但见到他的时候,感觉他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人,家里也很朴素。他穿的汗衫上边还有洞。他的手特别温暖,他总握着我的手跟我聊天。接触多了,就感觉他是很自然的一个人,心灵纯净又真诚,他裸露自己的灵魂、裸露自己的心跟我交流。”
在巴金这位文学巨匠的影响下,贝拉在报刊上接连发表文章。东渡日本以后,她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东京夜色》,著名作家贾平凹应邀欣然为之作序。在上世纪90年代初,她又出版了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一个女人的手记》。
贝拉真正走进中国人的视野是在出版了《9-11生死婚礼》之后。突如其来的9-11极其震撼了贝拉,“我发现死亡把很多东西永恒了,把很多东西变成了终极的一个愿望。”贝拉将刻骨铭心的苦与痛都全部倾诉于《9-11生死婚礼》之中,“写的时候,我把想象中的画面写进去。写这本书是一种治疗,是一种疗伤,不断倾诉会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但没想到,一旦打开感情的缺口,心就很难收住了。”只用了22天的时间,贝拉就完成了《9-11生死婚礼》的写作。
去年9月,贝拉完成了《家族爱情三部曲》之一的《上海魂》的创作。作为三部曲的首打书,贝拉对该书倾注了很多的精力,至今还在不断的润色当中,“这本书的主题之一就是告诉人们,财富给人带来的不完全是幸福,有时候它甚至会给人带来压力、痛苦,我觉得人还是终生应该活在爱中。”
贝拉说自己只写爱情小说,“文学跟爱情是互相的。有了爱情,就有表达、倾诉的愿望。在我整个爱情世界中,文学也占了很重要的比例。如果没有文学支撑着自己的情感,对我来说是很难想象的事情。我的作品是强烈表达这么一种观点:人应该活在爱中,终生活在爱中。我的人生漂泊之路是一条漫长的情爱苦旅之路,我始终是带着自己一颗敏感的心去触摸人类浩瀚的爱情世界的;我的眼睛看到的总是爱情的风景;我的耳朵听到的都是爱情的脉动;我的鼻子闻到的全是爱情的芳香;我品尝到的更是爱情的味道。”
也许,你没有这样的感觉,但你可以从贝拉的作品中感受到爱情的风景、爱情的脉动、爱情的芳香和爱情的味道。(文/刘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