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病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涛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病因学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和高难度国际协作课题10余项,其中于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5年获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课题资助,在国际国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论著7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学术成果。李涛教授现任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西部地区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科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医学研究室主任,四川大学精神病学/医学遗传学博士生导师。她于1997年获得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吴阶平医学研究奖”,2001年获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颁发的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重型精神病是一类以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为代表的严重的慢性器质性脑部疾病,发病高峰在青壮年,主要表现为知觉、情感、运动和行为方面的异常。这类疾病大多缠绵终生,可以导致严重的精神残废,不仅对患者,也对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据199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严重精神疾病(多为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1.347%,估计全国有患者1,600万,精神疾病负担为全国疾病负担的20%,排在首位。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这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欲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从基础研究着手,明确其发病机制。而精神疾病的分子遗传病因学正是现代精神医学研究的难题和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研究热点领域。李涛研究员近十多年来在这一领域的原创性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发现,她得主要研究发现包括:于1996年在国际上率先报导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相关,进一步的系列研究揭示COMT基因和脯氨酸脱氢酶(Proline dehydrogenase,PRODH)基因(位于22号染色体),Neuregulin 1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dysbindin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与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关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关联或连锁不平衡,这些研究结果得到了国际其他独立研究小组的证实,为进一步定位与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关性状有关的易感基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李涛研究员负责的精神医学研究室,是四川大学“人类疾病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西部地区精神医学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科学研究基地。近年以来,李涛研究员积极促进华西医院与国外一流研究机构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并定期选派西部年轻精神医学、遗传学工作者到国外学习。这些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极大的促进了西部地区精神医学基础研究领域发展。
作为一名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的对口支援专家,李涛研究员关心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她身体力行、不顾高原反应,赴藏实地考察,对西藏大学医学院的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分子遗传学专业知识培训,支持其开展多种地方性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帮助设计了西藏自治区特色疾病高质量遗传资源库的建设路线、管理规划、工作计划,指导当地人员撰写多份基金申报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