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果持续“不是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狂热,和短视追求商业利益的行业守则,那中国的电影和时装,这两大创意产业,将再一次远远落后于世界主流,成为偏居一隅的“大炼钢铁”。
坦诚地说,对于电影和时装我只是个“门外汉”,但是心中有些话不吐不快。这两个行当,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就已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好莱坞就是很好的明证,不过今天谈的不是在当下中国,它们之间如何相辅相成,却是近些年间在两大阵营间所鼓吹的那股“浮躁之风气”,即所谓中国电影和时装已经和国际接轨,并极大地缩小了与国际电影和时装界的距离等种种言论。
首先谈谈电影,作为人类社会人文层面的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导师,在商业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影对于各种价值观和理念的传播作用,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中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对于婚姻、事业、家庭等诸多大事的定义和判断。但是就如30年来国人坐上经济高速快车的一般,中国电影产业在进入21世纪后,票房上从长期屈居于西方大片之下,到翻身做起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貌似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繁华和复兴,可实际上这些都只能是美丽的泡沫,并且是以消灭电影文化的多样性为代价而换来的。
中国一年拍摄完成的电影有300多部,但实际能在各大院线上映的只有区区几十部,而真正票房上亿的又有几何呢,并不是其他电影拍得有多烂,只能说他们没钱炒作,而看完那些所谓票房飘红的电影后,除了满目的恢弘巨制和一笑而过,你的精神家园可否在一次次的视觉盛宴后,留下些什么,真正的打动人心的电影,更多是来源于生活本质和我们身边的小人物,而不以画面的色彩华丽和俊男美女的明星阵容虏获人心的,而当下浮躁的电影商业规则,最终害的还是自己,因为我相信电影观众不全是傻子。
中国电影界目前的另一大问题,是青年导演,乃至中年导演话语权的集体沦丧,绝大部分资源都垄断到冯小刚、张艺谋等等几位“大腕”手中,这不是正是中国特色“举国体制”在电影界的另一个复刻版吗,抑或是打造“票房模范”的一种极端表演。而在越炒越高的票房背后,是很多优秀的小制作电影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电影题材越来越脱离生活,即使是年代离我们最近的《非诚勿扰》,那身家不菲的“葛大爷”的泡妞故事,也决然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空中楼阁”生活,毕竟普罗大众还得为自己的“房奴”生活而辛苦操持生计,哪可能做“空中飞人”状到处旅游;其他大制作电影更是和我们生存的这个年代相去甚远,很多时候,它只能作为国人聊以自慰的精神鸦片而已。
中国电影“虚弱”的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间在国际著名电影节上屡屡的两手空空,从戛纳金棕榈到威尼斯金狮,从柏林金熊到好莱坞奥斯卡,近些年间也就只有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和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分别夺得过08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电影金狮奖和07年度柏林电影节的最佳电影金熊奖,而贾樟柯还是中国硕果仅存的几位仍坚持拍摄自己想法电影的导演之一,更可悲的是那两部作品虽然在国外收获殊荣,但票房上却是很惨淡,只能说在中国电影教育下,国民欣赏电影的素质在不断滑落,难道这不可悲吗?
在谈论中国电影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看看近邻日本和韩国,甚至身处动荡的伊朗,他们的电影简单、纯粹,富于生活化,多是描写一群普通人,甚至是生活在生活底层的民众。最近一次带给我生命感动的日本电影是《入殓师》,一部讲述失去工作的提琴手,返回乡下老家后,在新职业中收获生命意义和尊重的故事,虽然发生的时空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本小镇,人物也是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人,但是在导演镜头里人生是那么的有意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并加倍地去爱他们,当然对于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国际电影界也给与了它的绝对份量的肯定,那就是一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小金人。
同样,近年间韩国电影的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空房间》、《绿洲》、《蝙蝠》等一系列电影在柏林和威尼斯电影节的不断获奖,足以证明韩国电影国际地位提升,不过这里要纠正一个概念,韩国电影和韩剧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伊朗或许离我们很遥远,电视里充斥的也只有没完没了的核武和选举风波,但伊朗的电影,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得到国际电影界的充分尊重。《小鞋子》应该是第一部在中国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影片,而接下来的《生命的圆圈》、《巴伦》、《黑板》、《乌龟也会飞》、《樱桃的滋味》、《麻雀之歌》等电影,更是在四大影展中屡获殊荣,但在我看来,更难能可贵的是,伊朗电影工作者在物质条件比中国同行差距甚远的条件下,很用心地去用他们的视角去表达一个政教合一政体下的伊斯兰国家里,一般民众生活的真实面,这种拍摄纯粹的、真是的电影的精神,值得中国电影界和电影主管部门好好反思,因为它远比号称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电影设备,最大的电影棚和节节攀升的几亿票房,来得重要的多得多。
说完电影,再来聊聊中国的时装产业。首先我不否认时装是一门彻彻底底的生意,生意要做好,当然要有很好的商业构架,即所谓的土壤。但是国人除了很满足于年产几亿件低附加值的衬衫,继续做国际品牌的代工工厂外,近年来更是喜欢搞所谓的国际时装周,评选所谓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项,但在我看来,那不过是服装加工的暴发户们和有关主管部门之间,每到岁末光鲜门面的“政绩工程”,实际上,中国的时装周在国际上的受关注程度,不但与巴黎、纽约、米兰、伦敦没法比,就连丹麦的哥本哈根、巴西的圣保罗等地的时装周的风头都犹不及;而中国时装周中名师的评选,更像是一场论资排辈调调下的“劳模评比”,说实话我更愿意称他们为或许不错的裁缝,当问及为何不去四大时装周作秀时,“大师”们都纷纷以那不过是烧钱的浮夸表演为由搪塞。试问,难道全球通用的法则,到了中国时装界就成了不屑一顾的小事件,还是实际上能够定期在四大时装周演出的中国大师,还未真正出炉呢?
如同中国很多营生一样,一个行业的基础牢固和健康与否,直接决定筑之于上的大厦是否康健。时装最重要的是什么,不管现代商业如何高度昌明,我仍坚定地认为那是设计师的创意。而看看国内如今的大小设计比赛,不是早就内定了结果,就是行业内部的自娱自乐,与时装的最终消费者完全没有关系,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大小时尚媒体,更是极少将比赛优胜选手和作品见诸报端,因此这些科班毕业,甚至半途出家,对时装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们,只能在一次次的现实背后选择妥协,没有真正有眼光的时装投资人和官方的扶持,绝大多数人只能沦为服装工厂老板们的画图师傅。请注意这些暴发户们,雇佣这些年轻人,不是看重他们的创意,而只是他们不错的美术技艺,画的东西更是时下卖的最好的货品,在这种短视的思想下,圈子里充斥的也就只能是抄袭抄袭再抄袭,对设计师集体不尊重的恶果,就是国际时装界上对于中国制造的肯定和中国设计的鄙夷这两个决然不同的判定。
当然中国时装界欠缺的还远不止是设计师,高级面料开发的滞后、专业色彩及流行趋势研究预测机构的匮乏,真正有影响力的本土时尚媒体的崛起,和敢于推广设计新力量的中高端百货的高级买手群的出现,都是中国时装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中国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对于时装产业富有国际眼光,并合乎国际法则的推动,则是中国时装真正作为一个创意产业,而不是一个制造产业在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否则只依靠一群对时装有热情的草根博主们的小小声音,在一片高颂中国时装“赶英超美”的呐喊声中,最多只能是一阵左耳进右耳出的无用呐喊,甚至还会被别人诟病为崇洋媚外之流。
鄙人对于中国电影和时装的种种尖锐言辞,并不是“痛打落水狗”的无聊言辞,只是为了它们更健康的成长,而不是满足于现在大跃进式的头脑发热。重要的是,国人要保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它既有的规律,如果持续“不是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狂热,和短视追求商业利益的行业守则,那中国的电影和时装,这两大创意产业,将再一次远远落后于世界主流,成为偏居一隅的“大炼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