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抛弃宋仲基了,因为我猝不及防地爱上了一只狐狸。
我喜欢迪士尼的十万个理由又多了一条:兔子的耳机终于终于戴对地方了!
看完《疯狂动物城》之后,又想起那一句——
看电影的时候,笑点考验知识结构,泪点考验人生经历,至于配乐响起,都是往事在声声诘问。
关于这部刷新动画片票房纪录、豆瓣评分逼近9.5的迪士尼力作,据大家说,小孩子看到动物,青年人看到追求梦想,成年人看到政治讽刺和阶级偏见。
今天,我们来从小到大重新成长一回。
原来会撩妹的,除了宋仲基还有狐狸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以一场“动物革命”反思当时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疯狂动物城》也是类似的架构。只不过这一次,动物革命,变成了都市犯罪事件。
在这座Zootopia里,300多种毛茸茸的小动物们(都是哺乳动物,灵长类除外)相貌、体型、习惯差异巨大,但却和谐、有序地各司其职、一起生活。
兔朱迪,集正直、真诚、勇敢、坚强、可爱、blabla于一身的傻白甜女主角,从小便梦想当一名警察,为此遭遇了不少白眼和嘲笑。在她终于成为动物城史上首名小型动物警察后,却又被卷入了一场有关食肉动物失踪与野化变异的大阴谋中……
狐尼克,撩妹高手男主。吊儿郎当、体贴、霸道又宠溺朱迪的样子苏了所有女观众一脸;况且他还诡计多端、人脉广博、颇具破案天赋,且内心保有童真和真善……别拦着我,我要舔屏。
牛局长,警察局局长,身材壮硕,作风硬派。虽曾经对兔子有过偏见,骨子里却是个正直的人。
羊副市长,看似温柔宽容任人欺,实则心机深沉、野心巨大……
豹警官,警察局前台,身为食肉动物,却蠢萌天真。最爱甜甜圈和跳舞。
Mr.Big,以典型《教父》方式出场的黑社会大Boss却是一只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鼩鼱。反差萌的同时,人家也爱憎分明、有情有义。
闪电,国民老公扮演的(咳咳)三趾树懒,车管局前台员工,每个字要说两秒。此处大大地吐了一把槽。结尾的跑车超速其实是因为伦家松油门太慢,哈……哈……哈……
坚持梦想的途中,做自己才是出路
这是一个小兔子离开家乡和父母,到 Zoopia(动物城,其实是Zoo与Utopia的结合)这座大城市追求警官梦的故事。她一路挑战一路坚守,想要在全是彪形大汉的警局里取得一席之地。
终于进入了警局,朱迪却被牛局长一脸嫌弃地派去当交通协管,执勤中偶遇投机倒把犯狐狸尼克,并且被他狠狠地欺骗、又嘲笑了一把。
借助于一件无人接手的失踪案,朱迪自告奋勇、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48小时当个“真正的警察”的权利。接下来的48小时里,朱迪与被她威逼胁迫成为搭档的狐狸尼克一起抽丝剥茧、层层追查,差点被黑帮老大Mr. Big干掉,又与一只变异的老虎厮杀,最后终于摸到了悬崖收容所——一栋关押了所有近期失踪动物的房子。里面的动物(都是食肉动物)全部野化发狂、充满了攻击性,而收押他们并隐瞒一切的,居然是动物城的狮子市长。
故事到这里,只进行了一半。我们勇敢单纯的朱迪成功地踏入了敌人的圈套:
她发表的一番“只有食肉动物会野化”的言论,不单得罪了狐狸尼克,也把整个动物城推入了惶恐不安的境地。食肉动物退出舞台,食草动物开始登场,并大展拳脚。
当然啦,迪士尼的童话故事总有美满明亮的结局。朱迪愧疚于“自己做的好事”,拒绝了扬名立万的机会,辞掉了梦寐以求的警察工作,转身回到了家乡,当起卖胡萝卜的“村姑”。然后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动物野化的真相,并重与狐狸尼克修好,携手打败幕后阴谋家——看似温良恭俭让的羊副市长。
动物城的一切,又恢复了生机勃勃。
发现了吗,这只毛茸茸的小兔子,像极了每一个揣着小小梦想去大城市打拼的我们。与其说青年人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是追求梦想,不如说青年人看到的是坚持梦想有多难。
我们以为“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以为“明天总是新的一天”,但是狐狸尼克告诉你:你以为你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但你只能是你。
不过“做自己”恰恰是无路可走时的出路,也正是因为朱迪时刻谨记着自己的初心“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才能在困境时奋起,在得意时止步,并认清真相后扳回终局。
像个成年人一样看看这部电影的价值观:抛弃偏见
迪士尼除去能创造出梦幻乌托邦,能让我们看到无尽的真善美,它最感动我的始终是总能抛出一个动人的价值观。这一次,联合导演们抛出的是:抛弃偏见。
故事开篇,导演们就给很多小动物设下了“偏见”的圈套:
因弱小而被认为不可能成为警察的兔子、爱吃甜甜圈就被嘲笑“你就是一只胖子”的花豹;因为是狐狸、是食肉动物,所以一定要带上嘴套,否则就不值得相信……
此外,导演们还交叉地设计了很多“反偏见”的细节,不论是地铁上大小各异的专用门,还是长颈鹿专用的取饮管道,都在透露着“物物平等”的讯息。
体型巨大的大象也能做瑜伽老师、袖珍的鼩鼱却是有情义的黑社会老大、兔爸爸兔妈妈也能不计前嫌与狐狸保持合作等等细节,也透露出“流言、偏见中的你是谁不重要,你真正选择的自己的样子才更重要”。
然而,现实生活中,陷入偏见很容易,打破偏见却很难。也许我们总在提醒自己,但有时却难免犯错。
电影里,当兔朱迪在狐尼克的帮助下,获得褒奖、赢得赞扬的时候,这个平凡、普通的小女孩,也暴露了一点性格上的不完美:自己成为所谓强者时,便会不自觉地和那些曾经瞧不起自己的人一样,陷入对他人的偏见之中,觉得“野蛮、兽性”是食肉动物的天性,存在于它们的DNA中。
“偏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弱点。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障碍。
导致偏见形成的因素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方面:
▌外部因素:
1、个体的成长环境
2、父母教养水平
3、社会的行为规范
4、媒体的舆论导向
我们是社会性动物,就和《疯狂动物城》里的动物们一样,我们的成长、心理成熟程度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影响,儿童时代的生活环境更是对未来的发展造成深刻的影响。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个体对“偏见”的习得过程中,有些偏见是父母故意传授的,有些则是无意中的“言传身教”,比如在电影中,兔朱迪的父母虽然善解人意又亲切敦厚,但是他们反复提醒女儿要远离狐狸的行为,加上朱迪小时候被狐狸欺负的经历,难免就会强化这种“偏见”。
这些偏见的产生往往都是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并且偏见一旦形成,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加上当某种带有偏见的行为被广泛接受,并且成为一定的社会规范时,便会产生社会偏见行为。电影中羊副市长利用“食肉动物的本性”来说服城民时,恰恰就是利用这种普遍的社会偏见。
童话里的兔朱迪在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没有选择逃避、自我放弃,而是静下来思考,找到答案时便立刻去纠正自己的错误,找回自己的朋友。
而现实中的我们,往往难以勇敢地抛弃偏见与自己的所得,在迎合、融入这个社会的努力中,丢掉了真实的自我。
▌内部因素
1、个体的知识水平
2、个体的人格特征
3、个体的归因方式
4、个体的认知风格
偏见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我们的无知。
我们的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我们的认知能力,随着知识水平的积累,对事物认识的逐渐全面,偏见才会随之减少。
而在人格因素方面,“权威主义人格”往往会加重偏见的形成。这种人格的形成往往与个体艰难的生活经历有关,如果个体被外界以严厉、惩罚式的方式对待,那么个体就会产生敌意态度,但这种敌意会由于本身的恐惧被压抑,比如影片中的羊副市长。作为食草动物的她柔弱娇小,工作中受到打压与利用,她产生敌意与不满,但因为自身对“狮子市长”的恐惧,又难以光明正大地反抗;但这种敌意不会消失只会被压抑,它会转移到外群体上,会产生对外的攻击,这也就是为什么羊副市长对一切食肉动物有偏见,想要打击、报复的原因。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个体的归因方式。当我们比较倾向于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归因(比如遭遇失败时,个体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任务难度、运气好坏等),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时,这种“自利性归因偏差”也会导致偏见的产生。也就是说,当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将自己遭遇的挫折归咎于他人、外界的不公平时,不论我们是否真的遭遇偏见与歧视,我们自己首先就会产生偏见,觉得“全世界都在与我们作对”,深感命途多舛。
更多的时候,能不能抛弃偏见、抛弃自我贬低,其实就在于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失败,是自怨自艾埋怨上天不公,还是像兔朱迪一样静下来看看自己再重新上路,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或许很多时候,“偏见”、“歧视”、“求不得”、“被打败”是比获得奖赏、功成名就更重要的经验。“图钉”一样扎脚的挫折被上帝随手一撒,均匀地散开,人人都会遇到,早晚不同罢了。
重要的是,戳痛、失落的时候,我们也不害怕继续向前走。心灵总是能够不断成长的,变成什么样子、如何生活,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和电影主题曲唱的一样,Try Everything:
I keep falling down,
I keep on hitting the ground,
I always get up now to see what’s next
愿我们像树懒一样,即使慢,也能开出超时速……
我们始终在路上,从未停下。
最后的最后,再来感受一把这对萌CP……
至于他们嘿嘿嘿的事,连导演都站出来首肯了,嘿嘿……嘿嘿……嘿嘿……
(作者:__kun堃 原文标题:一篇文章看完《疯狂动物园》的故事和心理点)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十分心理(shifenxinli)。十分心理是《心理月刊》创始团队重新出发,创建的家庭与个人成长支持平台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