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顾虑别人怎么想,会“独处”才有亲密和创造力

2016年07月18日 10:33 新浪女性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真正的享受孤独、拥有独处的能力,应该是:我喜欢和你或者和朋友在一起,但我也不介意自己一个人,我的内心坚信自己并不孤单,也相信自己此刻被爱。

  本文源于“十分心理”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总顾虑别人会怎么想,是不会成为自己的,会“独处”才有亲密和创造力

  我们总是处在这样的矛盾当中,一方面非常渴望陪伴、渴望爱以及所有能让我们亲近的关系,另一方面又相对渴望独立、自主。

  我们也经常纠缠于这样的苦恼中:想有人陪的时候没人陪,想孤独的时候却有人来烦。

  有这么一句表达烦不胜烦的话:“我想静静”。所以有人说,“静静是谁?怎么这么多人都想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来,很难如己所愿。因此,如何应对孤独,体现了一个人的自我功能。

  伟大的思想家,有许多是以自我为中心、遗世独立的人,他们更专注于自己的所思所想,无暇顾及其他。很多作家、作曲家、画家这些有创造才能的人也是如此,总是在不断寻求发现自我,并在创造中寻找存在的意义。

  在一些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身上,也可以看到类似特点,他们抱着常人感到无法实现的梦想,执着追求,无暇顾虑周围人的感受,一路向前、成就事业。

  确实,一个人如果总是想到别人会怎么想,是不会成为自己的。所以,要会走自己的路,首先是关注自己的想法。

  就像冥想和祷告一样,这一过程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却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当获得了某种新的领悟,或有了某个新方向时,对他们而言这是最有意义的时刻。这种时刻的出现,他们往往是独自一人,有一种与宇宙融合的体验油然而生。

  法国16世纪人文主义作家、思想家蒙田说过:

  “我们必须保留一处小小的闭塞之所,它完全属于自己,丝毫不受打扰。在这里可以找到真正的自由,远离尘嚣,回归孤独。”

  在早年的心理成长当中形成的?

  很多具有创作才华的人都留下了一些这样的描述:自己在童年的时候与自然有着神秘的交融,那些奇异独特的意识状态,像华兹华斯所谓的“不朽的暗示”。 

  这是孩子们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才会发生的体验——是在童年的时光里,快乐地在户外游玩时,才会有的忘形状态:初夏的清晨,薄雾在菩提树枝头轻盈缠绕,闪烁着微光,空气里弥漫着菩提树的清香。温和的空气如同轻柔的爱抚一样让人心旷神怡,不需要刻意回忆。我们一直记得当时的情景——当你爬到一颗树上坐着时,突然之间,就觉得自己完全与天融为一体了。

  这么美妙的情景,是很多人记忆中都会有的体验。那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体验,其实是在生命早期0到6个月当中就可能会有。婴儿对满足自己需求的客体——比如说照料他的母亲,会有朦胧觉察。六个月之前的婴儿和照料者的关系,是一种被称为“双极”的自体、他体关系,或者说共生状态,如海洋般的融合经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体验孤独的能力,就在这样的互动开始形成了。 

  独处的能力是内在安全感的表现之一。这种安全感在婴儿时期逐步建立,这一过程可以称为“分离个体化”。就是说,孩子慢慢地能够和其依恋的对象有所分离,形成独立的个体,它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的,需要阶段性进阶。

  婴幼儿期,个体想生存就必须依恋父母或主要抚养者,此阶段形成的安全依恋感,不仅可以鼓励个体的探索行为,更是成为成年后发展平等原则下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能力的基础。

  6个月~10个月,分离个体化的孵化期,是在为逐步分离做准备。这时的孩子,能够挣脱、离开妈妈的怀抱,去探索外界,并且能够从玩具等物体中寻找到愉悦,形成“过渡客体”的概念。孩子开始能够区分妈妈和他人,适应陌生。所谓“过渡客体”,即虽然妈妈在现实中不在场,但是拿着这个过渡客体就相当于代替了存在中的妈妈。

  10个月~16个月,分离个体化的实践期。这时自主的自我功能反复促使小孩子实践各类新技能,探索玩弄过的各自过渡客体,也就是说,此时孩子能够承受现实中妈妈一定时间不在身边或缺席。这一阶段孩子的典型现象就是“离开—返回—情感重建”,比如,小孩子一个人在隔壁房间玩耍,等到他玩到心发慌,出现所谓的分离焦虑,就会回来看看妈妈在不在,如果妈妈还在,甚至用鼓励的目光给予肯定与安抚,他就会像充了电一样又放心地回去独自玩耍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情感充电”,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同样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其实也是在对外界探索。能够获得知识、欢乐和安全感,有能力让自己对更大环境进行探索,就会伴有快乐和自信的体验。

  18个月~24个月,此时的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可能会面临离开自己一直黏着、依恋的对象,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能包容分离,也开始察觉、体会到成长的孤独与脆弱。

  如上所述,这样对外探索、自我独处的能力与安全感是从小培养的,孩子需要从小就得到“你可以的”这样的鼓励。同时,成长也考验着母亲如何回应,是避免分离的痛苦推开孩子,还是为了满足自己所需要的亲密感,而去抓住孩子,打断孩子快乐的实践与独立的探索。我们常说,要“温柔地推一把”,言下之意就是母亲自己要能承受一定程度的焦虑,去鼓励孩子的分离。

  成长有时候需要承受很多负面的感觉,包括一定的孤独、脆弱感,孩子的成长更是这样,需要的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妈妈。温尼科特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独处能力的文章,在这篇精神分析的经典之作中,他写道:

  母亲作为照料者,要在婴儿需要的时候在场才是有效的养育。

  当然,这很需要母亲有能力识别婴儿此刻的需要。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看书、写作业,家长总担心他是不是饿了、渴了、累了,经常蹑手蹑脚地送进去水果、点心什么的。有些小孩子会很恼火但又不好发作,就会产生内疚。这就是家长共情能力的缺乏。

  很多小孩有粘人的表现,甚至不允许母亲离开片刻,这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母亲离开后是否还会再回到自己身边。相反,有些孩子逐渐培养出了对母亲或依恋对象的信任感,这是因为他们虽然经常被独自留下玩耍,却并无需担心他们不再回来,他们能够在某种程度的孤独中自得其乐。要知道,想象力总是在孤独的状态中展开翅膀,能够享受孤独的孩子,才有可能培养出创造的潜能。 

  独处能力是内在安全感的表现之一。从婴儿期开始就不断逐步建立的安全感,让我们对自己的依恋对象形成了“他随时都在”的良好预期,并且在孩童时代就内化了一个好的客体,使得依恋对象成为个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变成可依赖的对方。即使对方没有出现在身边,我们也不会觉得孤单,因为他们在心里。

  换个角度来说,独处的能力源自婴儿时期在母亲陪伴下的独处经验,取决于一个孩子能否在母亲的陪伴下安静的独自待着。没有充分经历过这样的经验,一个人独处的能力是培养不出来的。

  但我也不介意自己一个人

  最初我们都是有人陪伴的,后来慢慢不需要他人陪伴了,这个过程的变化、实现,与我们是否具备触摸自己内在真实的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的能力也息息相关。所以,能够自我发现,察觉内心深处的情感与需要,仍需要人的独处能力。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信任与安全的氛围鼓励之下,勇敢碰触自己最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不担心、也不害怕自己会被拒绝或指责,他的精神世界当中就会发生一些重组或整合,这个过程会带来平静、安宁的感觉,使之触摸到真理之井的深处。因此,如果想要让头脑、理智起到最大的作用,让个人发挥最大的潜能,培养自己独处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孤独也不是特指“一个人待着”。有的人能够享受独处的状态,且肯定自己的价值,有的人则需要在一群人或关系中来确定自己的价值,甚至有的人即使是与一群人在一起也依然觉得孤单、寂寞。因此,享受孤独、安于独处的能力,也反映着个体情感是否达到了成熟。

  真正的享受孤独、拥有独处的能力,应该是:

  我喜欢和你或者和朋友在一起,但我也不介意自己一个人,我的内心坚信自己并不孤单,也相信自己此刻被爱。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精彩原创+ 更多
高清视频+ 更多
潮人热议+ 更多
美图精选+ 更多
博客推荐+ 更多

有趣,才是一辈子的兴奋药!

“对我来说,有趣才是判断万事万物的最高标准。”[详细]
有趣,才是一辈子的兴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