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逗逗说
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充斥着这种调调:
房子是租来的,但是里面装修摆设不能将就,因为生活是自己的;
即使收入很有限,但不妨碍来几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年轻就要潇洒走一回。
化妆品一定要好牌子的,不然对不起这张脸;
衣服也要一些名牌吧,这样穿出去才有质感跟品味,女人不能太将就;
名牌包包,总归要买几个的,女人有好包包,这样出门才有精神。
大多数人的心理可能觉得在北上广买房压力太大,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讲基本就是买房无望了。所以既然房子已经赶不上了,其它方面的吃穿用更不用顾忌了,因为生活不能将就,必须要对自己好一点。
认识我家楼上的一个王大姐,今年奔四了,跟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有些相似,却又远远不同于樊胜美。
她是河北农村出来的,大专毕业,大概一个月一万多的薪水,在北京不属于低工资。
王大姐有一点跟樊胜美特别像,就是想一心嫁一个经济条件好的金龟婿。
可现实是她没有很漂亮,兜兜转转下来年龄也越来越大还一直碰不上合适的对象。
按理说她属于能干的了,在北京薪水比河北老家高许多倍,在北京呆了十好几年了,应该有一定的积蓄;可她不如樊胜美的是,这位姐姐对吃的用的什么都不能将就,以至于过年回家探亲基本只给父母买一点点东西,跟本不给任何钱。有次聊天,问她想买房吗?
她说北京的房价,对她来说跟本无望,然后我建议在她老家河北买一个,离的也很近;她仰天长叹一声“没钱,根本不用想”。
我归纳了一下王大姐的生活方式,买衣服一定是名牌的,为了省钱可以打折时候买多一些,有一次光鞋子就一次买了8双。
其实,大家都知道,即使是打折的东东,你买一堆回来,花钱绝对不会少的;况且,对女人来讲衣柜里的衣服是感觉永远不够穿的的。
对于吃,王大姐也是讲究的吃货,跟朋友见面必定要去好一点的馆子,多花点钱无所谓,只要开心就好。
每个月的房租是必不可少的支出,还有出行的交通费用;辛苦工作,一年再犒劳自己出去旅行2次或更多。这样算下来,我真不觉得她能存下来多少余钱。一年一年过下来,没有多少结余。
02
再说说我的一位高收入的朋友元小姐,元小姐的老公是个加拿大外籍人士,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总公司来中国上海出差,一下子特别喜欢上海,回总部后强烈要求调职到上海。
来了上海,官升两级,直接就是高管啦。我记得她们夫妻是2008年还是2009年到的上海,开始生活,(当时大约年薪80多万或者更多吧)。
结果过了2-3年以后,我电话问元小姐怎么没买房,她说没钱,真的没攒下来多少钱,首付款都不够。
她是全职太太,不上班,老公是消费特别随意型的,也是个超级果粉,只要苹果一出新产品,他老公立刻买,一定要最新产品。
平时喜欢吃西餐,都要去比较好的西餐厅,或者点西餐外卖送到家。
衣服衬衫什么的都要去上海很繁华的某条街的私人定制店,里面的衬衫动则都是几千元一件的,夫妻俩租房的小区环境不错,房子面积很大,租金也不便宜。
总之,什么都不将就,讲究生活品味,这也难怪元小姐叹气说,根本攒不下买房的钱。
现在的元小姐每每回想起刚去上海那头几年,就后悔没有发狠攒钱,至少2010年前,那时候的上海房价比2016年还是要低一大截的,如果那时候买房,早都坐等升值了。
说到底,吃的,买的,用的什么都不想将就的结果,就是要为此多花钱。
有很多年轻人,自己的工资根本都不够,甚至需要爹妈每个月给贴补,要不就是月光族。你以为这是常态,但其实不是的。
我倒是认识的有一些朋友,完全通过自己努力挣钱的时候,努力攒钱,并且投资,单身女性也实现了在北京买房买车的独立。我上大学时候认识一个学姐,她早早的就开始在校外接一些所学专业的私活儿,我们当时都特羡慕她。
她爱好交友,应酬也不少。
有一次,她买了一个有点小贵的水晶礼品,说是有个朋友新店开张,送朋友作为开店的礼物。其实她平时接的一点点私活儿,额外的收入并不高,可我觉得她还有人情世故需要走动,花销也着实不小呢。
后来学姐告诉我,其实是很简单的定律,完全可以控制得了自己的花费的。
比如你一个月的生活费预算就是花这么多,那么如果你这方面多花了,那另外一方面一定少花;
你买了一件品牌裙子,比较贵,那么其它吃饭就得有段时间就一定吃最便宜的菜,必须把饭钱省出来那条裙子的花费;
你想计划出去的旅行,平时也要从每个月的钱里面节省出来,积少成多,当然额外的挣外快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开源与节流组合最好。
她这么会计划的女子,果然后来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北京购房定居了。
03
前几天,就连我们邻居家的阿姨都抱怨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事,对挣钱,花钱没概念。
说她的外甥女,农村的女孩儿,高中毕业,出去打短期一段时间的工,就怕累,早点回老家休息了。
却基本也什么家务也不做,也不会做;外甥女有一天向她爸爸要钱,说是要去美发店做做头发,爸爸给了200元,外甥女嘴巴一撇说“这点钱哪里够烫头啊”。
事实是,按照我在北京居住的现状来讲,我这么些年烫头发的费用也一直是保持在200-300元的啊,难道北京的花费不够高吗?
但是北京也是有足够多的高中低档位的店,够你选择的啊;当然,你如果偏要去知名美发店,几百元可能根本不够做一次头发呢。
你什么都想要好点儿的,要旅行,京郊游就没什么大意思啦,至少要去远一点的远方吧;要买衣服,地摊货,穿出来也没型,至少得添置一些品牌衣服吧;
咖啡呢,总是要去咖啡店喝喝的吧;朋友聚会,总不能去路边的苍蝇小馆子吧。
护肤品,还是要好一点的吧,总不能用大宝吧。
出门,想打的时候就打的喽,女人总要对自己好一点嘛,所有的这些累计下来,花费会小吗?试问,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普普通通工作的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来支撑你的“不将就”?
长此以往,如果,假如你有一天失业了,请问你银行的存款能支撑你几个月的生活费?还是说坐等父母的支援。
并且很多情况是,你即使不惜血本,用一个月或者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些名牌包包,你所接触的圈子,你生活的感觉能跟那些成功人士,富豪明星接轨了吗?
Come on!王大姐除了衣柜的衣服,其它可累计支配的钱很少,衣服是会过时的,而且一旦过时,远远连当初购买的十分之一价钱都收不回来。
她自己都分析说,爱购物,爱美食,不爱家务,不爱打扫,不爱读书学习,什么样的男人会愿意娶一个只会花钱的女人回家呢。
所以,从现在起,年轻人,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一下吧,不论看了什么样的文章鼓吹,先想想你有多少资本能支撑得了你的不将就。
04
我们都知道在大城市打拼不容易,但这种“不将就”的说词,绝对不是你用来填充购物欲的借口,人的消费欲是无止境的,越买,越花钱,心里感觉越痛快;
但这些都是短期的“止疼片”,让你暂时的感觉自己跟成功人士一样,拥有了高品质的东东,好像你发自内心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其实,最终是欲壑难填,“止痛片”过后,你会更难受。
一个人在异地打拼,看看自己财富的积累,难道不会让自己更有安全感一些吗。
年轻时候,不就是积累的阶段吗?
总要吃一点苦,用一些便宜的东东,这有什么大不了呢,在人生的注定阶段就得“将就一下”。
一段时间达成一个目标后,可以买点喜欢的东东犒劳自己,但更重要的是要将钱管理好,不论是去理财,或者开源或者节流,这样财富才能增长。
不要让“不将就”的购物欲某天成为压死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未雨绸缪,老话的道理最实际。
愿大家都能好好管理自己的财务,有朝一日,真的可以实现经济上相对自由度比较高,那时候与之匹配的各种“不将就”的生活态度与要求,就实至名归了。(图片来源于华盖网)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