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痛苦中看到爱

2017年01月09日 16:28 新浪女性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10年后,这对离别的夫妻第一次相见。在孩子的墓地。对前尘往事的回溯,仿佛也在治愈他们内心的伤痛,也为10年前男人的不辞而别、为女人将自己冻住的悲伤划上了一个句号。

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

  文章来源:十分心理

  原文标题:如何在痛苦中看到爱 | 亲密关系的希望

爱喝爱和遗憾

  他们带着对爱的遗憾永远分开了

  他提着两个箱子,关上门,走了。

  她听着门外发动机的声音,心里数了30秒,等着他回来。没有。她又数了15秒。她听到了车开走的声音。时钟指着19:10。

  他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在每一个街角转弯处,遇到每一个红灯时,他心里都在说,“回去吧”。可是他就是做不到。

句号

  这是1999年12月31日的晚上,跨年夜的前夕。这对夫妻失去了他们唯一的孩子。他们用各自的方式沉浸在伤痛中,然后失去了彼此。10年后,这对离别的夫妻第一次相见。在孩子的墓地。对前尘往事的回溯,仿佛也在治愈他们内心的伤痛,也为10年前男人的不辞而别、为女人将自己冻住的悲伤划上了一个句号。

  这是话剧《毒》。也在元旦到来的时候,在北京中间剧场的舞台上上演。女人用报纸上迁墓与气化厂污染的两条不相关的报道,杜撰了一个孩子墓地被污染的理由,写信与男人约见。这是话剧名字“毒”的由来。

  事实上,“毒”是一种隐喻,真正的毒藏在我们的关系里,是我们对待关系的方式,因为听不懂彼此,遮蔽住了爱的“毒”。

  一个半小时内,舞台上只有一组长椅、一台饮水机,以及换了两次的背景。所有的剧情推进,都靠两个演员的台词。对,只有台词,他们用或者激烈或者冷静,或者笑或者哭的方式推进。这是一个有关悲剧的故事,有的人觉得闷提前退场了,但更多人却含着眼泪默默地陪着台上的剧中人一起抽泣。

  我坐在台下。离舞台只有一排的距离。周野芒、李峥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演,都看得异常清晰。在我只是读剧本台词的时候,我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悲剧的故事。一个很多人都不想要、也没有勇气在新年、节日(包括平常)碰触的沉重而痛苦的故事。但是,当我坐在台下,观看这部被称为欧洲“最杰出的婚姻剧”的时候,我清楚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关于“爱”的故事。

  是的。温暖。在残酷的生活面前,即使怀揣过很大的失望与恨,如果你可以拔开这些表面的迷雾,你还是看得到那爱就在下面。

  就像剧中的这对夫妻。女人目睹了10岁的儿子遭遇车祸,然后完全地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在无法自拔中,她看不到丈夫的痛苦也看不到丈夫对她的爱了。丈夫所有想把她从悲伤中拉出来的努力,都让她歇斯底里。她以为,她有权利沉浸在无止境的痛苦中,却看不到生者有权利让生活往下继续,而且以好的面貌继续。

  那个丈夫的立场,就是编剧提出的立场:“你不接着生活下去,悲伤会减少吗?不会。你接着生活下去,悲伤会减少吗?可能也不会。但还是值得一试。”

  正是这样有差异性的思考方式,或许是男人与女人的差异,或许就是个体与个体成长的差异,妻子认为,这是因为丈夫没在车祸现场,所以痛苦不会有她那么剧烈和深沉。她在无法承受的痛苦中,毫无顾忌地渲泄着她的悲伤,整个人都仿佛随着孩子的离去而死去了。她用她的情绪而非理性,把丈夫推开,推成了敌人。

  丈夫说,看着她的那副样子,他经常有想狠狠打她一拳把她打醒的冲动。他害怕自己这样的冲动会伤到她,却又不知道可以如何陪伴她连绵不息的绝望。是和她一起被那绝望永远吞没吗?不。他只有离开。虽然离开也不是他想要的。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可以在千禧年到来之际,对着再也不肯去看爱和希望的妻子说出“新年快乐”的话。

  他走得异常艰难。带着复杂的心情,一边要走,一边渴望着她可以冲出来,拽住他说,“别走”。可是那个仿佛死去的女人,什么也没做。

  她在窗边坐了一整夜。她先是失去了亲爱的儿子,接着又失去了深爱的丈夫,从此更完全地失去了自己。如果没有十年后的这次相遇,她也许会让自己一直携带着不肯松手的痛苦走到生命终点。

  在墓地见面,他才有机会就这件事问她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还有一个孩子呢?那个孩子是不是有权利拥有一个悲伤的母亲?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如果失去了孩子,我们对彼此的爱就不在了吗?我们就不能再拥有新的生活了吗?

  舞台上一直在回溯。也在表现他们如何面对今天的彼此。所有人都看得出,即使是被那个巨大的悲伤笼罩着,他们对彼此的爱都还在。

面貌

  爱在困境里的面貌

  借助这部戏,我似乎突然明白了爱的处境。明白了自己和周围朋友——每一对伴侣都有可能在遭遇困境时,爱所呈现的复杂性。

  那困境,有可能是创业最艰难时,你孤立无援,压力巨大,经济状态陷入窘境。你想告诉对方,却又怕她担心;不告诉她,一个人承受着那焦虑的感觉却异常疲倦与孤独——你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渴望着她的理解和倾听;但一旦告诉了她,那个表达上的差异、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理解上的差异,又会让她的担心变形,变成另外一种压力和困扰,反而让彼此更容易生气。

  那困境,又或者是,你的伴侣突然被宣告得了重病,身体上的病痛(也或者是精神上的疾病)。他一个人承担着那份痛苦(也许还有绝望),一边想要在这个时刻深深地依赖着你,一边又对此感到欠疚——无法识别根源的欠疚感也经常把我们的行为带偏离,于是在这样的矛盾重重中,他就像一个泅水的人,除了要面对没顶的恐惧之外,还要挣扎着继续承担着生活的难度,情绪不免经常性的歇斯底里。而就因为你在他的身边,他只能抓着你、拼命地抓住你、渴望你、依赖你,有时是无所顾忌地把情绪发泄在你的头上,有时是因为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自己的情绪……在这样的时刻,在一次次的考验之下,你终于开始怀疑这份爱还在不在,这样的关系还值不值得?如果救他的能力不够,是不是就只有和他一起被困境吞噬?这就是人性和爱的复杂和脆弱。

  但爱是唯一的出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它是唯一能够帮助我们免除恐惧与悲伤、度过难关的力量。像李安和他的妻子。像得了重度抑郁症但却在妻子的陪伴下挺了过来的赵向阳。只是,更多的夫妻,没有能够挺过这关,像《毒》剧中的这对夫妻,渐行渐远,带着深深地遗憾,非要借助时间的力量重新有机会回看当年,才能体会到彼此的爱。可是,生活已经让他们再也无法回头了。

  这样的时刻,经常会发生在每一对伴侣关系中。这是生活最真实的挑战,更是生活最经常性的悖论。而这太考验人了,没有几个人可以承受得了这考验。

  如何让爱成为基石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细碎的磨砺。它击垮不了我们,却常常会损害到我们的爱。如果我们再不肯为爱去付去,打磨它的质量。一旦重大事件考验的时候,那不稳固的,就会变得更不稳固。所以,爱,并不是由那些重大时刻决定的。它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静水深流,在每一个细节里的感受中,是目光里的温暖,言语中的温柔,行动中的尊重与关怀。只有这些日久天长的积累才会导致那个重大时刻的结果。

  很多夫妻渐行渐远,从一开始就彼此看不上眼的非常少,大多是因为不去建设那爱、独自吞咽情绪、直到无话可说而渐行渐远的。一旦遭遇生活中的危机考验,没有了稳固的爱的基石,关系就会分崩离析。这是大多数婚姻走向解体、衰败的原因。

  爱是一种依恋关系,需要在很多具体的时刻感受到安全感与信任。而依恋的原点又在我们的早年,与父母特别是母亲形成的依恋模式。没有什么大的危机还好,我们还能够运用相对正常的依恋方式。一旦遭遇危机情境,我们的应激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变成原有习惯使用的不安全模式中,用退缩、逃避或者怀疑与矛盾攻击的行为,对待我们的亲密关系。因此,真正艰难的是,在压力、创伤、挑战的时刻,我们越是需要爱,却越会看不到爱、伤害爱、拒绝爱。就像剧中的妻子,她拒绝了丈夫。而剧中的丈夫,选择了逃离。他说:我们做出的事情常常不是我们真的想做的。

  失去了信赖,差异就会变成对立,变成横亘彼此的沟壑,进而让情绪陷入恶性循环,遮蔽我们的理性。我们只会更强烈地感受恨与失望。但失望与恨,永远也无法将爱带回来。

  当今非常流行的EFT(情绪取向婚姻治疗)使用的原理,就是让处于婚姻困境的夫妻——只要他们还想救他们的关系,去除攻击与指责,不断退回到情绪平和的状态,去看到彼此的爱与关心。他们用这样的治疗方式,拯救了很多人的婚姻。遗憾的是,除非我们不断地刻意练习,练习与爱沟通,成为一个对自己的情绪和他人能够充分觉察和关心的人,爱很难壮大。而没有厚实的爱,在那些难关面前,大部分人都会落荒而逃。

  所以,你也可以像《毒》剧提出的问题一样,问一问自己:如果你努力,爱的结果可能也还是不理想,但是你不努力,肯定就没有好的结果。你还要为爱做点什么吗?或者,就是将我们的亲密关系交给时间,任由时间的偶然性去处理?然后,你怀揣着收获不了爱的果实的悲伤和遗憾,度过这一生?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精彩原创+ 更多
高清视频+ 更多
潮人热议+ 更多
美图精选+ 更多
博客推荐+ 更多

你的男人为何从来不为你得罪亲妈?

林芳是我小学同学,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跟我诉苦,孩子生了以后老公不关心她,婆婆处处为难她。她一直在诅咒那个“死老太婆”。[详细]
你的男人为何从来不为你得罪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