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证见证百年婚姻史
奖状式逐渐变成护照式
印刷更精美增加防伪标
程序更简单“立等可取”
结婚是完成了一件终身大事,结婚证则是这一大事的见证。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这一张小小的结婚证书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这些变化见证的不单单是一对新人走到一起、组建一个家庭的过程,更多的则是见证了一代人的生活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可以说,它是时代变迁的记事簿!
讲述过去的故事 门口文具店买来结婚证
踩着椅子,家住南开区王顶堤附近78岁的穆凤翔大爷从衣柜顶取下一个大红色的纸筒,从里面抽出一卷泛黄的纸,他告诉记者,这就是自己和老伴魏恩华保存62年的结婚证书。
关于结婚证 在家“领”证不用盖章
穆大爷小心翼翼地将这张1947年的结婚证书展开。记者看到,整幅证书有两张A4纸大小,相比现在的结婚证书,更像是一张大奖状。由于年代久远,这张证书已经颜色发黄,四周有一圈古朴典雅的图案,绘有盘龙和祥云。白色背景上,盛开的各色牡丹环绕四周,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在证书的右上方,两只惹人喜爱的喜鹊依偎在枝头。证书中央用篆体印着“鸾凤和鸣”四个大字,正文全部用繁体字竖排手写而成。穆大爷和魏大娘的籍贯、年龄、出生日期按照先男后女的顺序,被写在正文最前面。证书的背面则为纯白色,没有任何图案和字样。
与现在的结婚证不同,那个时代结婚不必经官方认证,因此证书上没有盖章,具名是“结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和“主婚人”的姓名。
“那时的领证手续和现在可不一样,哪有民政局给办结婚证啊,也不需要登记。你猜不到,这张证书是在父母家门口的文具店里买的,还可以选择其他款式,家人觉着这款证书喜庆大气,就挑选了它。刚买来的时候,证书是空白的,只有牡丹和喜鹊图案,字是请人亲手写上去的。”穆大爷回忆道,“可以说,我和老伴的结婚证是在自个儿家‘领’的。”
结婚的故事 婚前不知丈夫长什么样
这张结婚证书也将魏大娘的思绪拉回到62年前。“那时候结婚都是由父母包办的,我和他在婚礼之前没见过面,甚至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只是从父母口中得知对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结婚那年我18岁,没有上过学,从小到大一直呆在家里。老伴才16岁,还在上小学。因为年龄太小,在婚礼的准备方面帮不上忙,我和老伴儿都各自呆在自己家中,等待婚礼仪式那一天的到来。”魏大娘说。
穿着丝袜给长辈磕头
那时候,形成了新旧两种文化互相碰撞的局面,年轻人以举办西式婚礼为时尚,但又不能完全摆脱传统习俗的影响。“结婚那天,亲戚朋友坐满了整个院子。按照那时时髦的做法,我们举办的是西式婚礼,请了拉提琴、吹奏西洋音乐的乐队,用汽车取代了传统的八抬大轿。我穿着白色的婚纱,头戴花冠,手里捧着一大束鲜花,老伴儿穿西服,打领结,胸前别着红花。”魏大娘回忆起当时结婚的情形,目光中流露出幸福的神情。
“从娘家来到新房,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新娘子是要单独呆在屋子里的,直到仪式开始才能出来。”魏大娘接着讲道,“后来,婚礼仪式开始了,才有人敲房门叫我出去。我走到布置得喜气洋洋的院子里,头一次和新郎见面,感觉特别害羞,脸‘唰’地一下子红了。老伴儿那时还是个小孩,也显得羞羞答答。因为我穿着婚纱、高跟鞋、丝袜,给长辈磕头时,丝袜磨出了好几个洞。”
结完婚继续上学
听着老伴的描述,穆大爷坐在旁边乐呵呵地笑着。“那时我太年轻了,都记不清楚怎么回事了。”穆大爷告诉记者,他结婚那年,正在红桥八区十八宝国民学校上六年级,还是一名小学生。“新婚第二天,又背起书包,像平时一样去学校了。也是在那一年夏天,我小学毕业,进入户部街通澜中学上初中,虽然还是名不满十八岁的初中生,但已经变成有家室的人了。”这一切变化,对于当时16岁,懵懵懂懂的穆大爷来说,似乎是理所当然发生的。“老伴儿结婚后,就呆在家里纺纱、织布。结婚4年以后,我们有了第一个孩子。”他告诉记者。
1977年的结婚证,证书图案简洁,中央是五星和红旗,两旁有"双喜"字,背面是全白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结婚证,没有了国旗和红五星的图案,取而代之的是红色的“双喜”字样,证书风格简洁、喜庆,背面底色为大红色,印有烫金的“结婚证”三个大字。
最新版结婚证 记录崭新的生活
三代结婚证看时代飞跃
〖20世纪70年代篇〗
住在本市西青区中北镇的张顺贵和霍金兰,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文革”时期结婚,如今已是儿孙满堂。在张大爷家,记者看到他们当年的结婚证书被珍藏在一个木质相框中,挂在门口墙上最显眼的位置。
关于结婚证 结婚证上印毛主席语录
那一时期的结婚证书呈长方形,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印着一段毛主席语录:“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世界是属于你们的。”右边是结婚证的主页,上面写着夫妻双方的名字以及年龄,后面印有“经审查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发给此证”的简洁语句,在右下角盖有当地“革命委员会”的公章。证书中央的位置,印有三面红旗和毛主席头像,周围有一些麦穗,寓意丰收。除此之外,证书上没有常见的“喜”字和其他图案。
结婚的故事 宾客一起合唱《东方红》
“1971年结婚时,要写申请书,而且双方要先在大队开好同意结婚的证明,再到公社民政办公室领取结婚证书。”张大爷说着,从抽屉中一个铁盒里拿出当年的结婚申请书。记者看到,一张泛黄的信纸上,工工整整地书写着张大爷和霍大娘的住址、年龄、家庭出身和本人成分。
“结婚的重头戏是准备结婚用品。由于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很多物品都需要凭票购买。当时的婚礼,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朴素。”张大爷告诉记者,当年他们结婚时很简单,没有豪华的迎亲车队,也没有丰盛的婚宴。婚礼开始后,两个人要并排站好,对着毛主席像恭恭敬敬地鞠躬,接下来,要念一段毛主席语录,参加婚礼的宾客还一起唱了《东方红》。
〖20世纪80年代篇〗
穆秀英是穆大爷和魏大娘的二女儿,今年50岁了。穆秀英结婚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经济开始复苏,但大多数人的生活仍然简单朴素,这一时代特征也反映到当时的结婚证上。
关于结婚证 小巧简洁没有照片
穆秀英的结婚证书已经缩小到16开大小左右折叠的版式,与父辈相比,她的结婚证书显得小巧了许多。证书上没有照片,只是简单地印有“双喜”字,写着夫妻双方的姓名和结婚时间,并盖有政府的圆章,没有装饰性的图案。证书背面是大红底色,用烫金字写着“结婚证”,在下方还标有拼音。
穆女士告诉记者,这张结婚证是在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领来的,穆女士和爱人带了各自的户口本,交了一些办证的费用,就领到了结婚证,没有要求拍结婚照,十分简单。
结婚的故事 40元钱工资置办嫁衣
穆秀英和丈夫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虽然在1984年就登记领了结婚证,但是一直到三年后才正式举办了婚礼。“那时住房很紧张,为了让父母和弟弟妹妹们住得宽敞点,我和爱人提前登记,领了结婚证书。这种为了改善住房条件而提前登记的特殊经历,只有我们那一代人才有吧。”穆女士感慨地说。
那时,红夹袄、驼色裤子就是新娘子的标准行头。为了添置这身嫁衣,穆女士花掉了一个月的工资——40元钱。“婚礼是在自己家办的,搭了喜棚,摆了八桌酒席,在当时也是很气派的。”穆女士回忆,那时结婚,家里会添置自行车、黑白电视机、洗衣机、手表和收录机,新娘和新郎就很满足了,那感觉就像过上了“小康”生活。
〖21世纪篇〗
张顺贵和霍金兰的儿子张斌是2004年结的婚,小两口结婚时刚好赶上国家使用新版结婚证。
关于结婚证 新版结婚证有防伪水印
记者看到,新版结婚证书封皮为枣红色,用烫金字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结婚证”,在封面中央有国徽图案,与以往的结婚证相比,显得更加严肃和正式。翻开封面,证书内页以温馨的粉红为底色,页面上还有防伪水印,并印有精致的花纹。在第一页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监制”的字样,并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当地民政部门结婚登记专用印章,证书里的内页像护照一样采取了联页、横排版方式,并有“结婚证字号”和全国统一的编号。
结婚的故事 婚庆公司策划浪漫婚礼
“我们结婚时不需要申请书,也不用单位开具证明,只要带着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就可以到民政局领取结婚证了。登记那天,我带着证件来到民政局,拍了一张结婚照,用于贴在结婚证书上,交纳的费用为20多元,当天就领到了结婚证书,十分快捷。”张斌说。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结婚购置生活用品、家用电器已经不再是‘重头大戏’。父母结婚的那个年代,洗脸盆、暖瓶都是结婚购物清单上的‘大件’。结婚时,我在父母的资助下,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装修得很漂亮。婚礼也在大饭店举行,摆了好几十桌酒席宴请宾客,还请来专业的婚庆公司为我们策划了一个浪漫难忘的婚礼,相比父母,我们这一代人要幸运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