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评委能否以平等的身份看待参赛选手,决定了他是否有资格坐在评委席上。
这几天网上点击率很高的帖子,标题是“呼唤柯以敏重新出山”。去年柯以敏满场发耳环、送戒指被指矫情,今年超女直播不过两场,大家就开始怀念她了。而另一边,因言辞苛刻引发争议的李咏则在采访中对网友的过激反应表示遗憾,甚至感慨一些原本想呈现的好玩局面也因此被摧毁。今年的选秀,不仅明星评委扎堆,而且他们屡屡喧宾夺主,比选手更
容易引起关注,几乎每个选秀节目都有一两个亮点落在了评委身上。选秀原本是捧新人,如今顺带连评委一起捧了,以至于有人开始评论做评委成了开创事业第二春的绝好机会。
做评委虽然风光,但能把这个角色做到皆大欢喜却很难。太温和当然显得乏味,太严厉又激起反感,事实上以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目前的状况,恐怕也没法接受西蒙·考威尔式的毒舌评委。这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着实是一门艺术。
今年超女长沙赛区的评委,除了顺子,另外两位老师有点太四平八稳了,很专业,适合担任传统舞蹈或歌咏比赛评委。限于有关规定,超女选择的这两位评委也基本尽到了本职,毕竟不可能人人都像柯以敏那样充满娱乐性。但观众对娱乐的要求是永远无止境的———要上残忍的PK台,要拉手拥抱,要哭了再笑笑过了再哭,这样才是真娱乐。如果评委跟不上节奏不能融入现场气氛当中,何苦浪费那么多镜头?所以他们由于缺乏个性,和超女突出的青春气息和张扬风格似乎有些不协调。
和超女相反的是《梦想中国》三位评委李咏、孙悦、伍思凯。从网络万人签名呼吁李咏下课到伍思凯罢评事件,总是把这台节目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其实,被网友总结出来的“恶毒名言”可能是无心之语,而罢评可能是性情所至,如果这都是作秀更只能归结于娱乐精神,因为他们的明星身份就上升为“素质”问题实在有些小题大做。黑楠、柯以敏去年也出现了不少“苛刻”的评语,如今反倒成为观众怀念的对象,大概亦能说明他们还是获得了肯定。
事实上,如果按照国内选秀节目的祖师爷《美国偶像》的成功经验来看,麻辣评委以及他们的作秀恰恰是节目精彩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尊重选手的前提下,语词适当增加个性,刺激评委与选手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提高节目的可看度和娱乐效果。今年遭到质疑的几位评委其实并没有超越尊严这条底线,过于激愤的网友是不是少了一点宽容?
我以为令人反感的不是心直口快,而是居功自傲、盛气凌人。比如担任青歌赛评委的余秋雨老师,虽然他似乎更适合文化名人这个身份,但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屏幕和评委席上,使得他俨然已成明星。在余老师侃侃而谈、畅所欲言的点评中,我每每会沉浸在“文化苦旅”的氛围中不能自拔。综合素质考核该不该出现在歌唱比赛中一直存有争议,但借点评的机会给全国观众上课,是不是有点太好为人师?余老师在凤凰卫视《秋雨时分》节目中说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最崇尚的文化其实就是记忆文化。好像一个前辈学人能够随口说出多少皇帝的年号,多少词牌的名称,大家就觉得敬佩不已。如果他碰巧除了英文以外,还懂得一点西班牙文或者葡萄牙文,那就奉若天神了。”很难说他在比赛中的点评就不是“记忆文化”的呈现方式。
可以恪守原则,可以捍卫规则,可以有话直说,但一位评委能否以平等的身份看待参赛选手,决定了他是否有资格坐在评委席上。(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