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王海鸰:婚姻之外 守着爱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15:34 《环球人物》

  “鸰”,《山海经》中的一种神鸟,“状如山鸡而长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其鸣自呼,服之不眯”。不过,对现在很多中国人而言,一提到这个字,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却是王海鸰,这个曾因《牵手》、《中国式离婚》和《新结婚时代》红遍全国,最近又凭借一部《大校的女儿》吸引了一批“大校迷”的资深编剧。

   不知是巧合,还是上天在冥冥之中早已谱下了她日后的人生,20多年前,当她从那个小岛上被借调到北京的那天起,她就像自己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如鸟儿一般,在文字的天空中越飞越高。

  “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感动”、“震撼”,是那些“大校迷”们看过20集完整版剧集后说得最多的两个词。而藏在这些文字背后的女人,这个现实中的“大校女儿”,有着如书中所描述那般的跌宕人生。

  1968年12月,《人民日报》文章引述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和同龄人一样,王海鸰的人生也在这一年发生了转折。因为出生在部队大院,她幸运地到了一个宁静的海岛,开始充满激情的军营生活。

  “那是个以苦为乐的年代。”坐在阳光充沛的书房里,王海鸰眯着眼睛回忆起那段记载了自己最多青春和理想的岁月。“岛上缺水,我们每两周才有一次端着脸盆占位洗澡的机会。当积聚了两周的泥垢逐渐褪去,女兵们彼此对望,头发蓬松极了,脸蛋也白里透红,写满了青春的光彩,太漂亮了!”这些精彩,书中没写、剧里没说,却都牢牢地印在了王海鸰的记忆中。记忆的另一个重点,则是“大脑的饥渴”。

  对于十六七岁、求知欲正旺的王海鸰来说,大字报和样板文章无论如何也“填饱”不了她。“这种痛苦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只属于那种不安分、总想折腾出点成绩的人,比如我。”

  那段时间,连队里订阅的《参考消息》成了王海鸰的精神食粮。“到最后,我连其中地图的内容都能背下来。”所有能借到的书,无论是《微积分》还是《人类的起源》,她都不假思索地往脑子里塞。若干年后回头看,或许正是当年的这种“不加选择”,滋养了她的精神世界。最终,她将目光锁定在文学上,因为“文学是唯一不用经过系统训练,只要坚持不懈,加上一定天分就能走通的路”。

  于是,“耐不住寂寞”的王海鸰在政治学习时编出类似“革命战士心向党”的顺口溜;加入宣传队后,从诗朗诵到小合唱,全是她一人包办;再后来,就尝试着给《解放军文艺》投稿,对于一个海岛上的军人,那就是文学的圣殿。

  最初的日子里,王海鸰收到的回信都是一种格式:“王海鸰同志,来稿收到,暂时不予采用,希望以后继续支持。”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一篇《爸爸的工作问题》终于变成了铅字,出现在1980年最后一期的《解放军文艺》上。“这对我有着一种破土而出的意义。”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