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护士讲述地震:5月12日是护士节 病人在我们就在(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12:06 成都晚报

  无处安身 病人“拼床”而住

  广场中央的长廊上,年过7旬的陈大爷和一位老婆婆并排躺在同一张病床上,周围路过的人都以为两人是夫妻。

  记者上前询问才得知:两人其实素不相识,地震发生时,陈大爷的儿子将他从7楼背到广场上,因无处安身,只能躺在草地上。这时,叶女士推着病床,把老母亲推出住院部。看着陈大爷的情况,叶女士顿生恻隐之心——“这里有病床,把大爷背到床上躺一下嘛!”于是,两位老人“拼床”而睡。

  地震发生后 医生急着找病人

  “到处都在摇,厕所里的瓷砖直往下掉!电视机都掉下来了!人就像在荡秋千一样。”昨日发生地震时,市三医院11楼,刚从手术台上下来的李女士正躺在病床上,突然听到:“地震了!”李女士的姐夫和保安立刻一起抬着她,就往楼下冲。医生们在科室里寻找着自己负责的病人,护士、家属、护工、陪伴,全都搀扶着、抬着无法动弹的病人,迅速往楼下疏散。

  地震惊老母 儿子忙安抚

  地震发生时,方先生正在照顾自己的母亲——82岁李淑清婆婆,她因肺部感染,当时正在市三医院4楼住院治疗。

  “母亲插起氧气管的,来不及下楼,我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她,不住跟她说‘不怕,没事!’”等第一波震感过去后,方先生才和医务人员一道将母亲送到楼下的院子里,并立刻在急诊科找到氧气瓶为母亲输氧。

  这时,市三医院的停车场院子里、外面街道上全是病人。挂着输液袋的、坐在轮椅上还插着氧气管的、躺在病床上的到处都是。

  病人在治疗 我们不会走

  “空调、柜子都在晃,消毒水机都被震破了!”市三医院血液科龚蓉主任介绍,当时地震时,病房里正有十几个病人正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全是危重病人和老年病人,根本不敢拔管,否则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所有正在值班的医务人员全部留守在病房里,镇定地安慰病人:“不要怕,你们还在这里我们就不会离开。”医务人员首先为能走动的病人进行了“回血”,让他们能够自行疏散。再为较为危重的病人“回血”,将他们搀扶或者抬下楼。

  抹着眼泪,龚蓉说:“那时我们不能走,这是我们的责任和道义!”

  “抢救病人,今夜无眠!”

  随后记者来到省人民医院,同样所有的病人都被疏散到了相对安全的广场和门诊一楼大厅。而停车场里所有的汽车全部都已经开出,留出给病人的救命通道。记者见到,有许多从都江堰、机投镇、郫县等地转入的骨折、外伤伤员。

  随着病人的增多,省急救中心迅速在急救中心空地上搭建了临时病房,所有地震中受伤的病人在急救中心经过抢救后,全部安排住进临时病房。所有能抽调出的医务人员全部在急救中心待命,骨科、脑外科、烧伤科……一旦新病人送入,立刻进行紧张的抢救。

  “推个车过来!轻点!”几乎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辆救护车拉着几个病人开进省医院。家住彭州59岁的赵大爷在地震中被倒下来的石板砸中头部,到达医院后立刻进行抢救,但几分钟后,赵大爷还是因为抢救无效死亡。

  不少医务人员从地震开始,没来得及喝水吃饭,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抢救病人,今夜无眠!”

  地震突袭 上千学生成功疏散

  “整个椅子都在摇晃,当时我还以为后排男生搞恶作剧摇椅子。”昨日下午2时28分,正在4楼上英语课的成都三中的高二学生李娜说,当时她突然浑身发颤,身体来 回摇动。“在上课,不要闹了。” 李娜赶紧回头一望,后面只剩 下空椅子,同学都在往外跑。

  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地震 了,快跑!”她赶紧绕过课桌,快步离开。“当时走廊上挤满了 人,大声喊着往拼命往前跑。”李娜说,老师站在楼道上引导学生疏散,确保安全。“当时楼道虽然到处是奔跑的人,但大家都 很有秩序。”

  10多分钟后,成都三中操场里密密麻麻地积满了人,总共有1000多名学生在操场内集合,未发生人员伤亡。在不大的操场内,密密麻麻地积满了人群。老师守在一旁维护现场秩序,反复向学生提醒注意事项。昨日下午4时许,部分学生家长赶往现场接自己的孩子 。下午5时半许,三中1000多名学生被成功紧急疏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