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完《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海清红得发紫,实际上,用红和紫这样“浓墨重彩”的色系形容海清很合适,她不是柔和从容的中间色。海清的口音里带着南方女人的“娇”,语速也不快,飞舞着一双大眼睛开口便绘声绘色,能迅速把身边人全部感染,高兴起来大笑时更像个北方人,毫无拘谨。可倘若言及她认为关乎原则的事,一副严肃的面孔会突然出现,话里话外不给人留任何回旋的余地。好比有次采访,她无意中言及私事,突然意识到覆水难收时竟然对记者说,这些你不能写,我虽然没有经纪公司,但有私人律师和会计师。
不谈生活
明星很难保有绝对安全的私生活,一些明星甚至不吝自曝些家事博得眼球。所以,海清的敏感和近乎粗暴的态度显得十分夸张。原因没什么特别,只说是希望家人不受干扰。海清不会像其他明星那样婉转迂回,“我是一个能说‘不’的人,而且当我说了‘不’以后,你‘休想’从我这里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我知道家庭要不受到任何干扰,很难,特别难。但我不认,我为什么能坚持走到今天,因为我有我的原则和理念,而且我坚信我能走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我不相信这条路通不到罗马。”说这话时,她的口气不容置疑。
不涨片酬
也的确不需要花边新闻锦上添花,事实上,海清虽不高产,平均一年一部戏稳扎稳打,口碑与收视双赢夯实了名气,运气之外,她的耐力很大程度上缘于定力。拍《双面胶》时,海清演女一号只拿每集4万元片酬,到《媳妇的美好时代》开拍时翻了三倍,但也远没到女演员的最高价,《媳妇》之后,她表示不打算再涨片酬了。“我不会跟自己说要涨到什么价钱,我不要,片酬太高会没人找你拍戏。因为一部好戏是有预算的,如果你片酬太高,超过它的预算,这个好剧本就会离你而去。我可不想因为钱失去好剧本。”
不想后路
连着四部戏演了四个“媳妇”,“专业户”是做定了,海清周围的朋友都替她捏把汗,担心她再不转型早晚把观众看烦了。“《蜗居》后,很多朋友说,赶紧换路子吧,超不过了。可我还是接了《媳妇》。《媳妇》之后拍了《追捕》,又有很多朋友劝我,不能接谍战戏了,都满大街啦。我说哪怕这戏不播,我也演,因为我喜欢这个角色。”海清并没有夸口从未有过这方面的顾虑与忧心,但至少现在,她会想到成名前的起点以及一步步走红的经历,并从中找到了足以令她安心的东西。她说:“我是一个特别在意演我喜欢的角色的演员,不敢奢望观众一直喜欢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像以前一样,挑我喜欢的角色演。我不怕,是因为我本身就是赤脚的,白来了一双鞋,脱了鞋,还是会走路的。”
“大款”徒弟冯嘉怡谢海清
有记者问海清,碰到那种有点稀里糊涂的对手,你怎么办?着急么?海清说:“帮他呀,因为这个东西出来不是你一个人好就好的,一出戏出来一定是大家好你才好,所有人都弱你好,有什么用呢?就为了证明你好?还是要作品好,整个一部戏整体好才是好。”
海清不是吹牛,至少她帮了一个叫冯嘉怡的演员从只有六场戏的新人到成为男配角。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李若秋是个熟脸,可能叫不出名字,但又觉得时常见到。他叫冯嘉怡,从《双面胶》开始出现在连续六部海清主演的戏中,在《双面胶》里演了个坏医生,《蜗居》里他演的小房地产商陈寺福留给观众的印象最深。冯嘉怡说自己算是海清没行过拜师礼的正牌徒弟。
冯嘉怡14岁就赴澳大利亚读高中,学表演,毕业了在当地找不到戏演,为了生存打零工,也拍点小广告,1996年回国拍了第一部戏,但到现在也没播出,结果还是为了生计他又做起了买卖。直到2006年在《双面胶》里与海清合作,开始一路顺风顺水了。那部戏里他只是一个才有六场戏的小角色,全是跟海清的对手戏,他发觉这个女主角人真好,有求必应,不吝指点,冯嘉怡评价海清,“她不光是个很好的演员,还是个很好的人,所有人和她配戏都感觉特别舒服。像别人跟她说这戏我要这么演,她从来不会说‘你不能这么演’,她都是说‘好,你这么演,那我那么演’。”
拍《媳妇》时,李若秋身份和《蜗居》里的陈寺福类似,海清建议冯嘉怡不要再重复,千万别把这个大款前男友演得很傻很土没一点竞争力。冯嘉怡按海清的意思做了,于是观众看到了一个自负自恋,不把余味放在眼里活灵活现的大款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