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媒体精华 > 正文
徐静蕾:小女子大主义(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13:54 北京青年周刊
徐静蕾:小女子大主义(图)
徐静蕾的小女子大主义

  “我觉得男人跟女人应该是惺惺相惜,谁也不比谁优越,谁也没有必要强调在王府饭店的半岛套房为徐静蕾拍摄封面照片,她穿的服装是PRADA和DIOR提供的2005春夏新款。镜头前,徐静蕾,风姿绰约、万种风情。这绝对是属于镜头前的徐静蕾,生活中的她对自己的穿着打扮绝非如此“大动干戈”。

  “我对男人没有偏见”

  有关《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的话题,我已经是第四次采访徐静蕾了。

  第一次,她刚刚开始《来信》的后期制作,言谈中有些谨慎。她说她十年前就被茨威格的原作感动了,现在依然感动着。不过对作品主题的认知却发生了变化。第二次,《来信》已经审查通过,据说业内人士的反馈很好。这时的徐静蕾也显得轻松许多,她说《来信》才算是她导演的处女作。第三次,徐静蕾凭借《来信》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折桂归来,徐静蕾连称获得这个大奖让她有些意外,大家心里想的目标是“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第四次……似乎该问的都问了。好在,不久前,刚刚看了《来信》。就从大家的反馈和我的观后感说起吧。

  一向“刁钻”的媒体记者们对《来信》的评价是“总体感觉很好,具体好在哪儿似乎说不太清楚。”

  徐静蕾笑了,“这说明影片整体好,因为一部电影是一气呵成的,某些地方特别突出,整体的效果就容易被削弱。”

  我问同行也问自己,对徐静蕾的评价标准是否比较宽松——只因她是一个年轻的美丽的刚刚当导演的女演员,而不是以对大多数导演的要求来衡量。答案却是NO。

  这自然也让徐静蕾欣慰:“我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自信,我做一件事也许不能做得特别好,因为我这个人钻研精神不够,有时会知难而退,耍点小聪明,这是从小我爸爸就批评我的一点。但是我也不太可能做得特别不好,会保证一个中上水平。这部电影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至少还算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当然,我也很清醒。有时放完一场,有朋友问我反响怎么样。我答不知道,因为觉得不好的人未必会跟我说,只有真正觉得好的人才会说。这样显得说好的人似乎比较多。”

  徐静蕾说《来信》讲了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她自言已把爱情讲到极致。我跟许多人都有同样的感觉,《来信》讲故事的方式是那种淡淡的娓娓道来,而非跌宕起伏。对此,徐静蕾有同感:“《来信》不是故事性特别强,像悬疑片的那种电影。它主要表现的是一种情绪和一种心灵对话,不是光靠外在的东西来渲染,它的旁白就像一个死去的人和一个活着的人的心灵对话。”

  徐静蕾自言《来信》拍出了内心深处的感觉。它着意突出的是一个人的命运,讲了一个女人的一生,而不是发生在人生某个时段的故事。”

  之前看过洪晃为该片概括出的一句宣传语——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

  但是,徐静蕾直言这个概括不准确,她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如果一定要按照这个格式,她宁愿改成——女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并连声说:“什么叫男人的一夜,难道对女人就不是一夜吗!”

  这一改,意义竟完全不同,后者显现女人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徐静蕾一直都认为女人能操纵自己的人生。

  旁边的人笑言由此可窥徐静蕾的“大女子主义”倾向。但她马上否定了这种说法,继而申明她是一个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人。

  有一位著名影评人也看出了徐静蕾的此种端倪,说她在电影中有点“挤兑男人”。

  徐静蕾颇有点委屈地表示:“我可没有这个意思。我一直对男人怀着巨大的同情心。”此言一出,采访现场的男士仿佛抓到了把柄,“同情心”就是挤兑男人的“佐证”。反应过来后,徐静蕾也笑了:“我觉得男人跟女人应该是惺惺相惜,谁也不比谁优越,谁也没有必要强调自己的重要性,男人和女人只是在不同的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样阴阳才平衡。我对男人并没有偏见。其实,小说原作中带有一点道德批判的意思,比如说男人的强势和花心。但我在改编过程中有意削弱了这种‘批判’。你不觉得现在一些男人正往儿童化趋势发展吗?你把他们看成小孩,你还觉得他们强势吗?”

  有记者看完影片,质疑姜文的作用,觉得其存在很勉强。

  徐静蕾解释说:“有人说男主角不够漂亮,可是生活中就是这样,你特别喜欢一个人,但是你身边的人会认为不值得,觉得你们不般配。其实,爱情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情感,不是秀给别人看的,一定要郎才女貌。我觉得两个人的情感,对方有没有魅力完全掌握在另外一个人心里。”

  大家看完影片有不同的评价和理解,在徐静蕾看来很正常。

  “每个人的认知都不一样。比如我自己十年前跟十年后看小说原作的感觉就非常不同,那比我大十岁的人可能感觉又不一样。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不同,他在看的时候就会带着自己主观的体会和经验。有的人看了会觉得不值,有的人就会产生共鸣,这都很正常。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电影中类似的情感体验。”

  不可否认,《来信》在主旨上带着徐静蕾的主观色彩。由此,那些跟她个性相似,年龄相仿的人更容易产生共鸣。但徐静蕾并不这样认为,“虽然是同龄人,但有的人可能早熟,有的人晚熟,再加上每个人的经历也不尽相同。要说共鸣,我觉得女主人公比较自尊的情感,不同年龄的女性都有体会。”

  下一页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