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军马,甚是厉害,后主刘禅听罢大惊,只能是急忙派了人宣召孔明入朝。要是往日,这孔明恐怕不等宣召早就趋前而来,此次却不知何故,左请不来、右请不来,直到劳动了皇帝的大驾亲至相府。请看:
使命去了半日,回报:“丞相府下人言,丞相染病不出。”后主转慌;次日,又命黄门侍郎董允、谏议大夫杜琼,去丞相卧榻前,告此大事。董、杜二人到丞相府前,皆不得入。杜琼曰:“先帝托孤于丞相,今主上初登宝位,被曹丕五路兵犯境,军情至急,丞相何故推病不出?”良久,门吏传丞相令,言:“病体稍可,明早出都堂议事。”董、杜二人叹息而回。次日,多官又来丞相府前伺候。从早至晚,又不见出。多官惶惶,只得散去。杜琼入奏后主曰:“请陛下圣驾,亲往丞相府问计。”后主即引多官入宫,启奏皇太后。太后大惊,曰:“丞相何故如此?有负先帝委托之意也!”……
次日,后主车驾亲至相府。门吏见驾到,慌忙拜伏于地而迎。后主问曰:“丞相在何处?”门吏曰:“不知在何处。只有丞相钧旨,教挡住百官,勿得辄入。”后主乃下车步行,独进第三重门,见孔明独倚竹杖,在小池边观鱼。
一向忠诚尽职的诸葛亮,此番为何如此托大?原来,司马懿联合的四路兵马已被他退去,只剩下了孙权一路,且已有退兵之计,只需一人出使,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正想着呢,“陛下何必忧乎”?
好一个“陛下何必忧乎”!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数百年来,有人质疑,有人翻案。比如,有人说写诸葛亮“借东风”近乎巫师,颇可质疑;有人说写曹操太过奸诈,实该翻案。但《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敬业,则无可质疑,难以翻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般的敬业,中外古今,恐怕诸葛亮当推第一。说“诸葛亮是个好主管”,这敬业要算是最有分量的砝码之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