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伊人风采频道服装博览会直播间邀请到著名设计师赵伟国老师,与大家畅谈本次服装服饰博览会的情况,以下是聊天实录:
著名设计师赵伟国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请来了赵伟国老师,请赵老师跟网友问声好。
赵伟国: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请赵老师作下自我介绍。
赵伟国:我叫赵伟国,是个设计师,同时也是个老师,我在设计第一线和教学第一线两头一直从事服装事业,以及服装教育这个工作。自己平时接触了企业,对这个行业、对整个中国的服装业,以及设计师队伍和职业,一直都在这里面摸爬滚打。今天有机会到这里来跟大家聊聊天,感觉是挺开心的事情。
主持人:新浪网的网友都知道每年的服饰博览会,新浪网都会给网友们做一个专题报道,赵老师可以说是专家,我这里有一些疑惑的问题想请教赵老师。
首先作为普通的网友,作为一般的消费者来说,我们不会从专业的角度理解,甚至不知道博览会里面运作的一些详细情况,我们了解的只是每次服饰博览会人是非常非常的多,想了解这些人来这里干什么?
赵伟国:实际上93年是第一届服装博览会,到现在也经历了十多年,我觉得这个博览会是中国所有专业博览会最成功、最热闹的。做了十多年,大家都说做得特别火,所以一到博览会期间,大家就像赶集一样,所有的同行都可以在这个时间有机会见面,同时每一年的服装博览会也是服装这个行业从品牌到企业、到设计,对于大家互相交流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也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从这个平台可以看到这个平台折射出我们国家服装业的走向。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服装业现在究竟面临着什么问题?中国服装业下一步有可能会怎样走,以及这个产业有可能产业链上有一些新的需要出来。因此,我觉得对整个行业来讲这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盛会,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品牌,还是代理商,还是企业的老总,还是商家,还是媒体,都会到这里来,所以我觉得像庙会一样,大家都想过来,都想从一些角度看出一些门道来。虽然是专业博览会,但是对整个行业、整个社会来讲,实际上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聚会,这个对行业来讲所有的厂家都非常重视,有很多厂家每年会花巨资来参加这样一个博览会。这说明无论是从专业,还是从社会,还是从行业,大家对这个博览会非常的重视。
主持人:赵老师,2005年服饰博览会,你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
赵伟国:我可以说我自己的看法,我从第一届一直看到现在,每年都在看,实际上这个博览会从内容到形式也在发生着转型,这个转型实际上标志了这个行业、这个产业需求互动的一种变化,所以它转型。比如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非常重视博览会的闭幕式,为什么重视闭幕式?因为闭幕式有一个很重要的晚会。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博览会就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了,中国参加的厂商都开始注重品牌、品牌形象和内容,这些内容之一是很多企业很希望在这里展示自己的实力,体现自己产品的特点,同时希望通过参加这个博览会招商,招到自己能够为自己销售的一个商家。因此,有很多人通过展览会招到很多的商人,这种模式延续了很多年,大家参与到这里来,觉得在这里有黄金挖。所以这个博览会做得越来越象样,同时每个品牌做得越来越讲究,而且品牌的形象也是越来越有差异化,同时很多的企业为了参加博览会,每年到意大利的Pitti Homme、德国的依格多、美国的Migc Show博览会上参观,目的是把国外的流行潮流、观念、方法搬进来,从发展的角度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痕迹,但是从这个事情本身的进步的角度,我觉得这个博览会平台为我国企业打造形象,来提升品牌起到很大的作用。我觉得这个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但是从去年到今年的博览会又有一些新的状况出现:第一,我们看到很多新面孔,非常多的新面孔,就提出一个问题,老面孔到哪里去了?第二,有了一些老面孔进来,老面孔里的新东西也是一个问题。第三,这个博览会今后可能会朝什么方向走,因为它体现或者反映了这个行业从终端到产品、到品牌,到企业本身运作的一个综合的走向问题。所以,刚才讲很多企业在前期通过招商来发展自己的品牌,这种模式在中国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一直在做这个事情,而且很多企业在这里赚很多钱,有些企业通过这个壮大了,也有一些企业认为这种发展只是代表一种过去,不能代表未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国外的品牌开始瞄准中国的市场,同时我们也通过各种条件了解到国外的整个服装产业的走向原来这种代理是一种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可能是意向性的,这种模式当中代理商的最后的终端的结果是优质的、是劣质的,还是没有效果的,可能在这几年当中都已经得到了验证,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代理商都能赚钱,怎样能赚钱,更依赖于他上游的企业是否有办法让他能够在这个体系当中赚钱,这就变成一个问题。这样一个问题反映出来以后,对企业就开始有要求,如果企业自己没有这样一个模式来帮助他们做消化,这个时候代理商很可能进来的钱就是有去无回,有可能碰巧这个市场需要就赚钱。现在中国大多数的代理商的问题就是没有忠诚度,像这种情况,中国服装业大家都认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种问题我觉得在这次博览会里我们已经看到有很多成熟的企业都在思考这些东西,究竟该怎么做。我个人认为老面孔见的少的原因也是在这个地方。
老面孔有浙江板块的、福建板块的,也有北京板块的。在新面孔里,我们发现有很多企业原来是做加工的,比如原来是做外贸的,他们转进来了,说明中国的制作业也可能发生变化。相对的展览会的相关展览会来看,这两年专业展览会非常火爆,说明更多的企业已经在整合资源方面做很多工作,博览会是一个指南针,是一个温度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像现在的博览会,我相信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服装业、中国的品牌,中国整个的服装产业下面该往哪里走?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国外的品牌开始走本土化的路,跟中国或者跟外资的企业合资进入中国市场,然后生产的本土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种现象,对中国来讲,大军逼近,已经包围了,大家都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
主持人:看样子在服饰博览会里晃悠的人,每个人头脑里都带着很多的问题。这一部分人群肯定是主流人群,但是还有一部分是编外人群,很大一部分人是学生,求职者,你作为老师,你觉得对他们参加这次博览会,他们肯定希望在这里找到一个职位的定位,你对他们这部分人有什么告知?
赵伟国:这个博览会是行业最重要的一个博览会,这个活动我要求我的学生只要你经济有许可,一定要来看看,为什么来看呢?因为行业的东西,你对这个行业的认识是一个过程,你不可能今天看一眼,所有的行业都知道,这个过程需要积累,如果所有的活动都去看了,你对这个行业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这是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所有的学生参加到服装学设计的行业里来,都梦想成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师,就是成为一个大师,通过这种博览会,他可以清楚地知道他的生存的价值在哪里,被企业认同的价值在哪里?可能跟他理想中的东西有距离,又有可能是他想要的。
实际上一个成功的设计师他做得东西跟品牌的东西是要呼应的,就是设计师像一个厨师一样,你是一个川菜的厨师未必就是一个很好的粤菜厨师,他应该找到哪些牌子是我喜欢的,哪些是我能做的,这样他们会找到一个大致的方向。做服装设计不仅仅是款式的问题,它跟面料有关系。如果他观察到一个细节,他会摸摸面料,他同样会思考为什么这个面料100多,而那个面料是80多,他会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令爱,中国的服装教育跟服装业的关系基本上是脱节的,这种脱节反映在教学里面,学生出来以后有很多转行,为什么转行?是因为他无法适应这种需要,同时这个行业又需要大量的设计师,这里好象变成一个悖论的东西,一方面又需要一方面又找不到人。这说明我们很多资源没有理顺,像这种博览会我觉得学生应该多看看,看了以后,跟设计相关的还有品牌,他会思考很多问题,这都是课堂里学不到的。另外通过这个可以看到同类的牌子、不同类的牌子之间的关系,他对品牌宏观的东西就会多一些认识,也有一些人带着自己的简历到这里来找企业就会很容易找,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你带着东西来,我跑到这里来看,比如对某一个牌子很感兴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博览会是一个综合体,比如百货公司的老总、百货公司的部门经理他们都会来这里看,这是一个很大的平台,来参与的人可以说是各行各业,相关的行业都会来,都可以找到很多他需要的东西。这个博览会里面包含的东西非常多,你怎样把这种东西一层一层剥开,可能也是他很自然会做到的,博览会做了这么多年,到去年为止,分成男装博览会、女装博览会,也是需求的变化,这些东西都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关系的考验来考虑怎么来做更合理,这可能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谢谢赵老师,我们这次聊天就到此结束了,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