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韩湘景
12月5日,首届中国女性消费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妇女杂志社和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联合主办,欧莱雅中国、伊利实业集团、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社协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妇女儿童消费安全问题及对策”。以下是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韩湘景在论坛上的发言实录:
我国妇女儿童消费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妇女儿童近8亿之众。妇女儿童作为消费主体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是拉动内需的强力人群;另一方面,妇女儿童往往成为某些假冒伪劣、有毒有害不安全商品的直接受害者,是国家和社会必须特别关注和保护的弱势群体。
本报告从分析我国妇女儿童市场的发展态势入手,揭示妇女儿童消费领域种种不安全现状,提出遏制消费不安全因素滋长,实现全民安全消费的若干对策。
一、我国妇女儿童消费市场的发展态势及社会效应
我国妇女儿童消费呈现四大走势:
(一)消费品种趋增、消费层次递进。妇女儿童消费品的品种变化日新月异、目不暇接,消费形态已由物质消费品为主,向物质消费品和金融、保险、证券类投资品,以及文化、教育、精神等非物质消费品并存的格局。它标志着我国妇女儿童的消费层次已经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替进。
(二)消费更新加快,生命周期缩短。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妇儿消费品的更新速度和更新周期在加快。我国妇儿消费品更新期提速,催动着我国妇女儿童消费结构的变化,使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之间的构成,发生偏向于后两者比例增大的趋向。
(三)消费方式时尚新潮,趋向健康、文明、现代。消费方式方面出现了四大变化:一是劳务服务型的消费方式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在逐步增加;二是增强内在素质的消费方式受到重视;三是服饰、化妆、健身、美容等自身消费方面,趋向于选择时尚与健康相统一,新颖与节俭相统一的消费方式;四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消费,紧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
(四)消费行为个性化,注重消费品位档次。品牌消费已成为妇儿消费的一大亮点。妇女在穿、用、化妆品、保健品等消费品的选择上,注重是否有利于个人养颜、养身和健美,能否展示出自己的气质和个性,因而更注重于选择自己惯用和钟意的品牌。
上述发展态势,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反映,同时,它又作为经济现象反过来对相关系统产生作用,发生影响,形成互动的社会效应。
第一、直接效应:拉动内需。按一般规律,居民消费每增长1%,即可拉动GDP上涨0.87%。如果国内消费支撑乏力,那么,投资驱动型增长将不可避免地会招致产能闲置、产品积压、效益下降等问题。为了防止国民经济出现上述情况,政府必须实行鼓励、扩大内需的政策。据统计,美容化妆品行业,每年创造的GDP高达850亿之巨;全国保健品市场年销售额可达500亿元,全国家庭装饰年消费能力高达2000—3000亿元,且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食品行业也是一个巨大而广阔的市场空间。总之,“三品一装”即化妆品、保健品、食品和家庭装饰对内需的拉动贡献是不可忽视、必须重视的。
第二、带动效应:发展产业。近十年发展起来的美容业是消费催生产业的一个典型案例。美容服务消费,带动美容化妆品、化学辅料、美容器具的加工生产,带动美容科研、商贸销售、物流配送,还带动着美容、化妆品展览展销、美容专业媒体、信息咨询等服务业,还带动着美容人才教育培训的发展。
第三、拓展效应:创新文化。其一,妇儿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们的更新与创新,实质是对我国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其二,妇儿的文化消费无论从内容到门类,都在发生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创新着文化的传播和存在形态。其三,妇儿文化消费在更新消费形式的同时,也更新着人们的审美情趣。
第四、连环效应:变更理念。消费方式、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势必引发思想观念的变化。变化或不变的理念,都会反过来作用于消费领域,影响着新一轮消费决策和消费行为,构成消费与理念之间的连环互动。
二、我国妇女儿童消费品的安全问题
消费安全,是指生产、经营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对消费者无伤害并得到技术确认和消费者认同的事实。消费安全或消费品安全不仅关系到百姓生命安危,而且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消费安全要具备三个基本构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所提供的消费品必须是安全的;二是这种安全必须得到第三方即社会权威监督与鉴定部门的技术认定,因而是可靠的;三是消费者自身对消费过程的安全可靠的认定,因而是可信的。所以,消费安全是消费品供给者、监督者和消费者共同对消费品的安全、可靠、可信的一致性确认。消费安全或消费品安全问题具有四个特征,即空间的广泛性、时间的不定性、危害的严重性和传导的扩散性。从空间讲,消费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涵盖全部消费人群,涉及衣食住行用各个领域;从时间讲,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出现消费危害,产生消费纠纷;从危害程度讲,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甚至伤残死亡;从张力强度讲,其危害和矛盾容易由消费群体传导到社会系统,处理不当,还有可能引发群访和治安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的任务,这是我党在新时期的一项历史使命。和谐社会“安”为首。安定、安全、安宁、安康、安稳才能和谐。消费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方面,是社会安定、安稳、安宁,人民安康、安居的基本前提。没有安全安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也做不成。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从履行建立和谐社会的使命出发,深刻地认识消费安全问题。它决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更不是简单的消费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政治问题。
人们对消费安全问题的重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初识阶段。国外“疯牛病”、禽流感的相继发生,使人们开始警觉,但对其他有害商品缺乏认识;二是惶恐阶段。从毒奶粉被揭开始,消费不安全由食品类扩大到用品类,在消费者中引起“不知吃什么好、用什么好”的忧虑和愤懣,一度产生消费恐惧。三是理性阶段。消费者也逐渐能够冷静、理智地对待这一问题,增强了选择绿色、环保、无害商品的自觉性,并努力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谈谈妇女儿童的消费安全问题。
(一)妇女儿童食品安全问题。1996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定义为:对食品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我国的食品安全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和社会应拥有的食物数量保障;二是指食品卫生,即防止食品消费中有害有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指的是食品的质量问题。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的质量问题。食品质量则关系到每个消费者的生命,是每一个消费者关心的头等大事。
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我国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达8%左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约7%,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
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查结果显示,从2003年—2004年,经对婴幼儿配方乳奶粉、糖果、休闲小食品、果冻、饼干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3.9%、90%、96.7%、89.7%和91.8%。经对今年6月份以前各地检查结果分析,儿童食品存在以下问题:1、儿童配方乳粉中的“碘”超标,儿童配方米粉中的维生素和碘不足;2、微生物超标,超标使用添加济,营养成份不合格;3、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超标;4、膨化食品色素量上升;5、过量使用防腐剂;6、洋快餐又曝薯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是警告含量的75倍;7、饮料中的添加剂超标。
(二)化妆品安全问题。
主要是:1、染发、增白、祛斑等化妆品中醋酸铅、砷、汞含量超标;2、走私水货化妆品未经商检、卫检,无检验检疫证书和CIQ标识,无质量保证,有的甚至是过期产品;3、假冒的劣质化妆品坑害消费者,一些劣质化妆品贴上国外、境外化妆品商标,冒充进口品牌;4、试用化妆品的潜伏危害;5、除皱“肉毒素”的过量使用或注射部位失准,导致出现复视、吞咽、呼吸困难,甚至生命危及生命。
(三)保健品安全问题。
我国市场上的保健品种种类繁多,质量各异,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有不少保健品利用广告宣传放大其功效,使其具有药品功能,达到某种疗效,治愈某种疾病等等,对消费者的蓄意欺诈。其次,假冒保健品泛滥。据中国保健协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25家保健品生产企业的2951种产品中,有767种是假冒产品,占25.99%;假冒保健品超过一百个的省区有9个,其中以内蒙、安徽、河南为最;北京也有97家企业生产假冒保健品。三是有害物质超过规定限量,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不久前卫生部公布了7种调节血糖类保健品,因含有化学药品而限其停止生产销售。
(四)家庭装修安全问题。据新近的一次质量月活动表明,进行过家居装修的70%以上的家庭,都出现过装修质量问题。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环保委员会公布,今年8至10月在对352间孕妇卧室进行的甲醛释放浓度检测中,有314间超标,占被测总数的89.2%,最高的超标9倍,检测平均值也比国家标准高出一倍半。在北京市新婚住房内甲醛污染调查中,甲醛超标率达到58%,最高值比国家标准超出近3倍。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因而对他们的危害就会更大。当居室甲醛含量达到每平方米30mg时,可立即致人死亡。据医学统计,我国每年新增4万多名白血病患者,其中40%是儿童,并以2-7岁的居多。在患白血病的儿童中,有90%的家庭进行过装修,装修所造成的室内污染,苯和其他有害气体是儿童白血病发病的重要诱因。
上述四个方面的消费不安全问题表明,消费不安全问题,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时候!
三、构建消费安全保障体系的若干对策
面对消费品种种不安全问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社会组织大力支持,形成高压态势,加强检查监督,加大惩戒力度,基本抑制了消费不安全问题频发的势头。但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重迭期,市场秩序还不规范,利益驱动导致一些企业丧失职业道德,唯利是图诱使他们生产一些有可能危害消费者的产品,尤其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家装材料等。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首先必须确保他们的消费安全。为此,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着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构建消费安全保障体系。
(一)加大整治,重在源头。抓消费安全问题,要从企业生产这个源头抓起。一路是堵住“黑”源头。查处那些无照生产、无资格许可的地下工厂、地下商店进行不安全消费品的生产销售;二路是疏理主源头。对已发许可证,具有生产经营资格的合法企业,要从原料购进,到库存状况、原材料进出记录以及生产过程的投料情况进行查实,从而发现不安全因素的来龙去脉,掌控处罚的主动权。第三路是开辟新源头。倡导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
(二)加强法制,重在执法。要把法律规定落实到每个企业,关键还在执法。执法效果又取决于执法队伍素质。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确保各项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健康的法律有效实施的关键。建议执法队伍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步,对现有执法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水平;第二步,实行消费安全执法人员专职化;第三步,在执法队伍整合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内设立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或办公室。
(三)加强监督,重在公开。消费品安全涉及广大国民,因而必须赋予大众监督权、知情权和话语权,扩大公众参与。对政府监督的内容是其执法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公正性;对企业的监督是它生产经营是否违法违规,查处后是否改过等。媒体是公众监督的有效途径。媒体是维护消费者安全消费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自身捕捉敏锐,受众广泛,信息快捷的优势,加强对不安全产品的调查曝光,使之成为过街老鼠;加大对放心产品、放心企业的宣传力度,帮其扩大品牌效应,发挥各类媒体在构建安全消费体系中的监督保障作用。
(四)加强诚信,重在自律。诚信是社会公共道德的内核。构建消费安全保障体系,拟从三个层面加强诚信制度建设。从生产经营层面讲,企业自律一要把不生产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产品列为诚信之首,纳入企业制度规范,作为企业领导和职工共同遵守的起码的商业规则,确立诚信为本,诚信出效益的理念。二要把不生产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产品作为企业品牌建设的内容,进而纳入企业文化内存。品牌战略和企业文化的结合,就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三要把不生产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产品作为企业员工教育的内容。向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是每个员工的社会责任,也是每个员工的价值取向。其次,从行业管理层面讲,行业自律要在企业自律的基础上,把消费安全作为诚信制度的基本要求,纳入行业管理的制度规范,提高行业道德水平。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失信企业及时给予惩戒。再次,从媒体层面讲,媒体自律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拒绝虚假广告,不登不实信息,揭露假冒伪劣,鞭笞不安全产品,维护消费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
(五)加强宣教,重在基层。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意识和自护能力,提高消费者素质,是构建消费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工作。对消费安全知识进行面上的一般性宣传是必要的,但更多地要重心下移,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鼓励厂家商家深入社区,与用户建立良好的经常沟通机制。基层社区的女性应是消费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是她们了解有关的消费品安全知识,认识消费品不安全的危害,掌握消费品安全使用及鉴别识别方法,以及遭遇消费品危害后的投诉、处置办法,以利于增强基层社区女性的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提高她们进行科学、健康、合理消费的素质,就显得十分必要。
必须指出,构建消费安全保障体系是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对构建中国的消费安全保障体系充满了信心,并愿为此目标的实现做出不懈努力。
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是经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全国妇联主管、中国妇女杂志社主办的民间组织,其宗旨是为女性消费者服务,为女性消费品生产者服务;主要任务是通过培训、年会、会展、信息服务等手段,宣传消费理论政策,指导女性科学、健康、安全消费。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在广大女性消费者与商品生产厂家、商家之间搭建联通之桥,增强相互理解和支持;在消费经济理论工作者与女性消费领域之间搭建信息之桥,加强有关调查研究;在女性消费者和有关行业协会之间搭建信任之桥,加大沟通配合协作;在女性消费者与广大媒体之间,搭建友谊之桥,提高信息共享与覆盖。大家携手同心,共同促进我国女性消费市场的有序规范运行,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