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正文
生命论坛主题报告:以生命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人格(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11:22 新浪伊人风采

  2005年12月22日,“2005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正式召开,此活动是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并得到了教育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中国关工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论坛是培育青少年“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的积极人生态度的教育宣传活动,召开这个论坛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以下为翁铁慧做的题为《以生命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人格》的主题报告:

  一、深刻理解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日益发展,文化日益多元,观念日益开放,资源日益丰富,极大地改善了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也为他们的身心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形势下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烦恼

  一是身心发展不平衡。

  二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价值认识模糊。

  三是应对竞争压力的心理素质不强。

  四是“代际差异”日益加大。

  五是消极亚文化和网络虚拟生活的负面影响。

  (二)新形势下青少年学生生命教育的缺位

  从教学内容看:一是缺乏系统构架。二是知识教育与培养健康人格缺乏有机衔接。

  从教学安排看,一是各学段之间生命教育有重复和错位。二是相关课时得不到保证和落实。

  从教学方法看:一是学生缺乏体验。二是对学生生存能力的训练。

  从教师的观念和能力看,一是在观念上。二是在能力上。



《以生命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人格》报告人翁铁慧

  二、整体规划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框架体系

  上海将生命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整体构建十二年一贯的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科学体系,正式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确立了开展生命教育的基本思路、工作理念和内容体系。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思路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三个“着眼于”。即:着眼于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

  (二)生命教育的工作理念

  为进一步推动生命教育,上海初步形成了两个“注重”、两个“突出”的工作理念。

  两个“注重”就是指注重潜移默化、注重全方位教育。

  两个“突出”就是指突出学科作用、突出学生体验。

  (三)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要通过深入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体来说,要处理“四种关系”、注重“四个阶段”、遵循“四个结合”、坚持全面渗透、强调合力育人,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处理“四种关系”。

  ——注重“四个阶段”。

  ——遵循“四个结合”。

  ——坚持全面渗透。

  ——强调合力育人。

  三、扎实推进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

  《纲要》下发后,上海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狠抓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

  二是注重评价导向。

  三是完善保障机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