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金”计较者语录
1.我们是一半奢侈一半节俭的“两栖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领域运用不同的消费预算。
2.我们不是斤斤计较,我们只是简单务实,合理配置。
3.只有简单的生活才是可持续的人生。
案例四:高校附近好乘凉
Lizzy 女 23岁 某台资企业行政秘书 月薪:3000元左右
Lizzy白净文气的样子还像个大三学生妹,工作在五角场的她在复旦大学附近住,房子是和同事合租的,一室一厅简单装修,月租每人625块。Lizzy不仅赞同房租支出不能超过月收入1/3的大众说法,而且严格将每个月水电煤开销严格控制在70块左右。
Lizzy和室友兼同事都是大学刚毕业、收入不高的外地女孩,两个人租房子就看中了它和复旦校园一墙之隔,可以近水楼台享受学生消费。两人搬进房子的第一天,便坐在行李卷上板着手指头算——先是电费:除了数伏和数九天,其余的300多天坚决把空调当成“装饰品”。房东不给提供冰箱真是“善解人意”,两个耗电巨头不用担心,电费只要50多块就行。至于洗澡,Lizzy眨眨眼睛说:“隔壁大学里不是有公共浴室吗?听说一次一块钱不限时哦!我有老乡在复旦读书,借张学生证就能买到浴票啦!”午饭公司提供统一盒饭,晚上两人决定既不自己下厨“买?烧”,也不去既不经济又不实惠的快餐店,而是到大学食堂去蹭学生饭!还是用借来的学生证办张饭卡,平均每餐5块不到。这样一个月只是烧烧水洗洗衣服,水费和煤气费加在一块儿才50多块。偶尔两人还会到复旦校园里去打打羽毛球、跑跑步,这种临大学生活,真是省了银子又养了身,一举两得。
至于电话,两个人基本上都是用手机发短信和朋友联系,基本上不用家里的固定电话煲粥。再加上物业费闭路电视费等等平摊下来,每个月每人就拿出不到80块来支付。很多同事听了这个数字都惊讶地戏称她俩为现代版的“葛朗台”,Lizzy也打趣道,自己其实是个适合做财务总监的人才。
点评:
省钱成果:生活基本开销低于工资1/3
省钱指数:¥¥¥
操作指数:¥¥1/2
“功夫不负精明人”,房租+费用一共700块的支出对于Lizzy3000多块的收入来说是没有问题的。Lizzy的现身说法告诉我们——生活时多在细节上用心,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开支,让自己不至于老是站在“月光族”的行列里。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像Lizzy那么幸运,可以租到背靠高校又离公司不远的房子,很多白领们都是典型的“沿线一族”,为了上下班乘地铁方便,不得不向不菲的房租低头。而这个时候,怎样在日常费用开销上省钱,就值得认真考量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