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瞧雪
一个诗人
在他没有成为诗人的春天
一个乡村女子便作了他的妻子
......
一个诗人在无声地捕捉着
一个不懂诗的妻子在无言地耕耘着
一个诗魂在站立
诗是他俩共同的儿子呵
这首名为《诗人和妻子》的诗,出自吉林省作家协会理事、长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杨子忱的笔下。他自195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诗歌3000多首,出版了纪实文学及长篇小说《纪晓岚全传》、《王尔烈全传》等50多部专著,累计1000多万字,全国各地收入他作品的选本有100多种,先后有40多件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这位60岁的老作家写过洋洋万言,最使他贴近心窝的就是这首《诗人和妻子》,这是他从滚烫的内心深处表达出来的对妻子曲显珍的情感。
漫漫生活路,改变着他,也在改变着她。他和她由陌生到感恩,由感恩到至亲至爱,走过了50个春秋。
1956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正在德惠师范学校读书的杨子忱接到父亲口信就回到家乡九台县三台乡小南沟屯。一进家门,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回来了,家里马上为你办喜事。”霎时,杨子忱的心抖了一下。他看一眼四壁如野的茅草屋,看一眼话落如山的父亲,认了。向往再高,在这个空空的泥草窝里也很难实现。他摸摸腰包,腰包里藏着他的第一笔稿费,总计7元钱,本来是想孝敬父母的, 没想到父亲逼着他成亲了。他把7元钱分成两份, 一份交给父母,另一份送给未婚妻,未婚妻用这笔钱买了红头盖。
那个年代穷人家结婚并不热闹。听说勤劳稳重的姑娘曲显珍要和有学问的杨子忱结婚了,村民们层层围住了杨家两间泥堆的草房,想看看他们怎样举行婚礼。这一天,曲显珍很兴奋,而杨子忱的脸上没有笑容,那年他18岁,妻子21岁。他曾想有一个诗一般的家庭,诗一般的妻子,他想过着诗一般的生活,这个梦破碎了,由父母包办,他找了一个连自己姓名都不认识的妻子。泪水在他眼里噙着,强忍住这难熬的一刻,和妻子拜堂成亲。
新婚第二天,杨子忱就离开家去学校读书,他想一走了之。此时的杨子忱已经开始在吉林日报、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等文章,他的心钻进文学的殿堂,很快忘记了家中那位和自己不相称的妻子。曲显珍在家里务农,孝敬公婆,只觉得丈夫是文化人,尽管不回家,她也很骄傲。
第二年秋天,枫叶落了的时候,杨子忱回来了。一场反右斗争把他卷进时代的旋窝,他的出路只有回乡务农。回到家,他对妻子说:“你在家为我父母吃了许多苦,我很感激你,可我要去北大荒,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你再找个好人家吧。”曲显珍听了没有流泪,她想挽留丈夫,但她没有绵绵细语,只说出一句话:“天没有总阴的时候。”一句重千斤,杨子忱觉得有道理,他眼望窗外独自遐想:天是会晴的,不走了。他很委屈地和妻子生活在一起,他当上了养路工,每天去修道,在没有尽头的大道上一边劳动一边酝酿创作思路。每当夜晚,家中的一盏油灯旁坐着两个人,丈夫写书稿,妻子纳鞋底,常常是到深更半夜,丈夫思索着一个个浪漫的故事,妻子向往着过上富裕生活。一晃三年过去,两个女儿相继出生了,但两口子的话说得还不到一箩筐。
小南沟屯四面环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那是在秋天的一个早晨,杨子忱睁开睡眼就提起了笔,妻子做好饭就上了山,她要去山里采蘑菇。在山里,那熟了的松籽和榛子吸引着曲显珍。采一把松籽,她觉得给丈夫贪黑时吃正合适;采一把榛籽,她又觉得是丈夫休闲时的好食物。她高高兴兴地背回来了,小心翼翼地把它炒熟,又悄悄地放在小口袋里,每天晚上拿出一小把,放在丈夫的桌边。丈夫问她:“不是去采蘑菇吗?为什么要采松籽?”妻子毫不掩饰地回答说:“留着你划道时吃呀。”妻子把写字说成是划道,杨子忱觉得很可笑,他寻问她上山采集时的情景,他顺着她的经历写出了《采松籽》一诗,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他在诗中写的是松籽,却把妻子捧回松籽时的情感写进了诗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