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一提到“美”,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的影像,仍是小时候第一次由妈妈带去看芭蕾舞时,那些舞台上的画面——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们穿着飘逸的白色纱裙,周身闪烁着耀目的光芒,在描绘着华丽画面的布景前,以足尖点地,跳跃、旋转着……看起来那么轻盈、优雅……“我想靠近她们,成为她们中的一个!”喜欢追逐美丽的事物,喜欢和美丽的人在一起,这种心情,大概就是我走上芭蕾之路的契机。
我始终觉得,和美丽的人在一起,自己会越来越美,这就如同在好的泥土里吸取养分一样。当然,幼小的时候我并没有这么理性的想法,只是单纯的喜欢去接近美丽的人。记得我还是个学民族舞的小姑娘时,有一天从北京舞蹈学院派来了几个年轻的实习老师,他们都是白族人,有很好的皮肤和漂亮的五官,每一个都长的又高又瘦,并且永远打扮的时髦好看,男老师留着长发,女老师涂着艳丽的指甲,衣着也不一般,我那时并不懂什么款式和颜色的搭配,只觉得从没见过看上去这么醒目又顺眼的人,总想跟着他们,离的近些好多看两眼。于是很自然的,我成了和他们接触最多的学生,除了学习舞蹈之外,课余也总和他们一起玩,我甚至还尝试着涂了女老师的口红和指甲油。不久,老师们完成实习回去了,而小小的我,则从此养成了注意仪表、在任何时候都不忽视发型和穿着,并且爱收集口红、指甲油等东西的习惯。如果小时候看芭蕾舞是一次对美的启蒙,那么和白族舞蹈老师相处的时光,则让我理解了接近美、变美是怎样一回事。
每一个人美丽的理由,如果天生丽质占五成,那么还有三五成,我宁愿说那是一种气场,这个气场可以完全是内在散发出的气息,也可以由化妆、发型、衣着和举手投足的姿态、生活的习惯来体现。而说实话,我觉得普普通通的人,能用内在散发的气质去凸显美丽,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用化妆、发型、衣着和身体姿态来为我们说话,用这些东西来表现我们的自信、我们对品味的理解,特别是对美的态度。
你所看到的美丽的人,对待美一定都有很好的态度,这种态度可能表现在她为自己精心描绘的眉形上,表现在她梳的一丝不苟的头发上,她白细的勤于保养的双手上,或者在举手投足的优雅上(很多漂亮的姿态都是在自律和训练下才能形成的。)不要小看美人,总认为他们只是天生长的好罢了,你可见过一个回头率非常高的美女,是头发蓬乱,面容模糊,样子邋遢的吗?美丽的人,总是比其他人更尊重也更珍惜美,无论是对自身的条件,还是对可以拥有,可以享受到的一切。
很多女孩子,不喜欢和漂亮美丽的人太接近,她们觉得自己本来就平凡,如果和耀眼的人在一起,就更加象陪衬一样无法引人注目了,也有的女孩会说出:“她只会打扮。”或者“漂亮的人都不聪明”,这样的话来。其实,当你这么认为或这么说的时候,对于那个美丽的人一点影响都没有,倒是意味着你作为一个女孩子,自己放弃了“打扮”和“漂亮”的权利,因为你已经否定它们了,是你对于美的成见,使你自己漂亮不起来。
今天的我,站在了梦想的舞台上,作为一个芭蕾舞者,保持在任何时候都美丽,就如同是我的天职一样。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但当我意识到所有的训练、学习、修养包括控制体重,都是为了实现美丽,一切就都显得值得又理所应当。生活中的女人,当然不必象舞者一样辛苦的要求自己,但我仍能看到很多美丽的女性,她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一丝不苟的,精心塑造出美丽的形态,赏心悦目,悦己悦人,她们有一种自觉——美丽是每一个女人的天职与权利。请多和这样有着美丽自觉的人在一起,并被她们感染吧!能比男人花更多时间,更多精力,理所应当的爱惜、雕琢自己,不断让自己变得更美,不正是女人幸福的一部分吗?
舞蹈家的欣赏课:《胡桃夹子》——花之圆舞曲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 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 一方面是由于它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
《胡桃夹子》剧本是根据德国名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改编的,剧情大致为: 圣诞节, 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 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胡桃夹子》是典型的柴可夫斯基后期作品,精巧地使用弦乐,是作品的背景光彩闪耀,而且展现出一般乐曲少见的逼真写实,尤其在《雪花圆舞曲》中的童声, 和第一幕其他乐曲中的儿童乐器。为传统乐器所谱写的音乐,也是创意十足,尤其是第二幕的插曲,以西班牙舞代表巧克力,以阿拉伯舞代表咖啡,中国舞代表茶; 但全曲最美妙之处仍在《糖梅仙子之舞》中钢片琴独奏,依照剧本的描写,迷人地暗示出水滴“从喷泉中溅出”。
首演于1892 年3 月19 日在圣彼得堡举行,之前九个月,柴可夫斯基就从全曲中一套组曲,让《胡桃夹子》中最具特色的曲子广受欢迎。组曲是以序曲开始,然后是第一幕的进行曲和第二幕双人舞的《糖果仙子之舞》。接下来是第二幕,插曲中的四首曲子: 俄罗斯舞、阿拉伯舞、中国舞、芦笛舞(Mirlitons ),压轴的是第二幕的《花之圆舞曲》,也是柴可夫斯基最知名的圆舞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