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女性 > 情感爱恋 > 正文

北大教授陈晓明:霍尔顿不值得青年人仿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8日18:56   新浪读书

    《麦田里的守望者》 的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27日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新浪读书频道就此独家连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明。陈晓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其著作有《文本的审美结构》、《文学超越》、《后现代的间隙》、《表意的焦虑》等十多部。

  陈晓明是在80年代后期、自己快接近而立之年才开始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彼时早已脱离愣头“愤青”年纪的他,更多地是自文学鉴赏层面来研究塞林格及其作品。

  站在纯文学的角度,陈晓明很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及与其风格一脉相承的《北回归线》、《在路上》等非典型现代主义作品。之所以这样界定它们,是因为现代主义强调的是虚无、荒诞和抽象。而《麦田里的守望者》等侧重的却为个体直接、自我的人生体验,多私人情绪的宣泄。

  对于外界普遍认为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对中国80年代的年轻人影响最大,陈晓明说出了他的异见:80年代社会流行的是学术话语、观念的解放,所以尼采、弗洛伊德、萨特等人更受当时大学生的欢迎。而《麦田里的守望者》感召的是行动上对社会的反抗和愤怒,这恰好不契合80年代年轻一族的精神状态——当时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理想,每日活得朝气蓬勃。“所以我觉得《麦田里的守望者》更适合80后、90后阅读,这两代人的成长背景让他们在青春期更叛逆,能与霍尔顿找到更多的共鸣。”

  “但不可否认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对中国80年代的文坛影响很大。”陈晓明说。他指出,像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等作品受塞林格的启发痕迹就十分明显。

  陈晓明将塞林格自《麦田里的守望者》后就没有名作面世的原因归结为其“持久的虚构创造力”的枯竭。“《麦田里的守望者》属于青春写作,写的是一种青春期反主流的情绪,是年轻人的普遍情绪。”陈晓明猜想塞林格更多地是根据自身经历写就这部名作的,“但一个作家要想源源不断地写出好作品,需要有一种持久的虚构能力,而不能单纯依赖个人直接的体验。”

  《麦田里的守望者》到目前为止销售超过六千万册。对由塞林格的逝世可能引发的新一轮阅读热,陈晓明说:“现在的青年读者越来越成熟,日益具备自己的分辨力,迟早会与社会构成一种正面积极的联系。将《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来领略即可,对阅读经验造成冲击,但不值得仿效里面主人公霍尔顿与社会疏离的所作所为。”(文/邱琪)

手机访问女性频道,潮流、情感、八卦随时随地一网打尽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