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近日,备受关注的张艺谋新片《金陵十三钗》在北京首次揭开面纱。这部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影片于2011年1月10日左右来宁拍摄。
制片人张伟平称投资6亿人民币,而票房预期是10亿。张艺谋坦言,《金陵十三钗》起用美国好莱坞大牌男星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男一号约翰,不惜巨资请世界顶级团队打造战争场面,不仅仅是要向世界介绍1937年冬天南京发生了什么,更要向世界展示南京人,乃至中华民族的反抗和不屈。
这个故事讲的是——1937年冬天曾有这样一群“南京人”
《金陵十三钗》根据严歌苓的小说《金陵》改编拍摄。
1937年冬天的南京,几个神职人员、一群唱诗班的大家闺秀、13个逃避战火的秦淮河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伤兵,共同藏身在一座洋教堂躲避战火。年轻的女学生们担惊受怕,却又始终鄙夷甚至仇视同样心惊胆战的妓女们。在短暂的安宁中,妓女们和伤兵们之间似乎隐约产生了爱情,原本愁云密布的教堂里似乎因此有了些生气和欢乐。
最终,这个小小的庇护所还是被日寇蛮横地撞开。五个中国军人都被刺刀挑成了筛子眼,身首异处。然而他们惨烈的赴死并没能挽救女人们的命运。几天以后日本兵又一次闯进来要带走全部女学生,就在众人孤立无援的时候,13位风尘女子说:“我们去”。秦淮河的妓女们梳起两根辫子,换上白衣黑裙,打扮成女学生的样子。她们把自己交给了日寇,只是,每个人的衣服里都藏着一把剪刀……
为什么看中这个故事
张艺谋: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崇高的主题
在《金陵十三钗》发布会上,张艺谋称赞这个故事的视角独特,以13个金陵女子为切入点,讲述了一个很崇高的、关于救赎的主题。他本人也从史料中看到这样的记载:日军到难民营去骚扰,去找女人,当时就有风尘女子挺身而出。这些女性的勇敢不屈令人敬佩。尽管相关的记录不多,作家严歌苓把它变成了一个小说。
张艺谋说:“它从一个很独特的女性的角度去讲了人道主义的主题,我觉得非常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很吸引我。这决定了《金陵十三钗》会跟以往所有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都不一样。”
这个故事发生在南京,所以———
演员要学习当时南京女性所有生活细节
《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因此张艺谋特邀南京晨报记者第一个提问。
影片南京元素浓厚,南京话对白很多 。
晨报记者:我想南京人最为关心的是,您这次会用什么样的手法、什么样的元素表现1937年的南京。听说小演员们一旦进了培训班之后,都必须暂时忘记普通话,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必须是带有南京口音的。
张艺谋:确实有两个演员的培训班在进行当中,一个是培训小演员,一个是培训大一点的演员。差不多有30到40人,培训的内容包括南京话,“而且我可以告诉你,影片中南京方言对白的比例比较高,会比以往任何一部反映大屠杀题材的影片都要高。”
晨报记者:除了语言之外,培训的内容还有其他吗?
张艺谋:不只。《金陵十三钗》的女演员基本上都是新人。为了寻找这些演员,剧组大费周折,从2007年就开始到处物色人选,总共花了几年的时间。
培训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演员彻底回到1937年。比如要扮演上世纪30年代的女性,女演员必须学会穿旗袍,习惯穿旗袍。所有的演员要会穿、会走、会跳,所有表现出来的情绪都是要穿着旗袍来完成的。为了让女演员们身上的旗袍更合身更别致,更像1937年南京女性中流行的款式,我们特别邀请了著名设计师张叔平担纲设计。
除了旗袍,当时南京女性其他生活细节都要学,比如化妆、穿丝袜等等,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都要能有当时的味道。我们聘请了好几位80多岁、对当年生活有体会的老人,给一些专家演员上课,言传身教。
晨报记者:这一切都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1937的南京吗?
张艺谋:对,我们要借助这部影片,向世界介绍中国,介绍南京的风土人情。”
“一定要表现南京人的反抗和不屈”
晨报记者:前些日子网上有人曝出《金陵十三钗》在南京附近某地斥巨资重建的影片外景地,从中可见教堂,以及似乎是中华门城楼的高大建筑。可是,当年经历过战火的教堂,现在仍有一些完好地矗立在南京街头,比如圣保罗堂等,为何不直接使用,而要花上千万巨资重建?
张艺谋:这些教堂我们早已悄悄去现场看过,教堂虽然完好,但是位于市中心,且周边也多是后建的高楼大厦,现场拍摄肯定扰民,所以最终决定异地重建外景地。
晨报记者:那为什么要重建城门?不是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教堂吗?
张艺谋:之所以要重建南京的城门,是因为两位编剧严歌苓和刘恒对原著进行了改动,为故事加一条线,浴血抗战的一条线,希望借此表现出南京人、中国人的英勇反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另外,我们花巨资聘请了世界最顶级的烟火道具团队。他们参与的影片有《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007〉《哈利-波特》等等。
这套班子的成员也已经悄悄赴南京看过外景基地,希望能用他们擅长的烟火特效帮助我们重现南京保卫战的残酷,以便让这个故事能更多地被世界观众所了解。特派记者王晟
特别追踪 南京著名白话表演艺术家丁少华负责剧组演员语言关
“十三钗”的培训很有效果
前不久,刚刚挑选出的一批演员,就在南京接受了南京话的培训。记者也联系到了负责培训南京话的老师———南京著名白话表演艺术家丁少华。
谈及《金陵十三钗》,丁少华颇为紧张,在百般纠缠下,他才告诉了记者一些相关情况。丁少华表示,一个多月前,两位《金陵十三钗》的副导演找到了他,请他给挑选出的小演员培训南京话。“大概有30个小演员,其中只有3个男孩,年龄基本都在十三四岁。”丁少华表示,这些孩子基本都是在南京选出来的,有许多都是南京人,有的有一定的南京话基础。“但是,导演要求讲那种多年前比较老的南京土话,而现在除了在江宁、六合一带还有一些老人会说外,已经很少有人能说这样的土话了。”丁少华表示,他多年来一直在说南京白话,一直坚持着,所以说起来还是得心应手。“像什么蛮摆的,阿要辣油啊,是滴哎,麻吉……这些比较日常的用语是培训的重点。”
据悉,这样的培训大约持续了1个月的时间,每天培训2个小时。当记者问及,这样的培训能有效果吗?丁少华表示,效果还可以,最起码让孩子知道在那个年代的日常生活中是怎么样交流的。至于是否有剧本台词,丁少华表示目前还没有。据悉,目前这个前期的培训暂时告一段落,可能在正式开拍的时候,丁少华还要到现场去指导。
不过,据丁少华透露,有关他培训的事情,也曾被外界知晓,所以导演当时比较生气。他表示,因为剧组相当低调,前期活动一直对外保密。记者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