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活新报:安妮宝贝“没兴趣了解小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0日16:46  生活新报

  阅读提示:事实上,安妮宝贝并不“小资”。我觉得很多时候,“小资”的标签是别人强加给她的,以为像她一样生活,就是“小资”。对此,安妮宝贝其实是有几分无奈的:“我至今不知道‘小资’应该代表着一些什么内容。我没有去了解,也没有兴趣去了解。”

生活新报:安妮宝贝“没兴趣了解小资”生活新报:安妮宝贝“没兴趣了解小资”

  如果没有读过安妮宝贝的文字,你都不好意思自称是“小资”。从1998年开始写作并成名于江湖后,至今,安妮宝贝已经写了12年。她属于偶像级写手,每一部都能引起强烈反响。

  2007年9月9日,安妮宝贝推出随笔集《素年锦时》,当时的稿费为200万元;而在今年,安妮宝贝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推出新版《素年锦时》。著名画家何水法应邀为该书配画题字,并收录春、夏、秋、冬四幅妙图。

  过去是现在的铺垫

  其实,很难说清楚安妮宝贝的成名是偶然还是必然。曾为银行职员的她,1998年开始用一台兼容机上网,并开始在网上写作。关注安妮宝贝的人都知道,其成名作《告别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等,以告别、流浪、宿命为题材,文笔艳丽诡异,格调清冷阴郁。特别是《告别薇安》,曾在2000年风行一时,还出现了大量的盗版。

  对于《告别薇安》时期的小说,安妮宝贝说:“现在从文本上看,显得单薄细小,应该是一种写作练习,但它们新鲜锐利,所以得到喜爱。”在她看来“过去是现在的铺垫,现在是未来的铺垫。我们都在前行、成长、蜕变。过去很重要,但过去也只能是过去”。

  安妮宝贝早期的作品,风格受亦舒、村上春树以及马格丽特·杜拉斯等人的影响,在用词、内容、结构方面都有着众多相似之处。而在她看来,自己作品的真正风格是“真诚,具备个人性”。

  安妮宝贝从出道至今,每一本书都能够登上畅销榜。2007年9月9日,随笔集《素年锦时》出版,当时的版税是200万元,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天价。今年,这本书又推出了新版。据悉,销量已经过百万册。不光写书,安妮宝贝还玩摄影。

  在采访中,安妮宝贝也承认:“摄影只是我的一个爱好,我没有任何技术,设备也很粗糙。只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一切。就如同写作,它也是我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

  不知“小资”为何物

  “安妮宝贝”这四个字已经形成了一种品牌。比如说,在安妮宝贝的书中,棉布裙子、旧牛仔裤、球鞋是多次被提及的东西,在其作品受到热烈追捧的同时,这些东西也受到了读者的推崇,甚至可以说是对棉布、牛仔产业产生了影响。

  多年以后,再谈起当初的创作心情,安妮宝贝却似乎和过去保持着一种距离:“我对这些没有注意,完全是凭个人喜好,而且这也是十年前的爱好了,跟现在的我没有什么关系。”

  安妮宝贝,是让众多都市小资为之疯狂和着迷的名字。在很多人看来,她就是那个忧郁、沉默,永远是麻布长裙、光脚穿球鞋的女孩子,代表所有人的另一面。而事实上,这并不能说明安妮宝贝是“小资”。

  我觉得很多时候,“小资”的标签是别人强加给她的,以为像她一样生活,就是“小资”。对此,安妮宝贝其实是有几分无奈的:“我至今不知道‘小资’应该代表着一些什么内容。我没有去了解,也没有兴趣去了解。”

  她曾经在采访中透露,自己住在北京最热闹的酒吧街区,但几乎不去酒吧。只是喜欢把它喧闹沸腾的人声作为一种背景,包括寂静的阳光、明亮的午后以及空旷的凌晨时分。她的家里有很多到处收集来的小东西,瓷器、漆器、中式老家具,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带有异域风格的装饰品,挂满与植物相关的画,尤其是莲花和栀子。当然,她家里的装饰品,又有可能成为“小资”们追逐的对象。

  “孩子需要一个工作的、努力的母亲”

  喜欢旅行的安妮宝贝,几乎每年都会来云南。旅行和写作,是她生命的两大主题。她以手写书信的方式在作品中表达对宗教的亲近。2007年,安妮宝贝在北京某医院产下一女,升级做了母亲,她曾公开表态不谈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情况,但在《素年锦时》的《月棠记》一章里,我们还是读到了一个女子面对婚姻和孩子的选择。

  新报:你与你的读者有些手写信、邮件上的交流,他们是些怎样的人?《素年锦时》、《莲花》和《告别薇安》相比,作品风格明显发生了变化,你的读者群有没有跟着变化?

  安妮:他们有不同的年龄、身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有敏感和矛盾的个性,并且真诚。读者群当然是有变化的,三十以及四十多岁的读者会看《素年锦时》以及《莲花》,但他们不会喜欢《告别薇安》。

  新报:现阶段,你经常读什么书?会不会关心育儿类的书籍?对中国的幼儿图书市场有没有兴趣?

  安妮:看了一些古书,笔记、诗词、游记等等,也阅读了一些专门学科的书籍,比如天文、地理、植物、工艺、宗教,是为新长篇收集资料所用。我看很多类型的书,但很少读小说。一直很喜欢优秀的国外儿童绘本,收藏了许多,自己也做了绘本翻译。这次翻译经历了多次挑选,最终确定的两本,是自己所偏爱的,优美而有力。儿童的世界很美好,我有兴趣。

  新报:你的博客上有张你20岁在家乡的照片,那时候还没开始写作。能否谈谈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

  安妮:我在1998年开始写作小说,但那时候完全是出于自娱自乐,无心之举,所以笔名也十分儿戏。只是不知道为何,一直有很多人看,所以也就一直写了下去。写了12年。

  新报:辞去银行的稳定工作后,你选择北京和上海作为你的居住地。这两个地方吸引你的是什么?你下一站会去哪里?最终希望在哪里定居?

  安妮:年轻的时候我只想到处走走看看,尝试不同的生活。我不知道自己会去哪里,是生活带领着我往前走。

  新报:你说过,感情是一种修行,是阶段性的。从小说《告别薇安》到后来的《莲花》,故事里的爱情从深渊、混沌里逐渐解脱出来,变得清晰、明朗。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样的创作历程,暗合了你的心路?回头看这十几年,你会怎么评价它?

  安妮:我的作品有很强的阶段性,这导致从不同阶段切入阅读的读者,对我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而有些人,则试图一直用一种持久的偏见来打量我。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用写作这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生命一部分的变化和发展。这也是我所要的。

  新报:你曾公开表态不跟外界谈论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情况,但在《素年锦时》的《月棠记》一章里,我们读到了一个女子面对婚姻和孩子的选择。这是孩子的意象第一次出现在你的小说里。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交代?基于什么考虑,决定跟读者交流关于孩子的态度?

  安妮:我怀孕时写了这本书,回顾过往时光,以及说出内心真实而有力的言语,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细节以及片断。这是很好的一个过程。但《月棠记》依旧是一部小说。小说是艺术化的产品,和散文依旧有区别。

  新报:你的几本书里都出现了“父亲”、“母亲”的意象。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自己也当了母亲,能否谈谈你对父爱、母爱的认识过程?

  安妮:血缘的关系很重要。它是我们情感里面最本能的部分。

  新报:你早期的作品里,“死”以爱的名义发生,是一个非常黑暗的主题。但后期的作品里,爱与死都变得安静而明亮。你如何看待死亡与爱的关系?

  安妮:我从这个问题里看到很有意思的一个关联:安静而明亮的东西,一定是从非常黑暗的隧道穿越而来的,它不是单独发生的。

  新报:不管是爱情还是生命本身,在你早期的作品里都有黑暗、阴郁的特质。但当你自省,我们反而看到了透彻与清淡,而不是绝望。如何理解自省在其中的力量?

  安妮:人都是矛盾的,脆弱的,反复的,无解的。如果我们试图面对这一切,保持真诚,并且试图超越自我,那么这已经是非常好的努力了。

  新报:从你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你对宗教的亲近。能否透露一下,你如何看待你信仰的宗教?宗教对你以及你的小说而言,意味着什么?

  安妮:我首先是把宗教当作一种哲学。所以,圣经、佛经我都阅读。里面有深邃的智慧。

  新报:当了妈妈以后,旅行、写作在你生活中占据多大位置?一般会如何度过一天的时间?

  安妮:我没有中断过旅行,现在已经开始写作新长篇。目前这个阶段,我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需要工作,但会有固定时间陪伴孩子。孩子需要一个工作的、努力的母亲,这很重要。

手机访问女性频道,潮流、情感、八卦随时随地一网打尽

分享到:
留言板 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