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许鞍华:老妇聊发少年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9日00:07  大连日报 微博

  阅读提示:众多男性导演撑起的香港影坛,却从始至终都给她留下一块自留地——没人敢、也没人能去涉足这块只属于她的领地——她的名字就是许鞍华。虽然她已经年过六十,却满脑子“后现代主义”。

电影《桃姐》亮相威尼斯首映红毯 许鞍华电影《桃姐》亮相威尼斯首映红毯 许鞍华

  难得一个女导演,却没有女人的温柔劲儿。虽然被人误解为“女权导演”,但她却还是依然故我地一部又一部推出彰显自我的“女性电影”;她生就一副平和的样貌,却脱口而出满腹的铿锵字句;

  众多男性导演撑起的香港影坛,却从始至终都给她留下一块自留地——没人敢、也没人能去涉足这块只属于她的领地——她的名字就是许鞍华。虽然她已经年过六十,却满脑子“后现代主义”。

  许鞍华与小她两岁的斯琴高娃,两位平均年龄近六十的“老女人”,到了一起竟然如此疯狂,横生了不少让人拍案叫绝的妙趣。

  也许,《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是近年来最能体现许鞍华创作个性的作品。如果说《女人四十》展现的是中年女人的生活状态,那《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则描摹了一个行将老年的女人的故事。虽然大众更愿意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周润发的“浮夸”或赵薇(微博)的“粗口”,但是,嬉笑之后是悲凉,人生尽处是沧桑,许鞍华反思历史、正视现实的人文老传统,始终没有丢。她就是这样,再怎么“老妇聊发少年狂”,也不会玩到忘形,终归还是要沉一沉、收一收……

  1990年,许鞍华在她的半自传体影片《客途秋恨》中,把她自己和日籍母亲的经历当成了故事蓝本。正如这部影片所回顾的那些异地他乡的漂泊人生,生于辽宁鞍山的许鞍华,年幼就随父母移居香港。许鞍华从小就看过很多电影。因由这种少女时代培养起来的对于电影的痴迷,1972年,她在香港大学英国文学系比较文学专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伦敦电影学院,攻读电影专业。

  1975年,学成返港的许鞍华,曾为大导演胡金铨做过助手,接着转入电视台任职。1979年,相对宽松的电影制作环境,使得许鞍华有机会执导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疯劫》。许鞍华在影片中细密地用镜头揭露一件情杀案的真相,创造了骇人的惊悚气氛。该片被誉为“香港第一部自觉地探讨电影的叙事模式、手法和功能的电影”。

  许鞍华的初露锋芒之作,获得了电影圈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该片与徐克的《蝶变》一同被视为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随后,许鞍华的《撞到正》(1980年),又延续其对于悬疑电影的尝试,可谓上世纪80年代香港鬼怪喜剧片的弄潮之作。

  大银幕的历练,使得许鞍华从此自信地投入到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题材。1981年,《胡越的故事》讲述了越南华侨胡越(周润发饰)背井离乡沦为杀手的故事,这部突破香港地域局限的影片,在当时引起极大震动。

  随后的《投奔怒海》,则真正把许鞍华推上了导演事业的巅峰。该片也成为香港“新浪潮”的经典力作,获得了1500多万港元的票房,刷新了本地文艺片票房纪录。该片与《胡越的故事》以及电视作品《狮子山下》系列片中的《来客》(1978 年),构成了许鞍华的“越南三部曲”。

  作为女性导演,许鞍华在香港电影界,以拍摄女性题材闻名。《女人四十》、《千言万语》……都是其中的经典之作。于是,不少影评人都把她定义为“女权主义者”。巧合的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又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女性题材作品。

  对此,许鞍华表示:“我的影片从来没有刻意描写‘女性平等’或者‘女权’这些主题,可能因为我本身是女性,所以比较容易触摸女性的生活经验,而我最希望拍出的,是不同于男性导演视角的女性经验。”

  正是因为“从来没有刻意描写女权”,所以,所有港台一流女星在许鞍华作品中的亮相,都成为她们和许鞍华的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于是,我们看到了凭《女人四十》夺得柏林“影后”的萧芳芳,凭《千言万语》摘得金马“影后”的李丽珍,以及凭《半生缘》让万千影迷喜爱的吴倩莲,凭《客途秋恨》进入演技派明星之列的张曼玉……是许鞍华的电影成就了这些女星光彩夺目的银幕形象,也是她们与生俱有的女性气质成就了许鞍华的电影。她们,就像是许鞍华的 “那些花儿”。

  从影近三十年来,许鞍华亲自导演或参与拍摄的电影,数量庞大,种类繁复。在她的导演生涯中,她涉猎过的类型,至少有惊悚片(《疯劫》、《极度追踪》)、恐怖片(《幽灵人间》)、喜剧(《撞到正》)、武侠片(《书剑恩仇录》、《香香公主》、《少年出英雄》)、文学改编(《倾城之恋》、《半生缘》)、剧情(《男人四十》)、政治剧情(《投奔怒海》、《千言万语》)、半自传体(《客途秋恨》、《今夜星光灿烂》)、纪录片(《去日苦多》)及家庭/儿童片(《上海假期》)等。甚至连徐克、杜琪峰与她相比,也有所不及。许鞍华并没有特别偏好于哪一种类型,但不管什么题材,又始终能保有她自己鲜明的个人色彩。在香港的商业电影圈里,许鞍华难能可贵地保留着她的文艺气质和作者个性。

  如今,年届花甲的许鞍华,保持着她一贯的短发造型和质朴风格。这位香港电影“新浪潮”唯一的女将,坚持让自己的视线关怀社会边缘和弱势群体。厚重和苍凉、现实与悲悯,始终伴随着许鞍华的电影。同时,她也没有停止尝试新的题材与类型。正如她所说:“电影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值得你永远追个不停,永远别想休息。”

  进入《大人物》专题——许鞍华:我从来不觉得有男性霸权>>

分享到:

手机访问女性频道,潮流、情感、八卦随时随地一网打尽

留言板 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