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住人的是情感需求
微博是把不好掌控的双刃剑,但中国至少有5000万人控制不住,每天在电脑、IPAD和智能手机前频繁刷新微博,享受围观和被围观的苦与乐。
“微博本身并没有错,你必须承认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便利。”事实上,控制住人的并非微博本身,而是现代人越来越孤寂的情感,“我们需要释放压力,但很多人除了网络没有其他的释放压力渠道,或者有渠道但不容易实现。比如很多人都说旅行可以解压,但是单位的假能不能请下来、旅行的经济负担能否承受,都是问题。”资深驴友杨明在分析微博的利与弊时认为,微博是性价比最高的情感满足渠道之一,他也是狂热的微博用户,每次出游时都会把旅游见闻、照片即时发在微博上,获得分享的满足感。
北京三元心理咨询中心刘大洋咨询师也肯定了情感需求和微博的关系。把隐私放置在公众视野里,与爱情的隐秘要求相矛盾,但恋爱中人最爱写微博,“他就是写给别人看的,写的时候也许会告诉自己‘我只是写着玩’,但潜意识是希望得到熟人陌生人的祝福或帮助。”刘大洋告诉记者,撰写微博满足了人的虚荣心,因为用户有“情感就是要越热闹越炙热”的心理暗示,“就和一群女人聊天时总会主动说起自己丈夫或孩子一样,不幸的想发泄,幸福的想炫耀。”更甚者,是想利用这个庞大的舆论工具,约束或惩诫某人或某个行为。2011年夏天“准院士二奶门”事件,便是遭遇背叛的妻子利用博客、微博扩大影响,以惩丈夫,最终,丈夫评院士无望,家庭也岌岌可危。
微博最终会对中国人的情感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直关注微博发展的陈微博士认为,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是最终主流。
与被动地遭遇情感创伤相比,主动利用好微博这个工具去经营好情感家庭并非难事。“现在微博用户们喜爱在上面展示爱情,或者参与到别人的情感中,其实是对微博功能的肯定,它吸引人们去向公众表现美的一面,批判恶的一面。”当我们的正面情感需求在微博这个虚拟世界里得到满足后,健康积极的心态会被带回到现实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