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和老公老锣的爱情故事 亲密照曝光(组图)

2013年01月05日16:16  新浪女性论坛
图注 图注
图注 图注

  “神曲”《忐忑》

  “给我一个机会,观众就会喜欢”

  《忐忑》是龚琳娜德国籍老公老锣在2005年为她创作的,这首歌直到2011年春节才首次有机会面对中国主流媒体,一炮而红。网友们总结《忐忑》成为神曲的三大要素是:歌者表情戏剧化、歌词神秘化、乐手配乐动作给力。长达3分45秒的作品里完全无一句明确的唱词,音律变化之极端甚至可以被称为恶搞,但其艺术性却生长在严肃音乐的土壤里,可以说是中国乐坛的一个奇葩。加上龚琳娜毫无顾忌的演出,嘴张大,瞪对眼,手舞足蹈,顿时在乐坛炸开了花,就连王菲、杜汶泽都纷纷翻唱《忐忑》。霎时间,搜索引擎里《忐忑》的输入点击率极高,先是王菲在微博上高调称“被激起翻唱欲”,紧接着《最强囍事2011》剧组找到龚琳娜夫妇邀获在电影中演绎《忐忑》的版权,杜汶泽、水木年华、梁静茹都有不同程度的翻唱并在网上流传。

  龚琳娜对《忐忑》很自豪,这是老锣给她写的第一首歌,“这首歌完完全全从中国文化出发,是一首汉语音乐作品,中国传统的文化太富有了,可供创造的宝藏太多了,可能人家会说这些根很土,但这些根就是宝藏,要把它艺术化,就是创造,让这个根长成大树。”

  现在人们开始关心,在唱《忐忑》之前,这个出生于贵州,在贵州生活了十几年的汉族女歌手,她有过什么样的经历,龚琳娜也不忌讳谈及《忐忑》之前不知名的生活。虽然她作品不少,成长道路中也奖项不断,也录过民歌专辑,但这些专辑都没有被唱片公司发行,“也许他们觉得太先锋了,没有市场。”

  游走欧洲与回归故乡

  突破不是一首歌,而是一条路

  从小开始学唱侗族、苗族民歌,5岁登台演唱,16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被保送本科,大学毕业后获得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龚琳娜的音乐路,似乎该从获青歌赛银奖达到高峰,这个赛事是所有音乐学院学生奋斗目标之一,但恰恰是那次获奖后龚琳娜发现梦想破灭了,她所在的舞台并不是她想要的,仅仅唱一两首歌,她不满足,她想唱一整场,但那时候,作为许多民歌歌手中的一个,即使获了奖,也没有任何机会。

  回归心灵的歌唱是她寻找出路的第一步:“大奖赛后我唱的很多歌相对是比较模式的,我找不到自己,我不想这样,但我也找不到,心得不到满足,加上作品雷同,当时朦朦胧胧觉得我要走的这条路肯定是中国传统音乐为根,首先我不会去唱美声,二是它应该是国际化的,但什么是国际化,我也不清楚。”

  直到她在北京遇到了老锣。

  他邀请她去听在德国举办的一个世界音乐节,她第一次看到了一个民族音乐歌手的专场演出,虽然听不懂歌者语言,但她完全懂他唱的音乐,“这个歌者知道有一种表达方式让你明白,这就是国际化。中国还没达到这个程度,我就决定走这条路,加上有老锣这个人,他能够带我一起,我不怕。”

  于是,她选择放弃国内一切,离开中国,游学欧洲,去寻找那条心灵自由、嗓音自由、自我自由的道路。她学习欧洲乐者的直接、释放,体味怎么让音乐冲破语言障碍来获得国际化感受力。在9年里,她的艺术得到成长、成熟。“一个歌手要去创新必须有舞台,我回来已经成熟了,并不是重新开始,7、8年前中国没有机会给我成长,墙外开花墙内香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潮流,国外经历给我的就是能够让我回来给中国观众唱歌,从中国舞台走向国际舞台。”龚琳娜这样解释她的回归。

  幸福是奉献的动力

  “老锣是我背后的发动机”

  老锣在1993年到上海音乐学院学古琴,和蒙古族歌手乌仁娜一起,给中国乐器创作歌曲,遇到龚琳娜后更多专注汉族音乐。他们曾有过一个名为五行的乐队,最初想做偏流行的音乐,后来发现路子不对,2005年改做“龚琳娜和她的乐队”,往高雅室内音乐发展。

  想打开中国民族音乐这扇门,并不容易,特别是民乐正处瓶颈期,要开门开得漂亮,更是任重道远。让很多乐手和他们一起挖掘中国民乐的根,是这对夫妇目前致力的事。其中“声音行动”就是一项,龚琳娜做声乐,老锣做器乐,定期搞艺术沙龙,请很多年轻的民乐乐手,聊天谈音乐。“如果我们做这样的音乐,在我们活着的时候都没人听到,我们要怎么想?老锣说这是我们的选择,而我一直觉得我们的运气很好。”音乐路上她并不忐忑。

  龚琳娜和老锣既是生活上互相支持、陪伴的爱人,又是音乐道路上相互鼓励、一起创作的伙伴,事业和家庭能这么融洽的并不多。谈起这种完美,龚琳娜也觉得似梦一般。她一直相信良性循环,希望人生是和相爱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她都拥有了。就像她在博客中写的:“感谢我嫁了一个也像我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农民的汉子,感谢我生的儿子健康结实,黝黑黝粗的皮肤,喜欢光着脚板走路。”她的两个混血孩子笑起来像她那么爽朗,张大嘴巴、眯着眼。孩子的笑能让她忘掉一切烦恼,她可以让孩子倒立在自己怀抱中玩耍拍照,如此豪爽的母亲,赋予孩子同样的率性、大胆、真诚。面对创作之外的老锣,她也会像小女人一般撒娇,会在博客放上爱的箴言:“让我一生一世地疼爱你,所有的温柔暖和你,我们的爱深深埋在生命里,若一天没了生命,灵魂也相依。让我永远为你唱起爱情的歌曲!”

  去年他们从德国回京,全家第一次在北京过了圣诞节。那天下午5点,龚琳娜和孩子们被要求藏在卧房,老锣独自在客厅里准备。20分钟后,他们走出来,一幅温馨浪漫的画面出现在他们面前:黑黑的走廊,星星点点的烛光,一棵圣诞小树上挂满了星星、天使、蘑菇等装饰品,小小的红蜡烛在小树上燃烧发光,好多各种颜色包装好的礼物摆在周围。她和孩子们兴奋不已,一口气拆开所有礼物,老锣则静静看着深爱的家人。

  龚琳娜珍惜这种幸运的方式,就是奉献。她认为必须把得到的幸福放到歌里,放到音乐里,让音乐饱和,得到爱的滋润,从而让观众得到力量,幸福才不会从身边溜走,“我对这种完美也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上天给我们的一种责任,为什么让我们碰到,那么幸福,所以我们必须去奉献,我们在北京相识做中国音乐,也是一个奇迹,好像我们结合还有一个任务,如果完成不好,上天就会惩罚我。”

  龚琳娜与她的“发动机”

  龚琳娜丈夫老锣 德国名字为Robert Zollitsch,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0岁学习巴伐利亚民间乐器Zither,先后在柏林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古琴。曾组建高山流水乐队、五行乐队。为旅居德国的蒙族歌手乌仁娜创作了《在路上》、《草原》、《骆驼的脚步》等20首具有蒙古特色歌曲;遇见龚琳娜后,致力于汉语音乐的创作。他利用自己的器乐天赋,结合龚琳娜的声音,开始严肃音乐范畴中新汉语音乐的创作。

  龚琳娜和老锣并非一见钟情,他们在探索音乐的道路中结为盟友,终成一生伴侣。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