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天下女人 > 正文
2006法国纪录电影展参展影片介绍—电影与美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6:18 阳光文化

  第一单元:电影与美术

  法国是电影的故乡,先看几部关于电影的纪录片。虽然电影的诞生距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的史前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据说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论证过山洞里的光影现象,这束光影经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粗略描绘的“黑箱”,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直到19世纪末才在科技发明浪潮的冲击下投射到现实中来。虽然许多国家的许多人士都为电影的发明做出过贡献,但是最终完成这项发明的使命似乎命定般地落到了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身上。有趣的是,卢米埃尔(Lumière)这个词在法语中的意思是“光”、“光明”,也可以引伸为“智慧”之意。这事听起来颇有些玄学色彩,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电影的诞生》(Naissance du cinéma,罗日•莱昂阿特,1948年|38分钟|35毫米|黑白|有声)以电影的方式讲述了电影从可能性到必然性的进程。影片从古代幻灯术一直讲到19世纪末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公开放映电影,将大量细节集中在使电影成为可能的各种拍摄和放映机械及其发明者身上。本片是根据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对电影诞生过程所做的一次寻根溯源式的展示。影片运用大量动画和图片,详细读解了历史上那些充满灵感和机会的发明,尤其是向卢米埃尔兄弟表达了敬意,因为他们不但发明了一种工业机器,而且发现了一种娱乐方式,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本片导演罗日•莱昂阿特(Roger Leenhardt,1903—1985)原为影评人,后以拍摄纪录片尤其是关于法国文化艺术的纪录片著称(60多部),除了本片,著名作品还有《维克多•雨果》(1951)、《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954)、《让—雅克•卢梭》(1957)、《保罗•瓦莱里》(1959)、《伏尔泰先生》(1963)、《莫奈》(1980)等。同时,他还拍过故事片《最后的假期》(1948)、《午夜的约会》(1965)以及电视片《山里姑娘》(1964)。此外,他还曾在让—吕克•戈达尔导演的故事片《已婚女人》(1964)中亮相。

  《伟大的梅里爱》(Le Grand Méliès,乔治•弗朗叙,1953年|25分钟|35毫米|黑白|有声)以纪录与虚构交织的手法讲述了另外一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的故事。与卢米埃尔不同,梅里爱发现了电影具有表现魔幻效果的可能性,通过亲身实践为电影艺术打开了想象力的大门。本片不仅选用梅里爱的许多电影作品片段,以便阐释梅里爱的电影魔术和特技的诞生过程,而且邀请到了梅里爱的儿子在影片中扮演梅里爱,以便更好地讲述这位伟大的创造者是如何被竞争对手挤垮的。影片结尾,导演借助梅里爱夫人前往丈夫生前落魄时开的店铺卖花献给长眠在贝尔•拉雪兹公墓的丈夫这个场景,向电影史上这位伟大的革新者表达了敬意。本片导演乔治•弗朗叙(Georges Franju,1912—1987)年轻时曾在保险公司工作,当过面条加工厂的包装工和剧院的道具工,在遇到亨利•朗格卢瓦之后涉足电影事业,与之成为法国电影资料馆的主要创始人。1938年,他开始担任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执行秘书。1945年至1953年,他在担任法国科学电影学院秘书长期间开始拍片,成为当时法国著名的纪录电影学派“三十人集团”(详见后文)的重要人物,主要作品有《禽兽之血》(1949)、《途经洛林》(1950)、《荣军院》(1952)、《伟大的梅里爱》(1953)、《居里夫妇》(1953)。他从1958年开始转拍故事片,著名作品有《头撞墙》(1959)、《没有面孔的眼睛》(1960)等。弗朗叙的电影作品,在风格方面继承诗意现实主义传统,秉承超现实主义精神;在内容方面致力于揭露机构社会的虚伪,寻求个人的自由和梦想的自由。

  《巴黎电影后台》(Paris-cinéma: Les coulisses du cinéma,皮埃尔•谢纳尔,1929年|31分钟|35毫米|黑白|无声)展示了1920年代末期巴黎电影工业的全景。本片的完整片名为“巴黎—电影:电影后台(或内幕)”。1920年代的巴黎是法国乃至世界电影的中心,当时巴黎电影工业的每个环节都在片中都得到展示:从摄影、特效制作到剪辑过程,从动画片如何一幅幅地动起来构成一部影片到拍摄现场导演如何指导演员,从美工师在摄影棚搭建布景到摄制组在火车站取景。本片导演皮埃尔•谢纳尔(Pierre Chenal,1904—1991)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高中同学让•米特里(后来成为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和理论家)的影响下开始迷恋电影,本片是他的处女作,米特里任技术指导。谢纳尔从1930年代开始拍摄长片,主要作品有《无名街》(1933)、《罪与罚》(1935)、《流浪者》(1937)。他导演的许多影片都获得很大成功,使他在三四十年代成为与马尔•卡尔内、让•雷诺阿同样级别的大牌导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谢纳尔前往阿根廷和智利避难,回到法国后将一些小说搬上银幕,如加布里埃尔•谢瓦利埃的《克洛什梅尔》(1948)、阿根廷短篇小说《黑人的血》(1949)、美国黑色小说《城市大逮捕》(1958)和《潜伏的野兽》(1959)。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一天》(Une journée d’AndréArsenevitch,克里斯•马凯,1999年|55分钟|录像|黑白与彩色|有声)记录了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1932—1986)生命中最后的瞬间并回顾了他的电影艺术生涯。1986年冬,正在巴黎拍摄影片《牺牲》的塔科夫斯基突然得到一个消息:多年来被苏联政府扣为人质儿子来到巴黎。征得塔科夫斯基同意后,法国纪录片大师马凯立即带着摄像机赶往拍片现场,记录了这位当代电影史上别具一格的电影诗人最后的工作瞬间。一个月之后,塔科夫斯基因病卧床不起,只能躺在床上观看刚刚拍完的电影素材。本片既是对塔科夫斯基拍摄最后一部影片的工作记录,也是对他毕生艺术道路的高度总结。本片导演克里斯•马尔凯(Chris Marker)1921年生于巴黎近郊,从影之前当过新闻记者、摄影师、评论家,从影之后依然笔耕不辍。因此,他的影片兼具电影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之长,对摄影机的运用如同自来水笔那样挥洒自如。同时,他的影片关注世界各地的政治事件,并以独特的个人化视点读解这些事件,他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之后拍摄的影片尤其如此。在将近50年的电影生涯中他拍摄过将近50部影片,如《1952年奥运会》(1952)、《北京的星期天》(1955)、《西伯利亚来信》(1958)、《海堤》(1963)、《美丽的五月》(1963)、《远离越南》(1967)、《红色天空》(1977)、《无日》(1982)、《亚历山大之墓》(1993)等等。进入21世纪,年逾八旬的马凯继续为观众带来新的作品,如《未来的记忆》(2001,与雅尼克•贝隆合作)、《栖息的猫》(2004)。(关于马凯拍摄影片《北京的星期天》的情况,参见张献民《与朗兹曼谈〈浩劫〉》,载《当代电影》杂志2004年第5期“2004北京国际纪录片展”专辑)。

  法国是美术的国度,再看几部关于美术的纪录片。这种纪录片在法语中有一个专门的称谓:le film d’art。初学法语的人可能会按照字面意思将之译作“艺术电影”,而对法语和电影都比较熟悉的人会将之译作“美术电影”。由于这种电影通常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所以又可译作“美术纪录片”;由于绘画是美术的核心,也可译作“绘画纪录片”。这种纪录片源自西欧,通常有三个宗旨:一是制作画家传记,二是用作画论手段,三是拍摄诗意电影。按照两位法国电影学者(拉法艾尔•巴桑与达尼埃尔•索维吉)的说法,美术纪录片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比利时(该国电影工作者当时拍摄的著名美术纪录片有:加斯东•舒肯斯的《我们的画家》,1926;亨利•斯托克的《古代比利时巡礼》,1936;安德烈•戈文的《神秘的羔羊》和《梅姆林》,1938),繁荣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和意大利,并成为纪录电影的一个重要片种,不少法国电影大师都拍过美术纪录片,以下便是其中的几个例子。(关于美术纪录片,参见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6页)。

  《梵高》(Van Gogh,阿兰•雷乃,1948年|17分钟|35毫米|黑白|有声)以荷兰著名画家梵高(1853—1890)的绘画作品作为影像素材讲述了梵高的生平并评述了他的绘画艺术。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一望无际的麦田,古朴清幽的农舍,梵高及其朋友和邻居们的形象依次出现在银幕上。这些形象不是摄自现实的生活场景,而是取自画家的绘画作品,零碎的形象在摄影机的关照之下复活起来。本片导演阿兰•雷乃(Alain Resnais)1922年生于法国瓦纳市,1943年入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学习剪辑。在1959年因执导故事片《广岛之恋》而一鸣惊人之前,他的电影创作活动主要是在纪录片方面,并成为二战后法国纪录电影学派“三十人集团”的核心人物。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雷乃拍过一系列美术纪录片,本片即是其中的一部。本片的表现手法,正如雷乃在本片的片头字幕上所说,就是“仅仅通过绘画作品展示这位伟大现代画家的生命传奇与精神历险”,探索“绘画作品中的形象和事物能否在电影叙事中取代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和事物,以及观众能否接受这些形象并顺利进入画家的内心世界”。(关于阿兰•雷乃及其拍摄纪录片的情况,参见单万里《阿兰•雷乃:神秘主义的无神论者》,载《中国银幕》杂志2003年第5期)。

  关于“三十人集团”,萨杜尔介绍说:“在1958年之后组成‘新浪潮’的那批人中,有一部分是从拍摄短片成为导演的。以‘三十人小组’(即本文所说的‘三十人集团’)为中心的法国纪录学派是战后世界上最优秀的一个学派。不论在影片数量与种类上,这个学派都超过英国纪录片当年取得的成绩。”接着,萨杜尔谈论了美术片及其起源(与上面提到的两位法国学者的观点有些出入):“美术片是大战期间意大利人鲁西诺•艾姆尔创造的新片种(他拍摄了《杰罗姆•波希》、《基奥多》等片),在法国也得到发展。其最有影响的人物为阿兰•雷乃。他先拍了《梵高》一片,依照梵高的绘画,有些呆板地叙述了这位大师的一生。然后他又根据毕加索的一幅绘画,在艾吕雅的帮助下,拍了《格尔尼卡》这部表现西班牙内战的卓越抒情诗篇。在这之后,《雕像也在死亡》(与克里斯•马凯合作)一片因为涉及殖民地化和黑人艺术的毁坏而被检查机关禁映。《夜与雾》是一篇对纳粹集中营灭绝人性的暴行感人而含蓄的控诉书。”(参见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420页)。以下两部美术纪录片,也是出自雷乃及其合作者之手。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