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高更》(Paul Gauguin,阿兰•雷乃,1950年|13分钟|16毫米|黑白|有声)以法国著名画家保罗•高更(1848—1903)的绘画作品及其书信等文字资料讲述了画家的生平并评述了他的绘画艺术。保罗•高更起初是一位待遇优厚的银行职员,而且年纪轻轻就已为人之父。1883年,已过而立之年的高更突然决定放弃已经获得的一切,打算将精力与时间全部奉献给绘画艺术。许多年之后,他成为世界闻名的画家。他曾经三次到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地区的古老村庄进行创作,对当地的风物、民间版画及东方绘画的风格产生兴趣,逐渐放弃了原来的写实画法。由于厌倦都市生活和向往异国情调,他于1891年飘洋过海,来到法国殖民地塔希提岛。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多以岛上的风土人情和岛民早已忘记的古老神话为题材,他以简洁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块组成的绘画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和东方情调。高更的主要绘画作品有《雅各及天使》、《两个塔希提妇女》、《塔希提的街道》等,以及一些版画和雕塑作品。高更的绘画艺术风格对后来法国及西欧的象征派和野兽派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本片在大量拍摄高更绘画作品的同时,还引用高更生前留下的许多书信等文字资料,复原和塑造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高更形象。关于本片导演阿兰•雷乃,参见第一单元《梵高》影片简介。
《雕像也会死亡》(Les statues meurent aussi,阿兰•雷乃、克里斯•马尔凯,1953年|27分钟|35毫米|黑白|有声)尖锐地批评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非洲传统艺术的戕害以及自称热爱非洲艺术的上等阶层的贪婪与伪善。本片的主角是来自黑非洲的人物雕像、面具和其他非洲艺术品,但是它们的演出场所并非黑人的故乡,而是白人的欧洲,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拍卖会是它们频频出没和滞留的中转地。这些本来被非洲部族用来抵抗死亡的面具和雕像,如今却呆在博物馆的橱窗里静静地死去。此时,画外音告诉我们:“当人死去的时候,他便进入历史;当这些雕像死去的时候,它们进入了艺术;这种关于死亡的学问,我们最后称之为文化。”由于本片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自拍竣之日起即遭到法国政府禁映,直到1963年才解禁。本片由强于剪辑的阿兰•雷乃操刀剪辑,由强于写作的克里斯•马凯撰写解说,充分发挥了两人各自的强项,可谓强强合作的结晶。关于本片导演阿兰•雷乃,参见第一单元《梵高》影片简介;关于本片另一导演克里斯•马尔凯,参见第一单元《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一天》影片简介。
《毕加索的秘密》(Le Mystère Picasso,亨利—乔治•克鲁佐,1956年|80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以悬疑片的手法记录了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的一次作画过程。1956年盛夏,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尼斯的一间画室里,面对难耐的酷热及聚光灯的强烈辐射,毕加索兴致昂然地挥笔作画:生动的线条在画纸上迅速游走和变形,一朵花先是变成一条鱼,接着变成一个美人,然后变成一只公鸡,最后变成了牧神。本片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Henri-Georges Clouzot,1907—1977)以拍摄悬疑片著称(据说希区柯克眼中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人,他就是克鲁佐),代表作有《乌鸦》(1943)、《恐惧的代价》(1953)等。克鲁佐在拍摄这部美术纪录片时,放弃了当时流行的传记式或说教式拍摄模式。本片虽然也有很多悬念,但不是故事片常见的戏剧性悬念,而是画家的创作过程本身,千变万化的创作过程给观众带来了扣人心弦的感觉。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电影艺术自身的特质,即只有电影能够在瞬间截获并表现时间的流动(巴赞为本片写作了影评《〈毕加索的秘密〉:一部伯格森式的影片》,见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214页)。本片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毕加索创作20余幅画作的详细过程,观看本片成为近距离接触这位绘画大师的最有效途径。本片拍竣后,毕加索将拍片过程中所画的20余幅画悉数毁弃,因此本片显得更加珍贵。此外,本片摄影师克劳德•雷诺阿是著名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孙子、著名电影导演让•雷诺阿的侄子。本片荣获1956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建筑幸福的人》(Le Corbusier, l’architecte du bonheur,皮埃尔•卡斯特,1957年|41分钟|16毫米|黑白|有声)讲述了原籍瑞士的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埃(1887—1965)的工作及其建筑理念。在这部影片中,勒柯布西埃一边讲述自己的工作一边展示自己设计的一张张建筑蓝图,以及这些蓝图如何变成一栋栋赏心悦目的建筑,而他对于巴黎建筑方案的思考可能会使人们想到更多事情。本片导演皮埃尔•卡斯特(Pierre Kast,1920—1982)生于巴黎,1946年至1948年为法国电影资料馆工作,1950年代为《电影手册》、《正片》等杂志撰写影评,当过让•雷诺阿、让•格莱米勇等著名电影导演的助手。他的早期电影作品以短片为主(多为纪录片),本片便是其中的一部(本次影展还将展映他的另一部纪录片《战争的灾难》,见第四单元)。从1960年代起卡斯特开始拍摄长片(多为故事片),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美好年代》(1960)、《爱情淡季》(1961)、《葡萄牙的假期》(1963)、《可笑的游戏》(1968)、《复活节岛的太阳》(1972)、《对面的太阳》(1980)。1984年的一天,卡斯特在从罗马返回法国时因飞机失事而身亡,这一天也是法国电影大师弗朗索瓦•特吕弗去世的日子。法国影评家让•图拉尔写道:“卡斯特没有运气,他与特吕弗同日去世,在此之前他的成就一直为他的这位好友所遮盖。”
《安德烈•马松与四种元素》(AndréMasson et les quatre éléments,让•格莱米勇,1958年|24分钟|16毫米|红色单彩|有声)表现了法国超现实主义画家安德烈•马松(1896—1987)的创作历程及其所思所想。安德烈•马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应征入伍并受重伤,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产生了悲观情绪,与之相伴的是他对人类天性和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宇宙神秘性的朦胧信念,他毕生的创作活动都在致力于理解和表现这种关注和信念。1923年,他采用象征手法创作了著名画作《四种元素》。1947年,他定居在法国南部充满阳光的普罗旺斯,这个时期他的绘画手法趋于完整和灵巧。本片导演让•格莱米勇(Jean Grémillon,1898—1959)生于法国诺曼底,1920年代来到巴黎求学,起初学习音乐,当过无声电影的音乐伴奏员,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对电影的热爱。1920年代,他拍过近20部纪录片(本次影展还将展映他的另外两部纪录片,见第三单元《夏尔特》和第四单元《六月六日拂晓》)。后来,他既拍纪录片也拍故事片,主要故事片有《情欲》(1937)、《夏日之光》(1943)、《天空属于你们》(1944)、《一个女人的爱情》(1954)。在法国电影界,格莱米勇被称为“被诅咒的”电影艺术家,因为虽然许多人公认他的电影艺术才华(尤其是实验电影方面的才华),但是他的影片很少获得商业成功。(关于让•格莱米勇及其拍摄纪录片的情况,参见单万里《让•格莱米勇:模糊的现实主义》,载《中国银幕》杂志2003年第6期)。
1950年代,法国纪录电影领域出现了拍摄名人传记片和文献纪录片的潮流,本单元的许多影片都属此类。雷乃是这股潮流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合作者、技师阿尔加蒂在使这类影片日益增多方面起过协助作用。萨杜尔说:“在这些影片中应该提到维克多•梅尔康东导演的《1948年》,罗培•门纳戈兹导演的《巴黎公社》,格莱米勇导演的《生命的美》,皮埃尔•卡斯特导演的《战争的灾难》(或称《戈雅》)等影片。在另一类相近的影片中,有些表现了艺术家与作家的生活与工作,诸如让•洛兹和克劳德•路瓦导演的《马约尔》,弗朗索瓦•冈波导演的《马蒂斯》,莱昂阿特(杰出的影片《电影的诞生》的作者)的《莫里亚克》,尤其是克鲁佐导演的《毕加索的奥秘》,片中他向观众展现那些绘画的创作过程,把观众带入画家构思的天地之中。至于那些记述活着或逝去的人物的传记性影片,有亚尼克•贝隆的《柯莱特》,保罗•巴利奥的《路易•卢米埃尔》,吕戈的《痛苦的外科医生勒利希》,莱昂阿特的《维克多•雨果》以及让•维达尔的《巴尔扎克》和《左拉》等等。”(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420—421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