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天下女人 > 正文
2006法国纪录电影展参展影片介绍—外省与外国(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6:29 阳光文化

  《是和有》(Etre et avoir,尼高拉•菲利贝尔,2002年|104分钟|35毫米|彩色|有声)讲述了法国一所偏远地区乡村小学的生活。在法国的偏远地区,有一种“单班”学校(即一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班里的所有学生都由一个老师教课,从幼儿园直到小学毕业。本片拍摄于奥弗涅地区的一所“单班”学校。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处在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环境中,他们拼凑起来组成一个朝夕相处小集体,共同经历苦与乐。本片是近年来法国最优秀的纪录片之一,情节围绕“传道解惑授业”这个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最伟大的职业展开,表现手法质朴细腻。本片导演尼古拉•菲利贝尔(Nicolas Philibert)1951年生于法国南锡,当过伊文思等纪录片大师的助手。他从1978年开始独立拍片,至今拍过20多部纪录片,主要作品有《卢浮城》(1988)、《聋哑人的世界》(1992)、《博物馆里的动物》(1994)、《区区小事》(1996)以及本片。他在谈论本片时说:“拍摄之前,我觉得自己已经忘却了学习与成长是多么艰难的事情。这次重温学校生活,我强烈地回忆起了学习与成长的艰难。这,或许就是本片的主题。”本片不仅荣获许多国际大奖如2002年欧洲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意大利弗罗伦萨法国电影节大奖),而且票房回报超过1千万欧元(约合1亿人民币,参见张献民《成长的艰难——关于尼古拉•菲利贝尔的纪录片〈是和有〉》,载《当代电影》杂志2004年第5期“2004北京国际纪录片展”专辑)。

  《我是一个黑人》(Moi, un Noir,让•鲁什,1959年|73分钟|16毫米|彩色|有声)记录了西部非洲的乡下青年到城市打工的经历。许多尼日利亚青年离开位于内陆的家乡来到沿海国家象牙海岸打工,许多人在首都阿比让的平民区落脚。本片的主人公是一位仿照美国电影明星取名爱德华•罗宾逊的年轻人,他在摄影机前讲述自己及其同伴的故事。本片导演让•鲁什(Jean Rouch,1917—2003)起初是人类学家,拍摄的影片多为人类学纪录片,被誉为法国“真实电影”鼻祖。鲁什的许多纪录片都是在非洲拍摄的,本片的灵感来自他在非洲做人类学调查时的一个发现:在象牙海岸,许多来自内陆的年轻人纷纷改名,但是他们改用的名字并非来自自己部族的守护神,亦非来自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而是来自好莱坞的电影明星。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鲁什停下手中的研究工作,在他们中间生活了将近半年,仔细观察他们的生活并与他们密切交流。最后,鲁什邀请他们来到摄影机前,告诉他们说:“你们现在可以做任何你们想做的,说任何你们想说的。”本片荣获1958年法国路易•德吕克电影奖。鲁什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拍摄的影片超过百部,除了本片,其他代表作还有《疯狂的祭师》(1955)、《夏日纪事》(1961)等。

  让•鲁什是法国人类学电影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本单元的上述影片多为人类学电影,或具有人类学性质的电影。以人类学研究为宗旨拍摄的电影,或具有人类学性质的电影,通称人类学电影。由于人类学电影往往以纪录片的形态呈现,所以又被称为人类学纪录片。人类学(anthropology)源于希腊文的“人”(anthropos)和“研究”(logia),意思是“人的科学研究”。这门学科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于西方列强开拓殖民地的需要,殖民者需要了解与他们的体制形态和文化信仰相异的族群。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分支,人类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各个种族的种族特性,认识人类社会的结构及其总体演化过程。人类学兴起之初,主要研究对象是原始文化和原住民文化。电影诞生不久,西方人类学工作者开始利用电影从事人类学研究,将自己对不同种族的人类生存形态的考察结果纪录在胶片上,于是出现了人类学纪录片。

  人类学纪录片的别称很多,如人种学纪录片、民族学纪录片、文化学纪录片、社会学纪录片等。“人种学”是我国学界对英文ethnology或法文ethnologie等西文词汇的早期译法(1920年代还有过“民种学”的译法)。继蔡元培在1926年提出“民族学”的概念后,“民族学”的译法沿用至今,与此同时“人种学”的译法仍在使用。由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概念历来不甚分明,相应的词汇往往混用,加上中文翻译产生的混乱,更是令人莫名其妙。一般来说,“人类学”的研究范围比“民族学”宽泛,甚至被看作“人类学”的分支。说起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西方学界存在如下四种观点:一、民族学是人类学的分支;二、人类学是民族学的分支;三、两者完全相同,人类学即民族学,民族学即人类学;四、两者各自独立,人类学即体质人类学,民族学即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对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类学”,德国、奥地利、俄国等欧陆国家称为“民族学”,美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称为“文化人类学”,英国称为“社会人类学”。总体上看,欧陆所称“民族学”与美英所称“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互通,研究对象和理论方法相同。总体来说,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参见张明《记录正在消失的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载《现代传播》杂志2000年第5—6期;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1页)。

  《无日》(Sans soleil,克里斯•马凯,1982年|100分钟|35毫米|彩色|有声)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几内亚比绍和日本这两个差异极大的国家的看法。几内亚比绍是西非的贫穷国家,日本是东亚的发达国家,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被导演称为当今世界的两个“极点”。在这部影片中,一位周游世界的摄影师拍摄了大量关于这两个国家的影像,并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给一位陌生女人写信,陌生女人不停地向观众读信,画面上配以摄影师拍摄的关于这两个国家的影像。本片是一部实验性很强的影片,问世之后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和不同的解读(就像马凯的其他影片那样),尤其是影片中占很大比重的日本部分十分有趣,这部分着重表现了一个西方人对东方国家尤其是日本这样一个处在传统与现代两个极端之间的国家的反应。另外,导演还在这部影片中使用了很多资料镜头和特技效果,画面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关于本片导演克里斯•马凯,参见第一单元《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一天》影片简介。

  《S21》(S21,里蒂•潘,2002年|101分钟|35毫米|彩色有声)回顾了1970年代红色高棉当政时期的柬埔寨历史。S21是红色高棉当政时期一个军事单位的简称,是一个用来甄别“敌人”和进行“再教育”的场所。20多年后,这里成为展示当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的重要场所,几位当年被囚禁于此的亲历者以及在此工作或当过看守的人同时出现在影片中,记忆把他们带到了遥远的地方。本片围绕S21这个令人恐惧不安的场所(本片的副标题为“红色高棉杀人机器”),通过当事人的回忆、陈述和指认再现了那段动荡的历史。本片的艺术手法虽然朴素和冷静,但是艺术效果震撼人心。本片完成之后广受好评,荣获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电影节优秀影片奖(2003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纪录片人道大奖(2004年)、法国第20届阿尔伯特—伦敦新闻奖音像作品奖(2004年)等许多奖项。本片导演里蒂•潘(Rithy Panh)1964年生于柬埔寨首都金边,11岁时与家人一起被波尔布特当局投入劳改营,4年之后逃离劳改营,亡命泰国。1980年,他随家人辗转来到法国,1985年进入法国高等电影学院学习。1989年,他以泰国的柬埔寨难民营为题材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2号营》入选法国亚眠国际电影节并获重要奖项。此后,他创作了一系列探讨柬埔寨悲剧命运的影片,成为许多国际电影节的焦点作品。1994年,他的故事片处女作《稻农》入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荣获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98年,他的故事片《战后的某个夜晚》参展戛纳电影节“一种注视”单元。2000年,他的纪录片《柬埔寨:游魂之地》为他赢得了更加广泛的国际声誉(本片以及《S21》曾经参展“2004北京国际纪录片展”)。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