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天下女人 > 正文
2006法国纪录电影展参展影片介绍:个人与社会(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6:39 阳光文化

  《新闻记者》(Reporters,雷蒙•德巴东,1981年|90分钟|16毫米|彩色|有声)披露了法国一家新闻图片社的内幕。对于大名鼎鼎的伽玛图片社来说,1980年10月发生的事情实在不少:巴黎市长希拉克访问小商贩、法国总统德斯坦访问中国、诺贝尔奖花落谁家、谁将领先即将展开的总统大选,奢侈品牌卡蒂尔举办新品秀,等等。五花八门的事件让图片社的摄影师们忙得四脚朝天。为了抢在其他媒体的同行之前夺得独家新闻,摄影师们既要体力充足又要挖空心思,于是种种手段都使将出来,甚至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卑劣手段都派上了用场。本片导演雷蒙•德巴东(Raymond Depardon)1942年生于里昂附近的农民家庭,1958年独自来到巴黎闯荡,从一家图片社的伙计干起,逐渐成为了法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摄影家。1963年,朋友借给他的一架摄影机,使他获得机会实现成为电影家的梦想,至今拍摄了一系列反映法国各行各业的纪录片。作为资深摄影记者和伽玛图片社的创建人之一,德巴东异常熟悉摄影记者这个行当,影片《新闻记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摄影记者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本片荣获1982年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纪录片奖。

  《关键年代》(Les années déclic,雷蒙•德巴东、罗日•伊克莱夫,1983年|65分钟|35毫米|黑白|有声)通过法国摄影家和电影家雷蒙•德巴东拍摄的图片和电影片段讲述了对他的生活和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时刻。德巴东的童年时代是在外省的乡下度过的,他最初的摄影作品是在父亲的农场里拍摄的。16岁那年,他独自来到巴黎闯荡,起初在德尔玛图片社当学徒,1960年因在非洲采访时拍摄了大量优秀摄影作品而引起广泛关注。他在事业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是在1966年与人合伙创建伽玛图片社(德巴东说创建这家图片社“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自由”),他在事业上的第二次重大突破是与电影相遇。本片是德巴东为参加1983年法国阿尔勒国际艺术节而拍摄的,可以说是他的一部自传性纪录片。当年的阿尔勒国际艺术节组委会邀请他作为嘉宾讲述自己的摄影生涯,于是他借这个机会将自己的摄影生涯拍成了一部纪录片。本片主要讲述的虽然是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他对摄影与电影的美学见解,但是作为时代见证人的摄影记者,他的个人经历也反映了1957年至1977年间法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社会新闻》(Faits divers,雷蒙•德巴东,1983年|108分钟|16毫米|彩色|有声)记录了巴黎第5区警察的工作并通过他们的工作表现了巴黎的各种社会问题。本片的拍摄历时两个半月,在此期间德巴东独自扛着摄影机,全程跟拍巴黎第五区巡逻警队的行踪,详细记录他们的日常工作。巡逻警队每天遇到的大小案件,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场景,在德巴东的摄影机面前鲜活地呈现出来。本片以朴素却充满悬念的方式记录了巴黎的方方面面,给人的感觉是既新鲜又好奇。本片令人想起美国纪录电影大师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拍摄的同类题材纪录片《法律与秩序》(1967),两部影片记录的都是警察的日常工作。德巴东的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确实与怀斯曼的纪录片十分相近,他们的影片都是以社会机构为主要表现对象,但在拍摄风格和对待拍摄对象的态度方面存在区别。总体来说,怀斯曼的影片中立而冷竣,德巴东的影片客观而热情。此外,《社会新闻》是德巴东拍摄的一系列全面反映当今法国社会面貌的纪录片的先声之作,为他后来拍摄的一系列同类纪录片定下了基调,无论在题材方面还是在风格方面。

  《急救》(Urgences,雷蒙•德巴东,1987年|100分钟|16毫米|彩色|有声)讲述了巴黎市立医院精神病急救中心的幕后故事。位于巴黎心脏地带、紧邻巴黎圣母院的巴黎市立医院不是一个等闲的场所,它的精神病急救中心每天都要接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病人。这些病人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有的特别暴力,有的非常绝望,有的不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这个特别的地方是观察当今法国社会的绝佳窗口。德巴东似乎有把巴黎的各行各业拍完拍尽的劲头,在跟随第5区巡警队拍摄了两个多月之后,他来到这家市立医院,将镜头瞄准精神病患者,尤其是突发的精神病患者。德巴东在拍摄本片时十分注意观察医院入口处的情形,这里是区别正常人与精神病人的界线。可能与早年做新闻记者的经历有关,德巴东的每部影片在拍摄对象和拍摄地点的选择上都十分特别,往往选择那些处于社会中枢部位的机构,因此他的每部影片都显得别开生面。他新近拍摄完成的《第十听证法庭》(2004)通过一个听证法庭审理的各种案件表现了法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在拍摄城市生活的同时,德巴东没有忘记自幼熟悉的乡村生活,从1990年代末开始拍摄法国乡村三部曲《农民剪影》(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至2005年已完成2部)。

  《复工》(Reprise,埃尔维•勒鲁,1995年|192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通过两个时代的影像回顾了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时期的工潮。1968年6月,法国高等电影学院的两名学生拍摄了一部记录圣卢昂的翁德尔工厂复工情况的纪录片,影片中一位女工对着镜头说她坚决拒绝复工。20多年后,本片导演埃尔维•勒鲁对这位女工当时的行为发生兴趣,并在摄影机的陪伴下开始了一场寻觅之旅。1968年的“五月风暴”是在具有悠久革命传统的法国发生的距今最近的一次重大社会运动,对法国乃至欧洲的社会、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片以寻觅20多年前坚持罢工的女工为线索,通过走访当年的罢工者,表现了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和反思,挖掘了那场席卷法国的政治运动的内涵。在表现形式上,导演利用当年法国高等电影学院学生拍摄的资料,将之与自己拍摄的亲历者的影像面对面,通过现在与过去的互动显现历史的纵深感。本片荣获1997年法国贝尔福特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萨杜尔电影奖。本片导演埃尔维•勒鲁(HervéLe Roux)生于1958年,曾经当过记者和影评人,1990年代初开始拍片,至今拍过4部长片,另外3部长片是《春天》(1993)、《伟大的幸福》(1993)和《人们把这……叫春天》(2001)。

  《达尔文的噩梦》(Le Cauchemar de Darwin,于贝尔•苏佩,2003年|107分钟|35毫米|彩色|有声)以大量细节揭示了当代社会面临的环境污染与生物失衡问题。东非国家坦桑尼亚的维多利亚河流域正在变成一片暴力、疾病与绝望的土地。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1960年代尼罗河鱿鱼作为一个新物种引入维多利亚河,这种鱼类的出现几乎给河里的其他鱼类带来了灭顶之灾,因为它们不仅抢夺其他鱼类的食物,甚至将其他鱼类作为捕食对象。在它们的肆虐下,非洲大陆至少有200种鱼类绝迹。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要归罪于利欲熏心的企业家和官僚对这条河流的毁灭性掠夺,因为捕捞河流中的尼罗河鱿鱼已经成为当地一项必不可少的经济产业,河流两岸兴建了许多与此相关的现代

化工厂,每天都有大量精制的冷冻鱼从这里运往欧洲各地,而那些不能出口的鱼头或其他动物畜体就卖给当地居民食用。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环境污染与生物失衡不仅发生在非洲,而且发生在世界各地,在非州发生的悲剧只是全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的同类悲剧的一个缩影。由于影片主要描写了当地人的穷困生活、环境污染带来的惨淡景象以及
艾滋病
患者的绝望处境,许多影评人认为本片过于消极。然而,这部消极影片也有积极意义,正如一位坦桑尼亚观众所说:“这无疑是一部消极的影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是一部积极向上的影片,它让我们直面灾难。”本片已在50多个国家上映并引起强烈反响,荣获2004欧洲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等许多国际奖项。本片导演于贝尔•苏佩自1980年代末开始独立拍片,至今已完成9部影片。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