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新枝芽,阳光雨露哺育它,快快长大快快长大!” 从小就盼望长大,可是都快到而立之年了,长辈有时候还总是说,“怎么老跟长不大似的?”很多人可能都碰到这类问题。每个人都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每个场合的你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没有成熟的心理和人格是很难适应这些复杂、瞬息万变的环境的。
对每个成人来讲,心理成熟才是真正的成熟,它是获取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之一。一个心理不成熟的人,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成人的社会生活,同时心理承受能力又差,必然会给自己带来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利,甚至导致一些心理问题。而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即使有较大的生活压力,也会由于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而使自己保持心理上的相对平衡。
什么是“心理成熟度”
到底什么是“心理成熟度”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定义,心理成熟度是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耐受力和适应性的表现。换句话说,心理成熟度的高低也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问题。所谓的社会化就是一个人通过和社会环境及其周围人群的互动,逐渐融入社会,心理逐渐成长的过程。所以,心理成熟度高的人,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变化较易适应。换句话说,比较容易根据外界的变化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的自控能力、承受能力都比较好,即比较“老练”。而心理成熟度差的人,不太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不太容易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这样,在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中更容易出现问题。
“心理成熟”的标准
人格上的成熟和稳定是“心理成熟”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被称为“人格研究界第一人”的哈佛教授奥尔波特(1897~1967年),在他的《人格形态与成长》中,提出了成熟人格的六要素,作为“人格成熟的基准”。 这些标准可帮助你判断自己的“心理发展成熟度”。
1.能较好地关注他人吗?
能将关注他人的感受作为一种习惯,把自己的愤怒、恐惧、激情、性的冲动都当作是一种“自我情绪”来处理,尽量不以和周围环境起冲突的方式来处理。
2.能和他人建立密切联系吗?
对于周围的人,能建立亲密感及认同感。不会随便在背后说人坏话、挑人毛病、发牢骚、嫉妒、讽刺等等,能尊重、宽容对方。懂得何时该去求助于他人,怎样与他人合作共事。
3.能较好地控制情绪吗?
能克服情绪不安,时时反省自己、等待时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别人的情绪表现也不会感到有威胁感。
4.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并投入其中吗?
能够正确的认知现实,并能投入自己工作、生活的能力也很重要。这种投入能力,是指有某个任务的时候,那种忘我投入的热心感而言。
5.能做到对自己客观、豁达吗?
能客观地视察自己,也就是说,要真正地洞察自己、了解自己。很多人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其实真能称得上了解自己的人并不多。
6.有自己的生活哲学吗?
即把什么当作人生最高的价值,应该以哪种方式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