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也可称为‘职业枯竭’或‘心理枯竭’。它是一种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从而使整个人处于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职业倦怠发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当中,工作量超负荷或负荷不足、无法提供个人所需的酬赏,竞争太过激烈、人际关系复杂都会导致职业倦怠。所以我认为,工作环境是产生职业倦怠症的主要因素。”心理专家曲伟杰说。
记者从哈尔滨曲伟杰心理学校的调查报告中了解到,“职业倦怠”有其特殊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助人工作者、工作投入者、高压力人群以及自我评价低者,具体的则显示在教师、警察、医护人员、保险代理、高科技研究者、新闻工作者等人群中。
防范手段:自我调节最重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就会出现工作倦怠现象,严重的可患上职业倦怠症。因此,摆脱倦怠身心,重新找回工作乐趣应是上班者的首要关注。
对此,心理专家曲伟杰提醒,并非一切身体的病变都是因为职业倦怠,当大家出现身体不适时,首先应去医院进行排除检查,如果病理上找不到任何异常,就应该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同时对于在工作中有轻微倦怠感的人,张一表示:“平时要关注自己身心健康,而不是一味为工作奉献,要有节律地休息,最好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出去旅游一次,抛去工作,彻底放松,达到改善紧张情绪和缓解压力的目的。同时,防治职业枯竭症也需要单位、家庭、社会共同为职业倦怠高发人群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比如单位要通过定期搞活动等方式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社会则应创立更多倾诉的机构倾听人们宣泄苦闷,引导他们重新找到工作的乐趣,胜任原来的岗位。”
面对已经患上职业倦怠症的患者,医生张一则提出,要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压力,有苦闷不要闷在心中。可以为自己设立个治疗过程,比如将单位复杂的事情分解成几个小部分做,给自己定每天的工作目标,安排放松和休息的时间等,但一但压力过大,就要立刻取消所有事情,静心放松:充足的休息、正常饮食、避免药物的滥用、增加与人的交际等。此外,要主动向他人倾诉和沟通,减缓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从而缓解对工作的恐惧。(文/张立)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