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居家妙招,击退冷气病
不论哪种体质,进出或久待冷气房内都要懂得保养,增强体内调控机制,否则身体免疫力将随着室内温度,愈降愈低。
第1招:分段穿梭室内外,减缓头痛
带着一身酷热进冷气房,脑血管快速收缩,极易引起头痛,更严重的甚至引发心臟病或脑中风。建议进入冷气房可採分段式:踏入冷气房先待3~5分鐘,旋即走出室外阴凉处再待几分鐘,之后再步入室内,反覆2-3次,等身体较能适应室内低温,就可留在冷气房工作。
这种分段进出冷气房的方法,特别适合年纪偏大的人,尤其有高血压、糖尿病,最好避免猛然进出冷气房。如果出现头痛症状时。可按摩耳朵四周,调整脑部血液循环,减缓头痛。
预防夏日吹空调引起的头痛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平时多运动,增强血管弹性,让毛细孔恢復正常排汗调节体温功能,增强人体对抗温差的耐受力。这才是根本之道。
第2招:控制温差和湿度
控制室内温、湿度也很重要,尤其当小孩有过敏体质,很会流汗,怕热,一踏入室内经常闯到电扇或冷气口前吹风,结果立刻打喷嚏、流鼻水。年纪稍大的人,流汗情形会稍微轻微一些,这时候你该担心的就是关节问题了。年龄偏大,身体代谢率也渐缓,血液循环比较差差,关节对温度、湿度的变化很敏感,不利于久坐冷气室的上班族。
从医学观点,室内外温差最好维持在3~5度,室内湿度控制在60左右,温度在摄氏25~26度间,最适合人体。当室内湿气过重,易诱发过敏性症状。
第3招:多喝温水
经常在冷气房工作,容易流失水分,造成鼻腔和黏膜过乾,甚而引发支气管炎,需要多补充水分,但究竟喝冷水或热水才适当?
答案是,喝常温水(如矿泉水)或温水(摄氏35~40度)。太热的水恐伤食道,曾经胃出血的人更要避免直接饮用热水。而冷水过于冰凉,会刺激肠胃内壁,血管收缩,使得肠胃血流量降低,减少消化酵素的分泌,影响消化能力,相对地,营养吸收力也转慢。久而久之,容易引发肠胃疾病。
第4招:保湿工作不可少
长期受冷气袭击,肌肤容易乾皱,影响光泽和弹性。严重的话,皮肤还会发痒、起疹子。 除了多补充水分,身体也要经常保湿。夏天容易出油出汗,建议使用清爽型乳液,避免乳霜或油性乳液,以免阻塞毛孔或排不出汗来。
人们经常误以为保湿就是皮肤很乾了,赶紧抹乳液即可,其实这只能维持不那么乾燥,保湿效果有限。平时,真正的保湿应该在浴室,趁身体含水量高时涂上一层乳液,让水分留在皮肤底下。抓住水分,才是保湿的关键。一旦身体因乾燥发痒起疹子,可不能只浇灌乳液,免得症状恶化。这时候应求助专业医师。
除了呵护身体,环境也得保湿。随时放一杯水在身旁,或适度栽种室内植物,也能增加环境湿气。室内植物可减少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调节空气的功能。
第5招:给眼睛一点温暖
眼睛乾涩是另一常见冷气病,特别好发于戴隐形眼镜或有慢性结膜炎的人。
结膜是一层透明的薄黏膜,覆盖在眼睑内面和眼球表面。当缺乏维生素A、喝酒、抽菸、大气污染和空气调节出问题,都会出现结膜乾燥症状。在冷气房内除了适度点人工泪液外,不妨拿条温毛巾敷眼,给眼睛一点温暖,有助于减缓症状,并且消除疲劳。
中医师建议,补充维生素A,多吃柑桔类水果,如柠檬、葡萄、绿色蔬菜、鱼、鸡蛋等,能改善眼睛乾燥。
第6招:随时保持放松,调整呼吸
从传统养生观点,气候温度和情绪息息相关。太热,体内生燥火,情绪变得不安、暴躁易怒。一旦过冷,身体易浸湿,人也转为拘谨煺缩,放不开。所以当从外面高温进入冷气房,温度转化的同时,情绪也跟着起波动。
即使在冷气房,也要养成放鬆,调息的习惯。,静下心来工作,呼吸保持细慢长匀,可使体内充满温暖的感觉,能抵御“冷邪”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