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放满红辣椒的汤汁沸腾在不锈钢汤锅里,各式串好的涮品一头浸在其中、芝麻酱、醋、辣椒油等调料和一个液化气罐,就是一个麻辣串小吃摊的全部家当。麻辣串,是当下很多市民、特别是年轻人青睐的小吃之一,然而,尽享“美味”的背后,其卫生状况却令人堪忧。
一位曾经经营过麻辣串生意的商贩向记者透露了麻辣串加工的内幕,串串蔬菜不洗就直接下锅、汤料是清水加调料,而且串串用的竹签也往往不洗就循环使用。
十几人一锅里捞串吃
选几串丸子,再加点蔬菜,在滚烫的汤锅里捞出来后,放点芝麻酱和醋,蘸上点辣椒,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美美的一餐。遍布在山东潍坊市区各角落的麻辣串小吃摊已不足为奇,而且很受欢迎。
9日晚8时许,记者在潍坊市区东风东街嘉信茂广场西侧路边看到,这里有五家麻辣串小吃摊。每个摊位的老板都忙得不可开交,既要串串,又要加菜,还要时不时地收钱,干了这样干那样,但是他们都没带手套,也没有洗手。
“又香又辣的麻辣串,包你吃过一回想一回!”最北侧摊位上一位小贩的叫卖声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记者就在这家小吃摊坐下来,一股辛辣的气味扑鼻而来。
记者看到,这个摊位周边围坐着11个人,老板忙得不亦乐乎。在麻辣串摊位旁边的一个桌子上,裸放着已经串成串的丸子、蔬菜,厚厚的一层油渍挂在不锈钢方锅边,芝麻酱装在一个圆形不锈钢容器内,摊位旁边到处散落着用过的竹签。
记者问他们都是什么时间开始营业,老板自夸说:“每天晚上五点多就来摆摊,生意好的时候凌晨才能收摊,六七个小时能卖出七八百串。”
蔬菜不洗直接下锅涮
“老板,再加2串金针菇。”一位年轻男子对老板说。此时,10多个人围坐在麻辣串摊位旁,捞出已经煮熟的涮品,蘸着芝麻酱和辣椒油,吃得酣畅淋漓。
听到边上食客要金针菇,老板从桌上抓起装有金针菇的袋子,从里面拿出一小把放到锅里。记者看到,桌子上还放着几袋没开封的金针菇,老板拿金针菇的袋子跟这些密封着的袋子是一样的,原来这些蔬菜在下锅前都是不洗的。但记者发现,前来吃串的市民似乎一点都不在乎。
记者问道,这些菜为什么不是用竹签串好的,老板表示,串好的菜已经卖完了。“现在这个点,串好的菜都卖完了,上午还得备料、串肉,菜串的就少。我这样拿也一样,比串起来的量还多,放心就是了,我不会少给你们的。”
10日,记者通过朋友介绍,联系上一位不久前经营麻辣串摊位的隋女士,隋女士说:“金针菇本来就是不洗的,很多菜买来一天卖不完,洗了怕放不住。要洗也只是洗一部分,洗的用完了就涮没洗的,菜洗了不方便带,一般就是稍微摘一下就直接放锅里面涮。”
签子循环使用不稀奇
记者看到,很多顾客吃完走后,老板把剩下的竹签顺手放在了地下的箱子里,箱子边飘满小飞虫。记者问这些竹签怎么处理时,老板很不情愿地说:“刷刷再用,这些签子很贵的,谁家都不可能每次都换新的。你看看路边的那些烧烤店,签子都烤黑了还用呢。”
“签子都不洗,第二天接着用。”隋女士告诉记者,商贩们为了降低成本,麻辣串所用的签子每家都是循环使用的,一直用到不能用了或者断了才扔掉。
记者问及串串时的卫生情况如何,隋女士很干脆地回答记者:“直接用手。我刚开始干的时候还戴过一段时间手套,但戴着手套串菜很不方便,没几天就不戴了。”
“麻辣串煮的肉丸根本不是肉做的。”隋女士说,“麻辣串用的贡丸、鱼丸、蟹棒等丸类,在农贸市场、海鲜批发市场都能买到,这种丸子就是人们说的人造食品。”
“骨汤”是清水加调料
10日上午12时许,记者来到潍坊市区世纪泰华城东侧一家名为“串串香”的麻辣串小店内,记者看到,这家麻辣串店内有两个麻辣串台面,刚进门口的台面围坐了9个人,南侧房间里的台面周围也坐了10多个人。
记者随便找了个角落坐下,老板接着就送上一个放着芝麻酱的盘子和一双筷子。记者看到,方锅内煮满了用粗细不等的竹签串着的蔬菜、肉丸等。当记者问起价格时,老板很惊讶地反问记者:“你没有吃过吗?细签子5毛,粗的1块,你想吃什么拿什么,吃完一起数签儿算钱。”
为了防止干锅,每隔十多分钟,老板就用挂满油渍的水瓢舀出呈暗红色的汤料往锅内添加,看到串不够了,老板就将提前备好的串放进锅里补充。记者问这些汤是什么汤时,老板说是骨汤。
谈到汤料,隋女士告诉记者:“最初做这个生意时,我也不太懂,就从调料店里买回各种调料,又在市场上买了猪骨,回家熬成汤,第二天再拿到摊儿上用,结果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成本高,除去各种费用根本赚不到几个钱。干了段时间,才听同行说,所有麻辣串的汤料都是清水加调料,根本不是熬成的骨头汤。从那以后,我也改用清水加调料了,发现调出的汤和用猪骨熬出的汤差不多,顾客根本吃不出骨头汤和清水汤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