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能保持清醒

希望你能保持清醒
2022年06月12日 23:19 彬彬有理

只有最清醒的人,才能看清问题本质并且再一语中的。

  原标题:痴迷邓超、两度离婚!内娱最敢说真话的女演员,杀疯了!

  作者:彬彬有理

  郝蕾还是那个郝蕾。

  许久未露面的她,在一档轻访谈节目,瘦回了颜值巅峰。

  还和从前一样,说话一针见血,善于诘问和反思,三言两语,便用极其准确的表达,说出对烂片流量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的观众心声。

  直接,犀利,且毫不遮掩,这很郝蕾。

  我赶紧打开豆瓣,发现节目页面的短评下,大家发出了相同的感慨:谁能不爱郝蕾呢?

  好像在大家心中她除了是无冕之王,这么些年,她还成了影视行当的繁荣幻象里,一直清醒不装睡,坚持说真话的人。

  大概两年前,沉寂许久的郝蕾重新被大众看到,原因是她接受采访时批评了当时正受追捧的炸裂式演技,称所谓的炸裂,爆发力,都是一个戏剧学院大二学生应有的水准,如果一个成熟演员拿这样的表演当标杆,那标准实在是太低了。

关于这段采访的截图满天飞,很多人拿郝蕾的话“扫射”有炸裂嫌疑的演员,其实在采访的后面,郝蕾还说了一段得罪人的话。关于这段采访的截图满天飞,很多人拿郝蕾的话“扫射”有炸裂嫌疑的演员,其实在采访的后面,郝蕾还说了一段得罪人的话。

  大意是,现在中国的女演员一说偶像就是梅丽尔。斯特里普,而今天最好的演员应该是伊莎贝尔。于佩尔,技术不达标的最高偶像就只能是斯特里普。

  此话一出,“热心观众”立马又列出了视斯特里普为偶像的女明星名单。

  锋利且不留余地,这绝不是一个淡出公众视线已久,重回圈子的女演员该有的强硬姿态,但这的确是郝蕾的行事作风,冒不冒犯都好,涉及专业,她就是要说。

  在一档演技竞技类综艺里,郝蕾帮演员排练,兴头上来即兴模仿了一段宫斗剧里的烂表演,因为太过传神精准,一度成了不看节目的网友特意打卡的名场面。

  最近的轻访谈《她的双重奏》重提了这件事,郝蕾重看自己的模仿笑出了声,有网友留言说这也是一种表演形式,郝蕾当即眉头一肃,强调这是一种坏形式。

  郝蕾就像一个生怕学生听不懂题的老师 ,耐心解释演员不能在镜头前表演思考,说着说着就在镜头前用“表演”示范了一遍。

  要不说郝蕾就是郝蕾,每次模仿都能抓住精髓,摇头晃脑故作思考的神态和最近的谋女郎采访高度相似,以至于弹幕里都在cue“正主”的名字。

  这个访谈节目本身说不上多么精彩,甚至文案旁白都稍显故作深沉。

  和易立竞许知远比,高下立判,但郝蕾永远言之有物,一以贯之,撑住了这个节目想要的厚度。

  谈演员追名逐利,她说以前会觉得他们在侮辱自己的职业,现在觉得不至于那么严重。

  网友说近几年没有好看的影视剧,她直言不是时代滤镜,确实是行业下行,因为整个行业都急功近利,陷入剧种单一,审美单一的恶性循环。

  关于年龄焦虑和少女感,她不否认年轻时的自己明艳动人,话锋一转又说少女千千万,就把少女感留给少女。

  谈及人情世故,她说世故这个词对她来说就是贬义的。

  我羡慕她不惑之年,还能任性地说人情世故是贬义这样的话,得是多么强大自我的人,才能四十岁不被世俗磨平棱角。

  节目组说很多演员会莫名害怕郝蕾,被郝蕾一语道破,很多人只是害怕真实的存在。

  于是,网友把五月份的金句输出机和人间清醒颁给了郝蕾。

  我暗自捏了把汗,这两个女明星轮番争抢的名号用来形容郝蕾,实在是把她娱乐化和扁平化了。

  复杂的郝蕾,在易立竞的采访里,在许知远的十三邀里,在一些年代更久远的片段里。

  有人说郝蕾也没拿什么奖,怎么整天好为人师指点别人,我是觉得可以看一看易立竞和许知远镜头里的郝蕾。

  她不仅复杂,立体,迷人,还热衷剖析自己,解构外物。

  从成名、到掉落,到婚变,到彻底的寂默,她都毫不避讳,娓娓道来,真诚地表达自我,让人诧异于她无时无刻的清醒敏锐。

  有一个细节是,郝蕾说自己对当时的男朋友(第二任老公)做过一个“小测试”,她拉着他去看了自己那部大尺度禁片《The Summer Palace》(大家可以自行翻译百度,比色戒惊人),而且是在《浮城谜事》的发布会上,即和很多人一起观看。

  郝蕾一边观察对方的反应,一边给他发信息,问他会不会觉得尴尬,对方只回了她一句自己是来看电影的,言下之意是没有关注其它,就这样打动了郝蕾。

  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小测试,更像是一种危险的考验。

  郝蕾的说法是她一度觉得那部电影影响了自己的恋爱,身为观众,她清楚地知道这部片子会吓跑很多男性,但她必须吓一吓他们,才能给出郝蕾世界的‘通关卡’。

  关于那部电影还有另一个故事,当时娄烨找到郝蕾,希望她出演余虹,郝蕾心里喜欢这个剧本,嘴上却拒绝了娄烨。

  理由是她不想失去她的爱情(当时的男友是邓超),为了阻止自己回头,郝蕾立刻签了一部并不想拍的电视剧,但几个月后郝蕾还是出现在了娄烨剧组。

  彼时她已经拍了《少年黄飞鸿》和《少年天子》,口碑极好,风头正盛。

  她知道接拍《The Summer Palace》对自己的亲密关系会造成冲击,就连剧组工作人员都有说闲话的,但她就是义无反顾拍了,披上演员的身份,成全一部风险极大的好电影。

  大多数时候,郝蕾都表现得异常理智,甚至得知自己怀了双胞胎时 ,郝蕾说“我的喜悦已经在奔往喜悦的路上消耗了”。

  同样敏锐的易立竞追问奔往这种喜悦状态的路上,艰难吗?

  郝蕾是怎么回答的呢,她说追求事实不太艰难,调整内心是非常艰难的。

  这话当然是建立在她上一段失败的婚姻基础上说的,四年过去,郝蕾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地审视自己,她用“动手术”形容第一段婚姻,用非常具象生动的形容描述心碎的感觉:

  心碎一地的程度还不够,是碎一地,研成沫儿,突然又来了一个龙卷风,给吹走了。

  可以这么理解,一个经历过婚姻坍塌的女人,重新走进婚姻不难。

  难的是她要完好地修复自己的内心,当她修复了自己,孩子的降临也被赋予了新生的意义,而修复的过程犹如刮骨疗毒。

  郝蕾是那段时间开始信佛的,有句话说,未知苦处,不信神佛,我猜测郝蕾那时的生活是翻天覆地的,而职业的敏感度又放大了种种伤痛。

  人在痛苦的时候往往最想放纵麻醉自己,可惜郝蕾天生清醒,不仅清醒,还试图记住这些情绪放在日后的角色上,这大概就是艺术家的某种自毁。

  郝蕾无疑是清醒的,只有最清醒的人,才能看清问题本质再一语中的。

  但我越来越觉得,郝蕾的痛苦也是源于这种清醒。

  补完郝蕾的全部采访,我发现钻研表演和尊重表演这两件事,郝蕾足足坚持了十多年。

  她不是像某些女明星一样,随着舆论浪潮改变人设,突然跳出来说大家要尊重这个行业。

  她从始至终对演戏这件事矢志不渝,也不避讳自己在表演上的野心。

  二十几岁就说希望自己的表演可以写进教科书,无数的采访里,郝蕾都将表演这件事放在了很高的位。

  表演是她手里捧着的水晶球,她不允许别人把它摔碎,或者践踏。

  她塑造的角色撑起她说这些话的底气,香港班底拍摄的《少年黄飞鸿》,郝蕾贡献了灵动的表演,诠释了甜美娇俏的十三姨,在一众香港演员里融合得很好,可以说毫无内地演员的水土不服。

  《少年天子》里的静妃,飞扬跋扈,明明是个又疯又坏的反派,却让人恨不起来,反添几分心疼,因为演得太好,导演给她加了不少戏份。

  讲述母女关系的《春潮》,郝蕾整个人的灵魂都在角色里,影片最后几分钟郝蕾的独白,一开口我就被震住了,觉得整部电影值回票价。

  小众电影《第四张画》让她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

  可是在许知远的《十三邀》里,郝蕾的疲态显露,十年过去,她用扎实的表演理论武装自己,呼吁同行,但一切都没有改变。

  我猜这种不变让郝蕾失望,痛苦,有一种只有自己一个人战斗的深切孤独。

  从前那些采访里,郝蕾尽管经历低谷,但说到表演这门艺术,眼睛里就有光,虽然说的都是大胆抨击不中听的话,但无法掩饰她对这个行业热切的期盼。

  《十三邀》里,郝蕾提到张颂文的朋友找他帮忙让孩子学电影, 眼底都是困惑,接连反问读书都读不明白怎么读剧本,难道演员在别人眼里是这么没有文化的吗?

  你说这是怪外行看低了演员,还是很多所谓的演员自己砸了这行的招牌,我觉得二者皆而有之。

  也提到和圈内人前一晚还在一起碰杯,第二天在红毯假装不认识的离谱事件。

  凡此种种,让郝蕾曾经的期盼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力和愤怒。

  在浑浊的环境中,是浑噩的人更痛苦,还是清醒的人更煎熬?

  我认为是后者,越清醒的人越折磨。

  很多年前,郝蕾还抱着美好的愿望,认为假以时日,大家都更理解艺术就好了,但时至今日,让她饱受非议的《The Summer Palace》还没有解禁。

  郝蕾也说过,不在意拿不拿奖,只希望可以演戏到80岁,不过如今的情形是,郝蕾刚过四十,能拿到的本子和角色就少的可怜。

  可能郝蕾自己也知道,整个市场变得更差了,2000年前后那样自由健康的创作环境不复存在,但天生就带着使命感的郝蕾,依然不想妥协,不愿践踏来之不易的水晶球。

  用世俗的标准衡量,属于郝蕾的‘塔尖’始终没有到来,但没关系,大家一如既往爱郝蕾乖戾又丰腴的灵魂。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情感女性清醒

精彩原创

新闻排行榜

原创视频

公众号

官方微博

美图精选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