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倘若以剧情的新奇完整抑或主题思想的深邃隻永为标准仔细椎敲,《剧院魅影》一定不入很多戏剧评论家的法眼,然而,就是这么一段毫无新意的情节,却被韦伯和他充满创造力的伙伴们打造成了迄今最成功的音乐剧,剧院幽灵也摇身一变,从以往旁人避之不及的怪物变成浪漫悲剧的男主角,博得了成千上万观众的同情与喜爱。偶像总有成为偶像的道理。《剧院魅影》之所以长演不衰,绝非靠着一时的炒作,而是由于它有几件百试百灵的“魅力法宝”。
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
首先,它拥有浪漫的爱情故事。无论世界怎样变迁,爱情都是个永恒的话题,幽灵、克里斯汀与拉乌尔之间的爱情“三角关系”尤其为作者制造戏剧冲突提供了现成而绝佳的材料。
一旦褪去剧院幽灵身上的恐怖色彩,人们就会发现,这原来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渴望爱与被爱的凡人。他天才的头脑、狂傲的气质、冷酷的手段令人战栗,同时,他的不幸遭遇和孤独而脆弱的心灵又唤起人们的同情。或许正是潜意识中存在着对强者的敬服和对弱者的怜悯,很多观众对幽灵这个复杂的人物十分着迷,甚至为他掬一捧同情的泪。这种审美趣味与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无关——换句话说,很少有人真正认为幽灵的残忍行为应当受到鼓励,然而他的所作所为放到剧中,就成了哥特式浪漫故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与阴郁而暴戾的幽灵相比,女主人公克里斯汀清新柔弱,楚楚动人,以被保护者的姿态出现。对无依无靠的她来说,幽灵担当了“父亲”和“音乐天使”的角色,但幽灵的真实面目和强烈的占有欲望打碎了少女心中的幻想。经过—次次的挣扎,她变得越来越坚强,最终得以摆脱幽灵的精神控制,同时也赢得了自己的幸福。不要责怪克里斯汀的选择,她是个俗世中的小女子,幽灵的爱固然轰轰烈烈,可拉乌尔平凡却踏实的爱情才能给她真正的安慰。有趣的是,这个“三角关系”“中的第三只”角——十分无辜的好人拉乌尔却为很多魅影迷所讨厌, 因为他成了妨碍幽灵获得幸福的绊脚石。
牺牲剧情,成全音乐
其次,它拥有引人入胜的音乐。流行也罢,古典也罢,韦伯大师都能驾轻就熟,他的音乐才华毋庸置疑。除此之外,他还有过人之处:能准确地把握住大众的欣赏口味,每部音乐剧总能推出若干令世人口耳相传的曲目。这些曲目自成一体,往往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甚至在歌曲排行榜上风光无限,为音乐剧的广泛传播立下汗马功劳——你听过《回忆》(Memory)吗? 你听过《爱改变一切》(Love Changes Everything) 吗?
你听过《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 t Cry For Me, Argentina) 吗?它们都出自同一个“家族”——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有评论家評击韦伯不惜牺牲剧情或角色的性格来换取美妙的流行单曲,颇有些哗众取宠的味道,可放眼望去,有几个作曲家能像他那样,以魔法师般令人眼花缘乱的手法,为大众提供如此众多的优秀作品?
作为第一部登上英国唱片销量排行榜首位的音乐剧,仅在英国和美国,该剧1986年伦敦首演阵容灌制的唱片便创下了数百万张的销量。《剧院魅影》的走红,也充分证明了群众基础的重要性。
若论音乐结构的恢弘严谨,《剧院魅影》比不上《悲惨世界》,然而你很难不被它雅俗共赏的旋律所吸引。就像《芝加哥》(Chicago)以爵士乐恰如其分地描暮出20世纪 20年代的美国都市风情那样,韦伯在《剧院魅影》中采用的轻歌剧风格与该剧的古典背景亦十分吻合。更妙的是,由于故事发生在巴黎歌剧院这个艺术殿堂,音乐剧中含有大段的歌剧“戏中戏”,当剧中人物在戏里戏外切换角色时,整部《剧院魅影》的音乐却当然,《剧院魅影》中的音乐并非纯正的古典,其中融入了大量的现代流行元素,使得这些旋律优美的曲目既博得了古典乐迷的好感,又讨了普通音乐剧爱好者的欢心,由此看见韦伯深厚的音乐素养和游刃有余的处理技巧。序曲的惊心动魄,《夜之旋律》(The Music of the Night)的悠扬婉转,《别无所求》(All I Ask of You)的款款深情……那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动人地诠释了这个惊险而浪漫的传说。
另外,它拥有无与伦比的舞台效果。在《剧院魅影》中,导演哈罗德。普林斯和舞台美术设计师玛丽见。比昂松(Maria Bjornson)不仅再现了巴黎歌剧院的富丽堂皇与幽暗神秘,而且像故事中天才的幽灵那样,在舞台上下设计了重重机关,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震撼——凡到过现场的观众都会承认,这部音乐剧获得1988年“托尼奖”的最佳布景、最佳服装等奖项的确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拿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歌剧院大吊灯来说,这件华丽的复制品由6000个小灯泡组成,宽3米,重1吨(真灯重达8吨),3个工作人员花了 4周时间才制作完成。根据剧情,第一幕即将结束的时候,吊灯在狂怒的幽灵操纵之下,跌落到克里斯汀脚边。这盏巨大的道具灯实际上安放在剧场一楼的观众席上方,随着剧情的推进,它应声向观众头顶坠客,而制动装置直到最后时刻才发挥威力——此时,惊魂未定的观众便能身临其境地感
受到剧院幽灵所制造的恐怖气氛。歌剧院地下室是音乐剧《剧院魅影》所制造的又一剧场奇观。为了模拟幽暗神秘的效果,舞台上甚至挖了一个人工湖,让幽灵划着小舟,带领克里斯汀穿越波光粼粼的湖面来到他的地下王国。此时,四周鳞次栉比的巨大烛台缓缓升起,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这种罗曼蒂克的场面,怎能不叫人坪然心动?
令人惊叹的效果层出不穷:化装舞会一场中高大宽阔的主楼梯,耗费两千多米布料制造出的帷幕重重的舞台……音乐剧《剧院魅影》尽其所能把巴黎歌剧院的风采展现在观众面前,难怪有人说这部戏真正的主角既不是幽灵,也不是克里斯汀,而是古老华美的巴黎歌剧院。
看一看这组数字,你也许会对《剧院魅影》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每场演出都有130名演职人员直接参与,需要14位化妆师、22次场景变换、230套服装、281支蜡烛、250千克干冰,以及10台烟雾制造机。
当然《剧院魅影》一炮走红的原因还能找出很多,比如演员精湛的演技,以及成熟而有效的宣传手段……总之,如果你自认为还有些浪漫的情怀,那么它绝对是你值得到剧场一看的精彩好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