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几年,如果提起中国内地低成本高收益的电影,许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起2012年的《泰囧》,及2015年的《煎饼侠》。两者都以区区几千万的成本,收获了高达十二亿的票房。塑造电影场新一轮财富神话的同时,也成就了初执导筒就一炮而红的演员徐峥与主持人大鹏。《泰囧》和《煎饼侠》的背后,站着同一位女人:陈祉希。
初见陈祉希的人,都会惊诧于这位被业界戏称“30亿姐”的黄金制片人的美貌,及年轻。拥有高挑身材、姣好面容及煦日般朗朗笑容的她,本是一名演员,中戏毕业,一出道就演女主角,后来因为做演员“不满足”,不愿意勉强自己妥协于“需要交际、应酬、向别人示好”才能得到工作的行业变化,转身片场幕后,做起了制片人。
这一做便风生水起。
于是,无数人在艳羡感叹的同时,不由心生疑窦:难道上苍也是颜控?会格外眷顾外貌上乘的人?但陈祉希轻启一口贝齿,用她小公举般的柔缓声音讲起她如何在泰国突破重重障碍见到旅游部长,说服对方让她在“历史上从未断过路”的曼谷唐人街封死三小时只为完成“陈思成导演想拍的镜头”,做到了连好莱坞都没做到的事;讲起她为了维护剧组的团结氛围,发现有问题的人时不管任何情面马上开掉,“不管别人怎么想我,无所谓”;讲起她“有了目标,(就会)不惜任何代价去完成它”;讲起她跟众多导演演员铁磁般的关系,“我是一个水性的人,无论你多么坚硬都会被我打动”……原来这世间所有人的所谓“坦途”,本就都没有任何偶然存在。
“很多人对演员的理解是有歧义的。认为通常环境太优越或太漂亮的人,就不愿意太努力。”陈祉希有位身为成功商人、笃信“文化课最重要,艺术是素养补充”的妈,从小近乎严苛地要求她学好数理化,同时带她学舞蹈、钢琴、声乐、书法……十二岁时她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整个哈尔滨就招两人,妈妈说我们不去,她还是要学文化的。高二时考大学,以远远高出分数线的文化课成绩被北影和中戏同时录取,妈妈认为这次学校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放行。
虽然身为“标准的”富二代,但陈祉希总结自己最大的成就是“没有人说我不好”。“他们说我身上最宝贵的一点就是:没有在优越环境里长大的女孩的矫情跟娇气。摸爬滚打,怎么样都ok。”无论是片场还是办公室,她经常被评价为“母爱泛滥”的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评价是在2005年的新疆,来自张丰毅。那时她才23岁,每天早上去菜市场买好几只羊腿,切完带到剧组让助手拿签子串,在沙漠里拿梭梭柴烤羊肉串分给大家吃;谁有什么事儿她都会冲上去帮忙……“希望所有人都好,谁都困难都想帮一把。”这习性延续至今,前几天刚刚组织《煎饼侠》成功收尾大party,她从中午12点开始买羊肉、牛肉、海鲜,回到公司的大露台,切肉、腌肉、串肉串、自己炒香辣虾……一直到晚上11点聚会结束,她全程站着,给大家烤肉、倒酒。“我是看着大家高兴我就高兴的人!”
“有些人是你们陪我玩儿,我玩爽了不管你们开不开心;但我是我陪你们玩。我不喝酒不抽烟,我永远在任何环境里面最清醒。”
“你是一个把自我放得比较低的人?”
“是的。我的自我是比较小的,但是很自信,很坚实。”一直以来,陈祉希对自我的界定,同她对中国未来电影市场的预判一样肯定。“绝对不是虚火。它会越来越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专业性的电影和正向的电影会占据整个市场,把非专业和不遵循行业规则的东西慢慢排除出行业之外。我相信市场是会越来越大的,因为我们的市场正在给观众培养一种消费习惯跟理念。”
揭秘:《泰囧》和《煎饼侠》如何收获了30亿?
新浪女性:你现在有个响当当的名号“30亿姐”。见到你之后我最大的好奇是:这么美这么年轻的姑娘,这30亿是如何做到的?背后有一部“血泪史”吗?
陈祉希:我觉得一半偶然一般必然吧。其实每一个项目的过程中都是困难重重的,但我的性格可能属于只要战胜了困难,就不觉得它是困难了。反而哪个项目是半路推不下去的,夭折了,才会认为它是真正的困难。目前来讲我们的项目都还推得比较好。我是一个并不高产的人,差不多一年半一部。不像很多人在同一年里抓很多项目。我也会孵化很多项目,但是真正满意、让我愿意去做它的、能够推向市场的并不多。
新浪女性:这种不高产是刻意为之?
陈祉希:也不能说是刻意为之。我是那种很谨慎保守的人,一个项目不在我的心里把握到90%以上,我是不会开机的。不像很多人觉得百分之六七十就ok了;去博五个,两三个会好就会做量产。我不是。面向市场,我希望每个项目都能准确。
新浪女性:你评估这个百分比的依据是什么?
陈祉希:方方面面吧。比如那时大家问我对《泰囧》的评估。我说当我见到《人在囧途》的导演叶伟民的时候,我就说:叶导,特别感谢你打了一个结实的基础,如果不是因为《人在囧途》,我是不敢做《泰囧》的。他是特别善良、可亲的一个人,呵呵呵笑了,问为什么呢?我说因为看《人在囧途》时我从头笑到尾,当时就觉得宝强和徐峥会成为一个大的IP,他们可以一路拍下去,就像当年的冯氏喜剧一样。但是(《人在囧途》)这个项目基于当时的成本投资太低了,再加上宣发做的不好,所以到5000多万就止步了。但是你去看,在网上它没有负口碑,全都是说这个电影好看,问会不会有下一部。它的(网上)点击率我接手时有1.2亿,换成10%的转化率,就有1200万人了。如果每张票30,已经达到3亿多的票房。再加上那些曾在电影院里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实际上是有基础的。而且,那时我还没有想到把黄渤哥加进来。他一加入,相当于我们把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喜剧力量全部融合在一起了。所以(《泰囧》)那个项目成本我们控制得很好,没有输的理由。
《煎饼侠》也是同理。(《屌丝男士》)当时20亿的点击率,我算的是1%的转化率:2000万人,30块钱一张票,就有6个亿。即便再除以2,0.5%的转化率够低了吧?还有三个亿呢!
转身:“为什么制订规则的人不是我呢?”
新浪女性:听你头头是道地说各种投资、转化率,真的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这个女人真的原来是演员吗?从演员的感性到制片人的理性,这转变是怎么在你身上发生的?
陈祉希:做演员这件事情对我来讲是不满足。(当年)考了中戏学表演我很喜欢,但做了演员之后觉得我的个性太强了,家人对我的保护太好了,在顺境中长大,我其实有点经受不了挫折。我2003年第一部戏《走出蓝水河》我上来就演女一号,一直演下去,我不需要跟任何人示好,就凭自身的条件和表演,大家就会认同,给我好的戏演。但到了2007年、2008年,心里突然觉得很受伤。那时候电视剧行业看起来特别蓬勃,一些热钱涌进来,行业发生变化了:不交际,不社交,不向别人示好,很多角色就会与你失之交臂。而且经纪公司从2005年大批涌现,专业经纪人会用专业的方式输送演员,但还有很多非专业的就会带着艺人去应酬,认为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让艺人有戏拍。这就会打破一些行业规律性。(这些)我都遇到过,所以我很排斥。你让我去吃饭,我根本不可能去吃。大家给我的定性就是“你不适合在这个行业发展”。那时候我就想:我是个性格非常好的人啊,跟谁都能做朋友,但就是恰恰不能低头,就不适应这个行业发展了?为什么是你们制订这个行业规则呢?为什么制订规则的人不是我呢?……
新浪女性:斯琴高娃曾评价你“她全身的细胞都会演戏”。就这么不演了,会不会遗憾?
陈祉希:特别遗憾。我妈是站出来坚决反对的。她跟我讲:想看到光明,最后那点黑暗你要接受。你如果觉得哪个电视剧你能出来,不行我们家投。我想想觉得这事儿太奇怪了!那我不也变成了一个打破行业规则的人了吗?等于用钱给自己买机会。我就是一个要公平的人,我又变成了打破公平的,我做这件事情干嘛呢?后来我说算了,我就是想做制片人。我妈当时挺痛心的。一直到《泰囧》,她都没有完全认同我(做制片人)这件事。直到《分手大师》过后,《煎饼侠》,我妈妈才慢慢认可:ok,你选择了一条最适合你的路。
新浪女性:“投资是她作为商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其中包括钱的投资和爱心的投资。”这是一位导演对你的评价。钱的投资好理解,爱心的投资指的是?
陈祉希:情感。好多人问为什么你跟每个导演关系都特别好?我都叫他们大哥。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对他的工作是全情投入的。所以我要求我的团队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会用我的方式去感染他们,让他们变成有爱的人。如果你真的不爱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做。
现在有很多青年导演,我觉得他们的技术已经达到某种层面了,他们有时缺少的是关心和关爱。就像我那天遇到一位青年导演,我问他为什么你在项目结束时没有进行一个导演式的宣传梳理呢?导演也需要做个人品牌,就像我现在做制片人也需要有自己的个人品牌一样。他向我吐了一堆苦水。后来我就说:你下一个项目我来帮你做吧,你不用出钱,我来想办法,帮你去做品牌管理和梳理。我觉得青年导演需要的是这样的关爱。
新浪女性:这种在娱乐圈里超好的人脉,也是你能够成功转型制片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吗?
陈祉希:我觉得是。是因为你先付出爱了之后,别人无形中会对你形成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是最难买的。为什么这些导演在转型的时候都会选择第一部电影跟我合作?我觉得更多的是出于信任,而不是出于能力。“能力”这件事是看不见的,而且有的时候能力也会使错地儿,有浑身解数方向错了也不代表这个东西会成功。起初一点都是信任:我相信你会陪伴我,你会支持我,你会跟我一起把这件事儿做好。
新浪女性:从理性的角度、商业评估的角度,你认为一个制片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控制预算?
陈祉希:不是。其实大家对制片人有一个误解。像你刚才说的那种不叫制片人,叫制片主任,是技术工种。但制片人不是这样的。像我们新一代的制片人越来越趋向于陪伴导演,给项目定一个方向。方向定准了,我们做一个什么样的资源搭配才会让这个项目有最好的辅助。在各个点上去推测,用什么方式引入最优良的投资资源进来,能够进行资源的最大化释放。
新浪女性:一个能够更有效、更多元整合资源的人?
陈祉希:没错。还有一点:你得懂导演。就像导演导完一部片子。有的人说后面那部分应该剪掉,它会影响什么什么。每到这时我就会站出来说,那个部分才是导演最想要的。某种程度上你要捍卫他。我也知道那个东西在未来面对市场上会有小摆动,但是你怎么知道那个摆动不是好的?它不是个话题呢?……我们在帮助一个导演的时候,要像他的影子一样,知道他最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当然,当他最想的东西你也认为有很大问题的时候,要站出来告诉他是不是可以少留一点……这个是制片人的工作,而不只是简单意义的技术层面的片子完成了让你们看。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