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新浪女性举办的“新浪2009中国化妆品高峰论坛”在上海开幕。此次高峰论坛有助于听取消费者意见,加强消费对化妆品安全的认知;也为化妆品业界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这些成份,特别是生物技术现在越来越丰富。对于生物技术未来在化妆品方面添加运用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要请出的还是专家,请出的是美容专家金韵蓉女士,还有美容专家牛尔,医学博士Dr.E。
我想这个话题叫做化妆品安全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这对于消费者和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关注的。金老师,我们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化妆品的安全到底有多重要?我觉得用什么形容词好像都不为过。
主持人:牛尔老师,我刚听李静说你在电视节目里面会说很多的专业词。目前的生物技术运用到化妆品里面,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是不是以后在成份标注上列出这么多的让大家眩目的化学成份,大家应该怎么识别?
牛尔:我先说明一下化妆品安全标识,上千年以来女性都受到铅毒之害,以往的女性都是用铅来化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被美国的一家公司禁止使用。一直到1913年的时候我相信开启了百年化妆品安全,之后不断地有新的机构,有新的单位研究化妆品的安全性。一直到今天,我们相信国内也有卫生机构把关,还有民间的团队,每年对新的成份重新解释安全的状况。
其实大家都知道化妆品不要只看成份,而是要看成份的程度,萃取的来源是什么。另外还要看成份本身浓度跟其他成份集结的协调性,制成很重要。这几年我们也听到了一些陆陆续续的变化,比如在97年的时候爆发了英国的狂牛病,那时候英国各种牛奶,还有胶原蛋白。我自己相当幸运,也可以说很不幸,当时在英国,所有的记者都问我,公司就要我讲我们的牛奶是德国进口的,所以没问题。后来牛奶在欧盟全部爆发,规定三个国家的牛奶都不能用。大家就追查这个事情,我们也透过发信,用传真的方式去问,最后也说是安全的。这两件事情都引起当时台湾消费者非常大的恐慌,后面我还遇过大麻,他们用大麻萃取出来的油做成保养品,中国受烟毒之害非常长的时间,所以当时禁止使用,为了这个特别定了法案,在台湾。一直到今天为止我们也看到了许许多多新的东西,我想这个主流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抗氧化的成份。这些在安全性的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使用上问题。本身是抗氧化的素材,可是消费者拿回去之后隔个半年再拿出来,到时候变成黑色了,这就不是护肤品了。这类的产品我相信每一家化妆品公司标识的时候一定会写的很清楚,它能用三年,但是开封之内多久之后不可用,这个目前还做的不好。这些问题在目前对于消费者来讲,他肯定会有类似的恐慌。
我自己看了非常多的书,在美国有一个非常畅销书的作家,他写了一本书,他说你只要到化妆品百货公司,你要买化妆品,一定要找我,你要来看这本书,他把所有的品牌打分数,只要是添加金牛成份的,一定会是缺点减分的东西。在某些方面来讲也有过分过度的直观,不够客观。在台湾前一阵子非常流行皮肤科医师写书,而且帮消费者把关。在台湾2006年的时候开始执行全成份的标识,那时候有很多医师开始写书教怎么看成份,把市面上最畅销的产品成份一一给大家拆解,但是会发生一个问题,有些成份他们会说这个会去痘,这个会导致粉刺。如果说这个成份只是加了0.1%,加在这里头又是必须的成份,我想这样的讲法有一点点反而过度了,只是卖弄专业,这样反而会造成消费者另一层面的恐慌。
主持人:现在大家所关心的安全问题上,其实不光是企业的问题,也不光是消费者本身的问题,大家其实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然后越搞越复杂,有点这个意思。
牛尔:我想对安全性来讲,第一个如果坏掉氧化了更不安全。第二加了很多防腐剂保存很久,好像很安全,但是擦了之后有很多的沫,这中间怎么样拿捏是很重要的因素。像巴黎欧莱雅,很大的集团开始标识说,我们这个产品不含防腐剂,大家都在关心环保的问题嘛。
主持人:所以说生物技术在化妆品领域的发展非常快。而且这种快的速度可能是可 们,或者是消费者们都比较惊叹的。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就更注意安全问题。我们能不能相信现在很多品牌在宣传过程中,就有这样的宣传,比如说真的是改善你的肌肤,由内而外的改善。我总觉得覆盖脸上能吸收多少呢,这是很关键的问题。牛尔老师怎么想?
牛尔:我觉得未来以护肤保养品来说,最需要克服的是要更精准地说出,比如说吸收量,或者说擦了多少的剂量,改善的程度是什么,一切都需要量化,而不是用一个比较感性的说法来说明。其实每一个人的皮肤,真的都不太一样,如果说要达到理想的,需要每个人专门定制,这个阶段也不可能。自己在家里环境不比在化妆品工厂里头的要求,质量的要求,还有制作的时候的确有一些风险性,所以这种东西要把有风险的角度放到最小。
我就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品牌,他行销方式错误,他错误的方式是用直销的方式,用很神秘的方式,卖的非常贵,七日换肤,七天把你皮肤撕掉,换成新的皮肤,加上很多的艺人,结果一堆过敏的人出现了,这个事情被卫生署知道了,最后禁止继续使用这个品牌。
我再举个例子,当时我的朋友用了一个号称有8%果酸的产品,这个产品我们很多朋友用了没事,唯独他用皮肤灼伤,半年之后泛红的现象才获得缓解。真的是每一个人的肤质不一样,安全性真的是最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