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
钟,鼓楼位于北京地安门外大街北端,是古都北京南北中轴线北部终点的一组古代建筑。两楼气势雄伟,巍峨壮观。作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1957年由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成立文物保管所。
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初名“齐政楼”,后毁于火。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重建宫室的同时,又重建了鼓楼。清初毁又重建,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再次重修。民国以后,鼓楼曾一度改名为“明耻楼”,并先后辟为“京兆通俗教育馆”、“北平市第一社会教育区民众教育馆”,解放后鼓楼成为“东城区文化馆”,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文化场所。1984年国家文物局、市政府拨出专款,对鼓楼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同时在楼上安装了自动化消防系统,提高了防火自救能力。
鼓楼通高46.7米。总占面积约7000平方米。三重檐、歇山顶、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供券式古代建筑。
钟楼:位于鼓楼正北,元至元九年(1272年)建。后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建,又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再次重建,为防止火灾,重建时全部采用砖石结构,并在楼前立有乾隆御制重建钟楼碑记一通。民国期间曾在楼下办过电影院。解放以后一度作为“东城区少年活动站”。1986年由国家文物局拨出专款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葺,并保留了清代所绘的彩画,钟楼通高47.9米,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重檐、歇山项,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古代建筑。
更鼓:古代报时器具之一,鼓面直径约1.5米,是用整张牛皮蒙制。鼓楼原有更鼓二十四面,(用以代表二十四个节气),但随世事沧桑,年代变迁大部分遗失,现仅存一面大鼓,鼓面上有刀痕多处,是更子年间八国联军(英、法、美、日、德、意、奥、俄)侵入北京时所为。鼓楼击鼓报时自有规律,每晚七时定更击鼓二通,共108声,以后每个更次击鼓二通,直至五更。其击法很有节奏,现老北京仍流传有“紧十八、最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分”之说。
铜壶滴漏:是我国古代主要计时器具之一。原鼓楼有铜壶滴漏一座,现已遗失无考。据《图经志书》所载“鼓楼之铜刻漏,制极精妙,故老取传,以为先宋故物。其制为铜漏壶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中安铙神,设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八,以壶水满为度。涸则随时增添,冬则用温水云”。当时钟鼓楼击鼓撞钟均以此为度。到了清代改用时辰香计时后,漏壶计时方法才废止。
麒麟碑:原为麒麟碑胡同某府前照壁上所嵌的一块汉白玉碑。碑身雕有麒麟,故名“麒麟碑”。这块石碑被埋在地下,清末民初出土后被移置到鼓楼内保存。
铁钟:古代氢时器具之一,铸造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高约4.2米,直径2.4米,钟厚“0.17”米,重约25吨,原悬挂于钟鼓之上,因其声音不够宏亮,被铜钟替换下来,放置于鼓楼墙外。1983年移置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保存。
铜钟:钟楼报时器具之一,明永乐年间铸于鼓楼后铸钟厂。钟体通高5.4米,直径3.4米,钟厚0.27米,重约63吨。钟体全部由响铜铸成,撞击时声音纯厚绵长,圆润宏亮。“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其击法为:戍初时(现晚七点)撞钟报时称之为“定更”,五更寅正时(现早五点)再次撞钟,称之为“亮更”,其撞钟节奏与击鼓相同。当时文武百官上朝,军民作息均以此为度。
永乐大钟:大钟寺的永乐大钟是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钟高六点七五米,直径三点三米,重约九万三千斤,号称“钟王”,具有“五绝”:一、在世界大钟之林中,铸造年代最为久远;二、钟身内外整齐地铸有佛教经咒一百多种,总计二十三万多字;三、钟声悠扬悦耳,其声学特性,堪称世界大钟之最;四、大钟力学结构科学;五、铸造精美,工艺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