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元的名牌Logo
过去,名师度身订制,那些Logo或签名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
如今,Logo不再受人景仰,花上几百元也可以买到打着名师签名的高街品牌。
曾几何时,为了在盛大派对上艳惊四座,贵族名媛们可以请ChristainDior、CocoChanel这些大师们花上好几个月订制一套晚装,甚至打着“飞的”不厌其烦地反复试装,直到尽善尽美。可惜这个时装的黄金时代早已成为明日黄花,将时装当做艺术品对待的人越来越少,高级时装屋要不就宣告结业,要不就实际上,这种趋势早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不景气之际就开始出现,只是当时奢侈品牌半遮半掩地摆出的低姿态,称之为“副线”,打着设计风格更年轻的旗号,顺便也将价格变得更“低廉”,以扩大消费群体的年龄和阶层,增加销路,如D&G、MiuMiu、DKNY等二线品牌,包括后期的SeebyChloe、McQ等,都是应运而生的产物。但是,尽管这些二线品牌的价钱比起主线,确是便宜一大截,但要说真的低到让普罗大众都喜逐颜开,除了MarcJacobs的几十元可买到的纪念品系列外,大多依旧让普通人望而却步。真正的创举则是KarlLargerfeld为H&M推出的限量系列。
这个在刚开始感觉有些“自降身价”的举动,如今看来,却可足以载入时装史册。一方面,它令奢侈品牌找到了一个称为“Crossover”的理由来名正言顺亲近大众,除了众人皆知的Y-3外,Puma将HusseinChalayan请来做设计总监,又与SergioRossi合作推出高跟运动鞋;同时为Speedo、Nike等多个品牌做设计的川久保玲,将触觉伸向adidas和LeSportsac的StellaMcCartney等,他们在赚足金钱的同时,人气更瞬间急升;另一方面,那些看时尚杂志看到疯狂,却苦于囊中羞涩,只能买ABC货的人们,则被充分激发了热情,只需花几百近千元,就能得到与买名牌同样的虚荣感及满足感,纵然质地及手工比起真正的名牌出品都逊色不少,但多出“限量”这个光环,似乎又让虚荣升了一个舱位。
因此,这也不难解释为何Diesel以限量名义推出只卖390元一条的牛仔裤,在四个小时的疯狂混乱中便宣告售罄;专卖精品的法国买手店Colette会与最大众的Gap合作,从衣服到配饰的整个系列从宣布推出之时就大受关注。换个角度看,其实那些并非广为人知、却不乏才华的设计师们,也乐意借着与这些高街品牌合作的机会,让自己的知名度大为提升,Viktor&Rolf就是最典型的受益者。
其实,与其说是平价品牌贴上名牌Logo为自己镀金,倒不如说是奢侈品牌借着平价品牌的流行度,向大众靠拢,以顺便提升自己品牌的人气,仅仅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行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