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女性 > 服饰潮流 > 正文

让牛仔服回来得再猛烈些(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0日09:20  金羊网-新快报

  当烟草还能做电视广告的时候,狂野西部的万马奔腾,再加上牛仔的健硕身姿,简直把“万宝路的世界”描绘成溢满雄性激素的“真男人的世界”。在那个年代,我们还是毛都没长齐的“假男人”,却独爱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色彩的百货商店里,那些山寨版的假洋货牛仔服。粗粝的丹宁布面料摩挲着肌肤,几粒铜钉铜扣张扬着粗野的味道,然后眼见镜前,身上的肉一天天地丰涨而出,几乎要相信稚嫩的自己,可以仅靠一个绳套,一身牛仔装,便可驯服任何不羁的野马。至今我还看到伴随着这支广告长大的熟男,只穿Marlboro Clas-sics的衣服,直接忽视这10年来风起云涌的男装精致化大趋势。

熟男,只穿Marlboro Clas-sics的衣服
熟男,只穿Marlboro Clas-sics的衣服

  牛仔服之于时装界,犹如过山车:代表产业工人阶层的牛仔服最先以颠覆时尚的方式出现,恐怕在完美演绎牛仔服的Steve McQueen、James Dean和Marlon Brando这些二战后的好莱坞影星身上,丝毫也找不到Gary Grant、Clark Gable这类早期男性的精致气息;后知后觉的高级时尚界渐渐招安了这股“反动势力”,无论是Calvin Klein还是Oscar de la Renta都紧扣“美国性”,将之带入high fashion的境界;之后,牛仔服又陷入被穿滥的窠臼,君不见,这年头,连当总统的都是一条颜色纯正的沉闷牛仔裤加件外套,出现在了非正式的场合。可真正的高级男装界,却一直在强调“柔弱”和“精致”。虽然,设计师们从未停止过输出高级牛仔裤,甚至鼓励男人用牛仔裤混搭--上半身严谨得像名流,下半身休闲得像乞丐。毫无疑问,牛仔上装是久违了的。

代表产业工人阶层的牛仔服最先以颠覆时尚的方式出现
代表产业工人阶层的牛仔服最先以颠覆时尚的方式出现

  2010年春夏,牛仔上装的重新回潮,至少传递了这样信息:美国精神和粗野精神重新回到了男装界。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代表传统势力的共和党伤透了人民的心,实在无法再把信任给予整天把自己打扮得精致而又一丝不苟的“有钱人”。美国人更乐见一种简单直接,由中下阶层所引发的新时髦。而美元的持续坚挺,更是把人们重新拉回到“同一个美国,同一个梦想”的主题歌中,而服装里恰恰唯有牛仔服才是美国真正对这个世界输出的时装文化。2010年春夏季的Alexander Wang女装最明显地表现出了这两种特质,用新的设计手法打造出旧美国女孩的形象,竟然成为了这个春天唯一的霸王。

  然而在男装领域,却由欧洲设计师们把牛仔上装带了回来,与女装界的这股潮流相呼应。D & G用一整系列的牛仔服来勾画男人春天的衣柜。一方面是两位设计师从业30周年的纪念,重新回归西西里岛式的粗粝样貌,另一方面也可视作是对往昔过于娇气的男装的反叛。但有趣的是,两位设计师也同样没有忘记在粗糙的丹宁布上,用夸张而炫目的装饰品与刺绣,提醒消费者,这仍旧是D和G两位先生制造的高档货。在大名牌的聒噪下,美国新晋男装品牌Gilded Age原本便以用火山泥经13道程序印染的丹宁布独行天下,其春天的牛仔服看起来像是把大家都带入了上世纪70年代末的好时光。更为精致的版本是Balmain,刚刚以女装惹起热议的设计师Christophe Decarnin重启其男装线后,便手握一大堆牛仔服。只不过Balmain的男装,虽有丹宁布之表,行的却是剪裁感之实。显然如今设计师干的事,像极了当年Calvin Klein在牛仔服上动的脑筋。他们在重新找回男性的阳刚气质与现代男装对细节与剪裁的双重要求下,获得了平衡。(林剑)

手机访问女性频道,潮流、情感、八卦随时随地一网打尽

新养道特约养生馆

留言板 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