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年前,当北京召开第11届亚运会时,刚刚崛起的中国,想要向世界展示自己;那时,亚运会所承载的是几代国人对于体育和国运的梦想。20年后,亚洲体育盛会再次聚焦华夏大地,广州成为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20年间,从体育外交到人文回归,从举国募捐到不差钱,从没有品牌意识到赞助商破纪录,从“金牌第一”到“好玩好看”,变与不变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届正在求索与创新的亚运会。
1990北京亚运会
北京亚运会会徽图案中除亚奥理事会会徽的太阳光芒外,以雄伟的长城组成“A”字。长城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A”是英文Asia的缩写,二者结合,代表在北京举行的亚洲运动会将成为联合亚洲各国人民的纽带。长城图案还构成“Ⅺ”字,表示本届亚运会是第11届。
2010广州亚运会
广州亚运会的会徽设计是在亚奥理事会会徽太阳光芒的图案下,以柔美上升酷似跑道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很像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跑道和五羊结合形成的燃烧着的火炬造型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也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
服装
除了开幕式与领奖运动员的照片,要想知道北京亚运会的礼服、官方制服、裁判员服装究竟是何模样已经非常困难了。图为当时的亚运会宣传员。
无论志愿者、裁判员还是运动员,广州亚运会参与者的服装都是经过长时间征集、招标、评审和反复修改才最终确定的。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还融入了绿色环保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