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今天过得好不好?

2017年05月26日 13:19 新浪女性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放慢脚步,问问自己好不好,受不受得住,不要让一些可有可无的“目标”遮蔽你的双眼,反而让最真实的感受和心情成了“房间里的大象”。

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关注公众号“新浪微整形”,查看更多精彩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分心理

  作者|小心肝儿

  报社女记者,游走于内地、香港和纽约,相信书写力量。

  工作几年之后甚觉疲累,于是下决心给自己创造一个gapyear,辞职赴美游学。到纽约生活首先要适应的是,相互问好。每天从出门到回家,要与各种相熟的或不相熟的人互道“How are you?”(你好吗)。如果你追美剧就知道,美国人有各式各样问号的句子:

  “How are you”

  “How’s everything going?”

  “How you doing”

  “How you’ve been doing”

  “How’s your week”

  ……总之是同一个意思,你好吗?

  我的房东一早上见面就要问“How are you”,还一脸真诚,我便即时评估昨夜睡眠质量;班上最好要的一个同学,前一天晚上离开学校时才互道晚安,第二天见到就急切询问“How are you”,好像许久未见急需互诉衷肠,令人受宠若惊。

  虽然明知这一句“How are you”也不过是人家文化中的“规定动作”,并非真有那闲情逸致来关心你,但也不能每次都按咱们教科书的标准答案说“Fine,thanks。”显得太有距离感,总得变着法儿回答。不过很多时候,“How are you”也是开启对话的第一把钥匙,当你真有一些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发生,而恰好有人问好,便成了最好的倾诉或分享的机会;即便对方是陌生人,是咖啡店里的小哥,外向的美国人也很容易与你产生共情。

How are youHow are you

  被问“How are you”多了,倒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每当我卡壳儿不知如何回答的时候,其实我有没有关心过自己今天过得好不好,此刻的状态如何?我有没有问过我的家人和朋友,今天过得好不好?

  过得好不好,不是你今天的学习、工作任务有没有完成,有没有谈成一个客户,有没有坐进头等舱;过得好不好,是你心情是否轻松愉悦,身体是否感到舒适。

  过得好不好,不是别人认为你好不好,而是你自己感受好不好。

  关注自己和他人过得好不好,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觉察和情感互动的过程。基于文化差异,中国人不一定见面就问“你今天好吗”,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以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关心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但更多时候,大家直奔目标,完全忽视自己的情绪,也忽视对方的情绪。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

  在我的原生家庭里,过去很少有这样的问候,父母也有意无意地忽视我的情绪。回想过去的一些场景,我在父母要求下做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默默流泪被父母看见,却得不到宽慰,只会被埋怨为何“软弱”,为何不配合他们的想法,为何不完成他们为我规划的人生。当你因为难过、生气而流泪,却被视为软弱、懦弱,被定义为错误时,你唯有收起对情绪的感知能力,就更加没有机会问一问自己过得好不好了。

  近几年来我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印象非常深刻,当咨询师问我对某一个具体情境的心情和感受,做文字工作的我竟然无法表达。

  咨询师:“他这样说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我:“我觉得他怎么能这样呢,这太荒谬了,简直不可理喻。”

  咨询师:“不,你是什么感觉?”

  我:“我觉得这不可理喻。”

  咨询师:“不,我问的是你的感觉和情绪,比如愤怒,恐惧……”

  我:“嗯……我应该是愤怒,我很难过……”

  这个对话之后,我发现自己虽然情绪很丰富,但其实从来没有明确表达过自己的感觉,甚至是很少觉察自己的心情。此后我有意加强了类似的练习,尝试直接表达“我很难过”“我有点愤怒”“我感到很轻松”,告诉对方此刻我的感觉好不好,而不是一些对外的主观的攻击性语言,比如“你怎么这样”“你怎么那样”。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

  除了心情,日常生活的点滴也非常值得品味。或许因为我的原生家庭中的对话太“不日常”,我的父亲永远以一个严厉的上司形象出现,我的母亲永远在做“套中人”逃避现实,我们的对话很少有温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因此,曾经与一个英国男人的交往中,他的两句不经意的问话,“一语惊醒梦中人”。

  第一天:

  他问:“中午吃什么?”

  我答:“麦当劳[微博]。来不及了, 要赶去公司。”

  第二天:

  他问:“今天中午吃什么?希望你吃得比昨天好。”

  在异乡异国的漂流岁月中,吃不吃得惯是一件大事,当然你的胃会诚实地告诉你过得好不好。可是如非他这一问,当时我每天疲于奔命,从未意识到“吃什么”是一件值得谈论的大事,是一件富有感情的事,也从未关心过伴侣平时“吃什么”,吃得好不好。而对他来说,吃得好不好,是过得好不好的一部分,所以问我“吃什么”就是在关心我“今天过得怎么样”。

社会文化社会文化

  特定的人际关系之外,社会文化也是影响个人是否关注、能否坦诚面对真实的感觉,即便它可能是“不合规矩”,甚至是有违人伦纲常的。西方国家氛围开放,不仅仅是民主制度,更是文化差异。深受儒、道、佛影响的中华文化中,“忍”是一大主题。儒家的內聖、道家的守柔、佛家的慈悲都具有“忍”的內涵。克制、坚心、容受、退让却是是回避外界冲突与内心冲突的良方。九曲心肠的中国人往往内心戏丰富,不过好多时候超我打败了本我,本我不得不“忍”。

  “忍”在传统中华文化中是一个中性甚至是褒义词,但是在没有“忍”文化的西方人眼里就是禁忌和束缚。西方崇尚个人主义,文化基础是承认个体差异;而中华文化倡导统一、大同,在改革开放之前,都不提倡“特立独行”。因此中国人普遍追求在一个无形的“统一标准下”做“正确”的事,凡事考虑“合不合规矩”,较少因为“喜不喜欢”“开不开心”而做决定。

  我有一发小,直至她离婚,我才知当年她结婚是万般不情愿,只因“应该结婚”,婚前一日向父母表明心声,但喜帖都发出去了,新郎哭求莫毁婚约,“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第二日硬着头皮就把婚给结了。当日竟无一人看出新郎新娘情绪异常,好面子的中国人果然个个都是演技派。但是婚后耗了几年,最终仍然离婚收场。如果当初她的父母能尊重她的感受,她能勇敢坚定地表达她的感受,又何须为了满足全世界而去演这一场戏,耗费自己的青春年华呢?这是一种怎样的牺牲精神?其实外人如何评价又有什么关系,生活是冷暖自知啊。

情感隔离情感隔离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上述事例均出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情感隔离(Isolationof affect)。心理防御机制简称心理防御(也称自我防御机制,Self-defenseMechanism),是佛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情感隔离(Isolationof affect)是指将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我的父母忽略我的感受,是忽略他们亲眼所见孩子的伤心痛苦,因为一旦承认这一事实,就要承认他们的意愿与孩子的意愿之间的冲突,从现实角度,他们可能不得不放弃迫使他人(孩子)去配合完成自己的心愿;从情感角度,他们可能要直面亲子之间的恨而不是爱。从相比之下,当然是假装看不见他人(孩子)的需求,大脑无意识隔离眼球转递回去的信息,隔离真实的情感冲突,更简单轻松。

  而我在香港工作时也时常有意无意隔离自己的情绪情感,因为高强度快节奏的压力之下,直面情绪、释放情绪、处理情绪,是一件太奢侈的事,最简单、高效、省事的做法是压抑(suppression)和隔离(Isolation),便能够如同一部机器一样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处理生活的千头万绪。

冒险行为冒险行为

  我的发小违背自己的意愿走入婚姻,是因为她无法承受“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压力。从小就是佼佼者的她,是父母、老师的宠儿,同学、朋友的榜样,如何能在婚前做出逃婚、悔婚的冒险行为?相比一个不相爱的丈夫,她更不能接受叛逆、羞耻的个人和家庭形象。所以她同样有意选择压抑和隔离自己的感受,情愿“背叛自己”,也不愿“背叛天下人”。当然这种有意识的压抑是维持不了一生的,几年之后离婚的缘由虽然是她的丈夫出轨,但难道不是婚前就种下的因,注定结出这样的果吗?

  若想坦然地过一种不后悔的人生,最好的方式就是诚实面对自己。我们从小接受的应试教育非常缺乏人文关怀,很多人觉察自己的心情、喜好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共情的能力或许从未被唤醒,很多情况下必须压抑真实感受去迎合游戏规则或者他人的期待。但若压抑久了难免会反弹甚至爆炸。不如让压力和情绪从每一天问候自己“今天过得好吗”之中自然排解。见到同事先问一句“你好吗”,再谈工作;接孩子放学先问一句“今天在学校开心吗”,再问功课;见到伴侣先问一句“今天开会顺利吗”或者“今天买菜顺利吗”(家务也是一份全职工作,每天也可能遇到很多不顺利),再坐下吃饭。

  放慢脚步,问问自己好不好,受不受得住,不要让一些可有可无的“目标”遮蔽你的双眼,反而让最真实的感受和心情成了“房间里的大象”。

  ◆◆◆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视频+ 更多
微整形热议+ 更多
美图精选+ 更多
博客推荐+ 更多

言承旭林志玲:情侣分手易复合需要三大契机

言承旭回应与林志玲复合,林志玲如何回应的呢?据台湾媒体报道,言承旭久违公开现身,大方谈到和林志玲是否有望复合,难得松口说“那要看她啊!”[详细]
言承旭林志玲:情侣分手易复合需要三大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