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虞城县大杨集镇薛楼村见到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媒人”薛明星。多年来,经73岁的薛明星老人牵线,已有300对新人喜结良缘。“从两件衣服到全套嫁妆;从破茅草屋到楼房;从几角礼钱到百元大钞……”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至今天,回想起农村婚礼的嬗变,薛明星感慨万千:“现在的年轻人真有福气,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结婚礼金:由几角钱升至百元大钞
在农村,一家有结婚的,周围邻居、朋友、亲戚都来贺喜、送礼金。我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的传统习俗,短短60年间,结婚礼金已由几角钱升至100元、200元、1000元……翻了几百上千倍。
薛明星告诉记者,他结婚时,村里邻居多的拿1元钱,少的有拿3角钱或4角钱的,其亲姐拿的5块钱是最多的。到上世纪80年代初,其儿子结婚时,礼金也只不过两三元,最多的不超过10元钱。现在,村里邻居的礼金一般是10元至30元,朋友贺喜的也就是100元;至亲没法说,最低得拿100元,多的有拿2000元的。
新婚洞房:从茅草屋到两层洋楼
薛楼村有400多人,全村两层以上的楼房就有30多座,全都是这几年盖的,看上去一家比一家气派,一家比一家别致。“现在孩子结婚都是楼房,一栋房子盖好都要10多万元。装修的与城市里的一样,谁都不想落后。”薛明星告诉记者。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的二三十年间,新人结婚时,不管好孬,能有自己的房子就相当不错了,大多数人没有房子只能跟父母住或者与兄弟们住在一块。那时候的房子都是土墙,屋顶都是用草坯制成的,根本没有瓦片,每逢下雨屋里都要潮一段时间。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发展成为红砖房屋,条件好的在宅基地上多盖几间,屋檐前用两块楼板罩住防雨。结婚时,用白石灰把墙壁刷一下,再贴上大红“囍”字,显得红红火火,喜气冲天。
结婚嫁妆:从两件衣服到陪送现钱
“我是1952年结的婚,当时有两件新衣服、两枚铜戒指、一对铁耳环、一只柜子、四张小板凳,那都是不错的了!”说起当年自己的婚事,薛明星仍满脸藏不住欣喜。
薛明星说,刚解放的时候,很多农民都填不饱肚子,结婚时大多数只陪送一身衣服,还用一块大红布包起来。姊妹少的,就多给点东西,像柜子、手镯、戒指之类的。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条件渐渐好了起来,陪送有茶几、衣柜、餐桌、板凳等家具,讲体面的就送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有的加上一台收音机,当时被农民戏称为“三转一响”。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嫁妆已由当初的黑白电视机、电风扇变成了彩电、洗衣机、冰柜、摩托车等,家具也一应俱全。”薛明星说,近两年,农村还兴起了直接给钱,从1万元到5万元不等,孩子想买什么买什么,完全自由支配。
婚礼形式:从单一形式到多元化
“抱一抱那个抱一抱,抱着我那妹妹呀上花轿……”当火风的歌曲《大花轿》再次响在人们耳边时,那个结婚都用花轿当迎亲工具的时代早已被豪华轿车所取代。
薛明星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以前,新人结婚大部分都用花轿。无论两家距离远近,新娘都得抬过去,有时候累得轿夫蹲在地上都站不起来;进入80年代,新郎骑着自行车到新娘家里接新娘,家庭富裕点的租用吉普车或者面包车。如今,结婚都用轿车车队迎亲,而且车队都要用鲜花、彩带装点,十分喜庆。最近两年,个别年轻人别出心裁,用电动车、摩托车等迎娶新娘,既节俭又浪漫。
现在,婚礼仪式与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以前,拜堂都是由村里的“爷儿们”主持,中午吃饭直接坐在院子里。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人结婚专门由婚庆公司策划主持,还专门请来摄影师记录下美好的时刻。婚礼仪式结束后,大家伙儿去饭店就餐,既卫生又方便,省去了不少麻烦。
编后:通过薛明星的讲述,我们看到了几十年来农村婚礼的变迁,表面上是洞房、嫁妆、礼金等的变化,但折射出的则是我们广大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