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药美人的汤药情
王峥,公务员
汤药生活主题:从信任到痴迷
汤药历史:4年
若干年前,王峥在政府部门做通讯员,由于工作压力大,忙碌,长期熬夜写稿件,身体处于当下白领中正流行的“亚健康”状态,大概半年左右固定发一次高烧,期间每日吊针一两个小时。回忆当初,王峥觉得除了受皮肉之苦,每次小病初愈后还都有一种被针打‘散’了的感觉,总感觉虚弱,没精神,感觉像‘猛药’把好坏‘虫子’都一网打尽了。“我以前是从来不看中医的,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这种习惯。”王峥说那天她和一众同行出席中医学术研讨会,会后有采访任务,大家坐在一起顺便请中医院的名医沈医师把把脉,“我们当中有一个姓李的记者,第一个上阵。把过脉后,医生说她比较燥,容易发火,口腔容易溃疡。话音一落大家都会心地笑,因为该记者真是这样,常发火骂我们。”看到名医真有点神,大家纷纷要求把脉,都感觉对个人的身体状况分析得挺好,王峥也凑热闹地伸出手去,“他先说我是一个能忍辱负重的人,有点肝气郁结,比较能忍,轻易不会发火,还真是如此。我就请他再‘把把’,没想到沈医师诊断我说即将感冒,我才不相信。”由于当时王峥一点也没有感冒的症状,顺手把医生好心开的药单揣进口袋。结果,当天晚上王峥首先出现头痛的症状,很不舒服,接着第二天一大早就发起烧来。“我觉得太神了,就马上给医生打电话,他说现在感冒已发,那天开的药已经不管用了,让我再找他看看。”王峥说那是她第一次正式看中医,沈医师给她开了三天的药,喝完果然就好了。从此她养成了习惯,在沈医师的长期调理下,她说再没有打过抗生素,病一样治好,而且每半年一次的大事件——发高烧,也逐渐销声匿迹了。
回忆四年多的汤药历程,王峥觉得最直接的受益是少受了许多皮肉之苦,省了许多钱财,因为老中医经验老到,一些很普通的药经过搭配价格虽便宜效果却很好。因为有太多的治疗“奇迹”发生,如今她简直相信中医和汤药到痴迷的程度,只要有点小问题就请中医开药,四年多来,只要不是非常厉害的病(也没有过)她都靠几剂中药搞定,而且由于一直请沈医师看,医师对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熟悉,除喝药外,再配合一些平日调养的方法,身体状况与前几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木子,时尚杂志编辑
汤药生活主题:为了美丽何妨吃点苦
汤药历史:2年
相信“中医调理+美容护肤”的“内外双修”之法是女人美丽的根本所在,故此,没什么毛病也会偶尔抽点时间请名中医望、闻、问、切一回,讨几碗汤药喝喝。为了美丽,女人常常能表现出上刀山下火海亦在所不惜的大无畏斗争精神,不痛不痒地把把脉、喝几味微苦的小药只能算是小菜一碟,所以参与到“为美丽喝点小药”队伍中的美女们并不少。木子便是典型的例子。
第一次跟朋友去看中医时,其他人都能说出点问题或感觉不妥之处,独独轮到木子时,她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好像什么毛病也没有,哪里都好好的。”一副连为什么而来都好像茫然不知的样子。其实木子很清醒,她一直以来相信中医调理对身体健康状况的把握,对肤色、气色的改善都有很大帮助,而且中医要靠平时注意调养,一旦真发现自己身体有什么说得出的问题时,可能已经晚了呢。
看中医开中药进行体内调理,再加上外部的美容护肤是木子比较推崇的“内外双修”美丽大法,她说:“我是比较相信中医美容的,只在脸上涂抹涂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肤色与气色的问题,如果身体内部出了问题,即使再抹也抹不出个美人来。”就说痘痘这个美丽大忌吧,木子就专门请教过中医学院的主治医师李淑萍,她曾比较简要地告诉木子一些痘痘常识,比如一般来说额头、鼻翼、下巴等T字部位长痘,说明肠胃出了问题,面颊两侧长痘是肝胆有湿热,在广州有两个最常见的长痘原因:一是痰郁互结,二是肺胃有热,痰郁互结的表现是痘痘的颜色比较暗。李医师告诉木子暗疮问题还可依靠食疗,比如有针对性地喝一些汤水会有帮助;而如果是直接开些中药,大多可以解决问题。至于用针灸等方式祛除黑眼圈也是爱美的都市女性常常愿意尝试的美容手法,不过比起喝汤药显然辛苦了一点。
为了轻松而长久健康地美丽下去,木子选择了当“药煲美女”,当然不是天天像林妹妹一样以药当饭,而是适时适当地去看看中医,喝些汤药调理。木子虽然爱喝药却害怕亲力亲为地煲药,每次不是煲干了就是煲的时间不够,后来西关国医馆里推出了电子药煲,方便实用,不煲药时还能用来煲汤,最大的障碍也解决了,木子从此便可以舒心地抱着小药煲享受美丽生活了。
乔楠,广告公司平面设计
汤药生活主题:汤药中品出了人情味
汤药历史:半年
平时没什么事几乎没有时间与朋友会晤。半年前,染上了没病没灾也“吃药”的“怪癖”,竟由此聚集了一帮同仁,爱上了另一种深色液体带来的生活情调。
乔楠首先表示自己其实没什么说得出的正经毛病,不过是内分泌有点小问题,睡眠质量不高。后来由一位同住一个社区的朋友介绍,不知觉地卷入到社区的一个“喝药”小团体中,喝着喝着,不仅品出点健康的感觉,还品出生活情调来。
“我们社区里的大药房长期有位中医坐诊,帮人把把脉,开些药,我觉得挺有意思,不仅自己去看病,还介绍身边不少朋友和邻居也来把脉抓药。” 乔楠加入看中医喝汤药的队伍纯属凑趣,可归于三分吃药七分贪玩型,但身边的朋友们不乏七分吃药三分贪玩的中医爱好者,她们有的为了消除暗疮,有的为了减肥,还有的为了调节内分泌和调理气血而来,虽然求医目的不一,求医的地点和时间却是相同的,一段时间坚持下来,便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喝中药集体。
一旦有了人气,吃药也演变得跟聚会沙龙差不多了,带着一点玩心,怀着一点热心,这个由社区中的年轻人组成的喝药集体中不断有新朋友加入,开始只是社区内部人员,后来逐步扩大到社区外围的友好人士,像滚雪球一样,不知不觉聚集了一大堆人。“我现在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人了,”乔楠说,“我们常在晚上八九点钟不约而同在医师的柜台前见面,这当中很多人都是认识了很久的同行,不过平时因为工作繁忙,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玩,现在好了,因为中药,大家几乎每天都可以聚一小会儿,一边喝药一边聊天交流(医师开好药单后,药房代煎,每次只带着一张嘴去就行了)。挺有趣的。”这群人都戏称自己为“嗑药一族”,名称可能有点刺激,后来发现杯中之物跟咖啡有相似的面相,于是又把这段美好时光称为“夜咖啡时间”。
半年坚持下来,乔楠觉得自己热爱这种喝汤药的形式更胜于汤药本身,非常享受这段“嗑药时光”里的团队亲密关系,有时如果某位“队员”不能准时出现,总会有住得近的热心人帮忙领药,感觉像又回到亲密无间的集体生活。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喝药都为了好玩,小艾认为中医固然不能快速医治好急病,但西医毕竟不能补身体,每次治愈后都有很“散”的感觉,比较虚弱,中医相对来说则确实有滋补、调理身体的作用,不少常参加聚会的朋友喝过一段时期的中药后,身体、气色明显好多了。在喝中药的同时还结识了一班“志趣相投”的朋友,可以说是一种额外又甜蜜的生活享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