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杨澜访谈录》国庆60周年特别节目——世界看东方。今天这期叫 ——“老布什的中国日记”。望文生义,就让我们一起,先来读一段儿老布什总统的日记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穿着淡灰色的毛式服装抵达纽约市,这是我头一次直接同共产党中国打交道。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讲,我感到有些吃惊 … … ” 这是老布什总统在1971年11月11日的日记里,记录下的、他和新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位爱写日记的美国第41任总统,在几十年的政治生涯里,用独特、风趣、真实的笔触,持续地记录了他眼中的、成长中的中国。
和前两集节目里,我们采访过的李光耀、中森根康宏一样,老布什总统也堪称60年全球变局中的领袖人物之一。也正因如此,他的“中国日记”,更加不同凡响。
在中国60周年国庆的前夕,我特意前往老布什总统的家,美国缅因州的kennebunkport小镇,与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老布什总统一起,重温他的《中国日记》。
一
肯尼邦克波特,一个人口数量不足3000人的小镇,位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它的纬度和中国东北的吉林市相差不多。肯尼邦克波特小镇上有一所人人皆知 “大房子”,同时也是游客们合影留念的必去之处。瞧,就是它。这幢三面环海的棕色建筑,是老布什总统的“避暑圣地”。
杨澜:谢谢您 总统先生,能让我们来到肯尼邦克波特这么美丽宜人的小镇,我真的都不愿意回去工作了。
老布什:非常欢迎,很高兴你们能光临。
杨澜:您儿子乔治•W•布什曾经说过,这个小镇是他的“锚”精神支柱,对你这个小镇又意味着什么呢?
老布什:也是如此,对我们都是精神支柱,我祖父在这里买下这块土地时上面什么都没有。那是在1893或者1895年,然后在1902年建起了这栋房子,你待会就可以去看了。我到这里来……,我已经85岁了,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错过了一年。=
我每年都会来这里住一段时间,夏天来此住上几周,这里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根据地,对我的家庭和孩子来说都是如此。
二 接触中国 走进中国
30年前联合国的记忆
生于1924年的老布什总统,在中学毕业后不久,就离开了这所小镇。他先加入美国太平洋舰队,成为鱼雷轰炸机飞行员,并作战日本。二战结束后,他又求学耶鲁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64年,40岁的老布什在石油生意中赚得了百万家产,他决定弃商从政,1971年,老布什被任命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在他的日记中,他写道:“1971年秋,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受到了当时最为严重的挫折。第三世界国家投票将我们的台湾盟友从联合国中驱逐出去。而我作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到处游说,努力想通过“双重代表”的计划保留住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就在这个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们,出现在了联合国… …
杨澜:我听说您们第一次见面时,您试图装作是在联合国大楼的大厅里偶然遇上他们的,因为您没法安排任何的会见
老布什:我一直都记得,当黄华(中国代表团团长)遇到前苏联的大使时,苏联大使伸出手来和他打招呼,黄华却像这样把手抽了回去,不和他握手。
杨澜:在您面前吗
老布什:是的,我也在,我们在一起开会,他让我明白了当时已经存在的差异
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带着网球来北京
老布什总统对那一时刻的记忆,在3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清晰准确。在当年的日记里,他写道:“我意识到,中国代表的举动是早有预谋的 … … 苏联代表马立克的手还停在半空中,脸色由青变红 … … 在那一刹那 —— 仅仅几秒,但显得很长 —— 屋里的紧张空气简直无法形容。”
这样的经历,让老布什明显感到了中国和苏联之间已经存在的裂痕。同时,他也意识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对于冷战时期的东西方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1974年,老布什主动提出,他要到中国来,而不是去出任驻英国或者法国大使。
杨澜:1973年美国在北京设立了联络处,您为什么选择来中国,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而不是去英国和法国这样的国家,担任舒适而又熟悉的职位
老布什:福特总统的确给了我那些机会,但我有种感觉,尽管我对中国并不了解,但我觉得中国就是未来,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
杨澜: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当时的中国还十分封闭
老布什:我知道是很封闭,但我觉得事物是在变化的,如果我能对它非常了解的话,那么我就能做得很好,我担任联络处领导时,我很受限制,但是我是正确的我打赌说,中国会成为一个强大的新兴国家,成为国际社会一个至关重要的成员,我觉得我是对的对我个人来说做这件事是正确的
在日记里,老布什这样描述他出任驻中国联络处主任的心情:“到伦敦或者巴黎这些让人垂涎的重要地方任职,自然对前程有利。但前往北京,却是一场前途未卜的挑战。新中国正在崛起,在未来的岁月里,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不仅对美国的亚洲政策至关重要,对美国的全球政策也是如此。”
杨澜:当您和芭芭拉准备行李前往北京时,您都携带了什么了,因为您真的不知道您到底需要什么
老布什:我们并没有特别准备什么,我们带了网球,这样我们可以打网球,关于食物,在联络处——也是我的住处,没有特别的食物,就是中国菜,事实上我减肥了,没有想到会喝中国茶,还有酸奶,有个小伙子早上给我们送新鲜的酸奶
杨澜:玻璃瓶装的吧
老布什:是的很漂亮
杨澜:我们很喜欢那里的生活,没有任何后悔
接触北京人:从街头发照片到骑车逛京城
在老布什走马上任之前,基辛格曾经预言,不用多久,他就会对这份新工作感到厌倦的。但是,老布什总统在他的日记里却这样写道:“联络处主任有一辆克莱斯勒牌轿车。起初,我和芭芭拉进出都坐轿车。但一个月以后,我开始在打破别人所期待的美国驻北京使团的模式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但这不是一个重要的外交行动。只是想证明,亨利·基辛格的话是错的。”
杨澜:在和中国百姓以及领导人打交道时,是种什么感觉
老布什:很难,因为在当时,我不能去中国家庭,我可以请领导人去我们那里,但是他们很不愿意接受,很难接触到当地人,你在街上看见一个人,来 上我家去吃饭吧,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杨澜:他们会被吓坏的
老布什: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慢慢地深入到中国普通百姓,中国工人的生活中去做起来很难,但是我还是找对了办法
杨澜:我见过一张照片,您在街头向一个路人发照片,这是您跟人搭讪的方式吗
老布什:是的,我尝试这么去做,的确管用,人们对此很友善,当时是这样,现在不大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这很神奇,人们会对你微笑,围着我的车,往车里看,瞪着我们,我们努力保持微笑,显示出友好,我们有很多狗,都养在中国的使馆区小狗
杨澜:小狗
老布什:little dog(小狗),有人曾以为是猫
杨澜:您是在开玩笑吧
老布什:不是的,所以我们开始真正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看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杨澜:看起来您骑自行车参观北京的这个想法,中国人都很熟悉了,当然这些是说得最多的故事了,您这么做,是为了改变中国人对美国人的看法吗
老布什:我想让他们知道,美国人和他们没什么两样,骑车到处逛逛,坐坐黄包车,这的确管用,我去了北京城以外的一些地方,有人会说“我知道那个骑自行车的家伙”,“那个穿黑西服的”,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这么大,人们会知道我,消息传开了,我这么做一是为了健康,二是为了更好地感受人们骑车的感觉,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关于我母亲的:我母亲和我一起骑着车,当时的北京还没有什么汽车,我们停下来等红灯,人们就这样瞪着我们,看这个“老妈妈”,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然后我们接着往前骑,这特别好,非常棒,你感受到了当地人
当时,基辛格对老布什的做法却不以为然,老布什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亨利·基辛格曾经对我说:他们喜不喜欢你都无所谓。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的目的不是在北京赢得大多数人喜欢,我是要了解中国人 —— 也让中国人了解美国人,建立个人之见的关系。所有人中,亨利·基辛格最清楚私人关系在国际事务中的价值了。”就在写下这番话后的不久,老布什前往中国的石油基地 —— 大庆参观。而他自己,在从政之前,也曾在美国的成功地经营过自己的石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