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05年,盛佩玉出生在上海滩第一豪门盛家。她的一生,颠覆了太多人对望族名媛的惯常想象:锦衣玉食与千般宠爱之下,她的个性平易温和;遵照父母之命,她却幸运地嫁给了彼此相爱的男人,相守一生;作为没落富门的少奶奶,她不曾沾染任何恶习,辛苦操持全家大小的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她在所在居委会任职,工作满腔热忱、一丝不苟。
盛佩玉的父亲是盛家的长子盛昌颐,二十几岁时,他为抗击沿海倭寇侵扰而出征高丽,并受皇帝加封二品官衔,后来,他被任命为湖北德安府知府。和自己的父亲相比,盛昌颐的功绩似乎不值一提。但和父亲一样,他也娶了6位太太,却只有正室夫人被家族认可,安居于辛家花园。
盛佩玉的母亲殷氏,祖上苏州,父亲以画扇面和写对联为生,二十岁左右,她嫁给了盛昌颐,并跟随他到了湖北。盛佩玉就出生在那里,直到4岁时父亲去世,她和母亲才“为父亲守孝3年”被召回盛家。从此,盛佩玉作为盛家孙女的身份得到了承认,她的命运不同了。
“(我)直到四岁才开窍,好像戏院的幕帐打开,由眼睛摄影到脑子,陆续记录着当初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守孝期满,盛佩玉的母亲和父亲另外的四位太太被命令搬出大宅,自谋出路。尚不懂事的佩玉与生母不得不分开,交由大娘抚养。“大娘很诚实,驼背,南京人,年 40已满头白发,大家唤她‘白头发太太’。听说头发是我父亲死后100天中逐渐变白的。丈夫死后她也不哭泣,每天看着照片,大约是哭在心中吧”。她对佩玉十分疼爱,视如己出。曾经佩玉的母亲要为孩子裹小脚,还是她极力制止了。
大娘喜爱听戏和品尝美食,每到一处,她总是把亲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佩玉带在身边。几十年后,已经是老人的盛佩玉还记得大娘对她的好:“大娘叫我把一首诗抄在小檀香折扇上。扇子的褶很狭,诗又字多,外加我从来未写过,也从来未看过人家怎么写扇面,我的字又勿好,又没有特种小楷笔,还不懂得先要在扇面上抹一下,字才可写上,所以写出来的字很毛,带着笔头。第一把扇面写坏了,我只好赔一把再写,总算将就完成了,实在难看。但家里人还不及我,所以上下都称赞我会写‘蝇头小楷’。大娘还得意地在看戏时经常摇着它呢!” 在盛家,盛佩玉是公认的“盛家唯一的美人”,叔叔、姑母、哥哥、姐姐,都把她捧在手里。
70岁,盛佩玉提笔记录往事,每天写下一些:“我的亲人们,我记这些,绝不是留恋和夸耀富贵之家,为的是在我脑子还清醒时,分辨好坏。”一个女子单纯的眼光里,世事平淡而绵长。
极富之下的哀婉
作为一度被称为中国首富的盛宣怀的孙女,盛佩玉的身世显赫至极。但4岁没了父亲、她连他的长相都没有机会记住;7岁远离母亲,虽然拥有养母视如己出的疼爱,但毕竟少了生母日日的陪伴。
曾经,盛氏家族是上海滩的第一豪门。作为一家之主的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中国的第一位官商,是电报局、铁路局和航运局的创始人;他发起了中国红十字会并担任第一任会长;他还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的创建者??作为开创时代的一位实业家,他所积聚的金钱富可敌国,一度被称为中国首富,他的豪宅“辛家花园”,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她对生母的想念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深。小时候,她盼着过年,“过新年是最热闹了。我也特别高兴,我母亲要来看我了!这是她走前唯一的条件??这是我最高兴的一天!” 20岁生日时,大娘为她大摆宴席,所有的亲朋和母亲都来祝贺:“不巧这天是大风雪天,我母亲乘黄包车来,买了一只插满鲜花的大篮子。车门虽有油布遮,可被大风刮开了,我看着母亲便知其寒冷甚矣。我的姑母、叔叔、哥哥、姐姐等人都有汽车,相比之下,我闷闷不乐。虽然他们送我各种生日礼物,我却不加重视??我每年生日都会回忆起这一天,我每看到花篮,也会回忆起这一天,直到现在74岁了,忘不了这一天,也忘不了我的生母”。令她安慰的是,自己结婚后,当初为了不远离女儿而留在上海的母亲,常常帮助她照顾孩子,而母亲病重之后,她也得以将她接到家中照料,这份母女之情终于得到了补偿。